第3章 6—12歲: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3)(1 / 1)

第3章 6—12歲: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3)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創造性思維能力將會在未來的日子裏愈來愈顯示出它的重要性來,也會成為我們參考一個孩子的智力的重要指標,遺憾的是,由於學校的教育愈來愈趨向於培養一模一樣的孩子,考試的時候更注重的也是便於評分和使用標準答案的歸納能力,培養孩子的發散能力和創新能力,似乎家長擔起的責任更多了。

什麼是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種求新求異、設法打破框框條條的束縛而使問題得以解決的能力。

有一個小實驗,讓孩子們列舉水的用處,結果孩子們的回答全是以“洗”為主的:洗手、洗澡、洗頭、洗衣服、洗廁所……隻有部分孩子想到了噴泉、遊泳、澆花等其它用途,但是孩子們想象力的貧乏孩子讓老師們感到非常震驚:為什麼孩子想到的水的用處會那麼單一,孩子們原本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去了哪裏?水不是可以成為冰嗎,冰的用處該有多少啊?水還可以成為水蒸氣,推動蒸汽機不也是一種用途嗎?即使是液態的水,可以滅火,可以降雨、可以發電,為什麼孩子想到的用語就隻能是洗東西呢?

那是因為孩子們的思想已經被現有的一些東西所限製了,他們無法跳出這種局限去思考問題。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這種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在孩子充分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基礎上的,父母要引導而不是幹涉,因為孩子的想象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強於成人的。

——嗬護孩子的好奇心

發明創造往往萌芽於對某一事件或現象的好奇,好奇是孩子的心靈覺醒的開始,對於孩子來說,好奇既是天性也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心理素質。

因為好奇,孩子就會有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並在探索活動中豐富和積累知識經驗,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不少的研究都發現,那些被鼓勵的好奇心都會成為孩子的某種動力,孩子一旦受到父母的鼓勵,就會將自己的好奇持續下去,演變成為一種試驗和探索。所以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既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又可以讓孩子對周圍的世界保持濃烈的情緒,激發他探索的欲望。

——注重積累

創造性思維能力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斷地去理解知識和經驗元素。讓孩子學會觀察,觀察身邊一切有趣的現象,例如螞蟻如何尋找食物、葉子如何在春天發芽秋天掉落;讓孩子注重身邊每一處細微的感受,例如在浴缸中感受水的浮力,在狂風的天氣裏體驗空氣的流動。讓孩子用自己知道的知識去解釋身邊的各種現象,在實踐中活學活用,這樣孩子就容易出現新思想,開發創造力。知識和經驗都來源於生活,父母應努力為孩子提供有個豐富的環境,讓孩子在生活中去積累。

——允許孩子的錯誤

錯誤在某些時候是不可避免的,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許多孩子都可難會因為自己知識經驗和能力的局限而做錯事情,父母不能為了防止孩子出錯就給孩子做出種種限製,剝奪孩子親自嚐試的機會。孩子拆壞家裏的電器、將房間翻得亂七八糟很多時候並非故意淘氣,而是一種好奇的願望所指示,對此,責怪隻會阻礙孩子創造力的發展,應該對孩子的這種探索精神予以肯定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