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糖尿病患者要告別煙酒
對普通人尚且有一定害處的酒和煙,對糖尿病患者更是有害的。
飲一定量的酒精飲料對糖尿病的控製不會出現不良影響,但是患者如果想飲用酒精飲料,應該和醫生商量後按醫生要求飲用。內服降血糖藥的患者飲酒有時會出現嚴重頭暈現象;有的患者在飲酒精飲料會出現低血糖症;有的患者由於很想飲酒,便將酒的熱量計算出來,然後減少食物攝入量,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在飲酒前減少食物的攝取會造成低血糖症發病率的增加。大量飲酒還會造成糖尿病的控製紊亂,即使沒有特殊的肝髒疾患的病人,大量飲酒也會出現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香煙中的煙堿可以刺激腎上腺的分泌,使血糖升高。少量的煙堿有興奮中樞神經係統的作用,大量的煙堿則可抑製或麻痹中樞神經,對糖尿病患者極為不利。吸煙可因刺激末梢血管的收縮而直接影響了胰島素的吸收。臨床觀察發現,1型糖尿病患者吸煙比不吸煙者要多注射15%~20%的胰島素始能有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病人更應盡早戒煙。
(四)糖尿病患者要慎駕車
糖尿病患者在外開車一定要特別慎重,否則很容易因疾病原因造成交通事故。駕車的工作強度大,思想必須高度集中,每日要消耗大量精力、體力,加上生活不規律,時常不能按時進餐,特別是出租車司機有時為了載客僅吃少量食物。患有糖尿病的司機於開車前常口服或注射降糖作用很強的藥物,如優降糖、胰島素等,如不及時進餐就很容易發生低血糖,出現頭暈、無力、手抖、冒冷汗等症狀而導致交通事故。
患有糖尿病的司機大多都有眼病,如角膜病變、眼肌麻痹、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其中最主要的有糖尿病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其後果常常導致視力減退,司機可因視物不清而引發車禍。
糖尿病神經病變可累及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和自主神經,表現為肢體疼痛間歇性或持續性發作,同時存在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表現為襪套樣或手套樣感覺減退,肢體麻木常呈對稱性分布,可有蟻走感、觸電感等感覺異常,這都會影響司機的正常操作和判斷能力。
糖尿病性冠心病由於症狀不典型,有時就連心絞痛也是“無痛性”的。這常讓一些司機誤認為“沒事”,一旦遇緊急情況就極易誘發胸前疼痛、呼吸困難、嘴唇發紺等症狀,嚴重者可發生猝死,這樣司機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均會受到威脅。
司機開車前最好測一下血糖,一旦出現低血糖反應,最簡單的方法是立即進餐,同時喝糖水或吃糖果。如果是長途駕駛,應該在駕駛室的小儲藏櫃中存放足夠整個旅程食用的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便於及時取用,並應該每隔2小時停車加餐一次。已經在服用降糖藥物的司機,必須嚴格按照醫囑定時、定量用藥,並定時、定量進餐和靈活加餐。即使沒有眼部的不適,也要定期到醫院檢查眼睛,至少每6個月一次,必要時還應做眼底血管熒光照影檢查。開車時應配戴太陽鏡,避免強光傷眼,具有嚴重視網膜病變的人應避免再開車。若有手腳感覺異常、眼瞼下垂、眼球麻痹、排尿困難、經常便秘等症狀,一定要到醫院內分泌專科就診,待症狀好轉再駕車不遲。
患糖尿病性冠心病出現危險症狀的幾率是未患糖尿病者的2~4倍,所以應該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戒煙,避免情緒激動,每2~3個月做一次心電圖檢查,接受合理藥物治療,少駕車或不駕車。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應立即叫朋友、路人撥打120,及時就近送醫院救治。
交通管理部門也要定期對司機進行身體檢查,最好做糖尿病篩查,一旦發現患有糖尿病的司機,可根據病情輕重進行必要的糖尿病知識教育,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