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星與我,亦師亦友。他的新作出版,請我作序,欣然間,頓覺一種責任在。
賀星本人在聲樂領域專攻男高音,小有成就。他是陝西神木人,那裏是一片音樂的厚土。專業深造的過程中,賀星先後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本科)和中央音樂學院(聲歌係研究生班),拜師黑海濤、高曼麗、盛瑞強、宿清忠、張晉俐教授等人。2003年8月,賀星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主辦的意大利聲樂大師貝爾貢齊的大師班。現在他是陝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寶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還擔任著寶雞文理學院音樂係係主任,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外加演唱這個主業,忙碌著,快樂著。
在歌唱領域,賀星取得了一係列的成績。2005年6月,他參加了陝西省文化廳舉辦的全省聲樂大賽,獲得美聲唱法青年專業組二等獎;2007年9月參加了陝西省文化廳舉辦的首屆音樂獎聲樂大賽,獲得美聲唱法二等獎男生組第一名;2008年1月獲得第十三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陝西賽區美聲組優秀獎;2011年1月參加新加坡世界華人聲樂比賽,獲得金獎。
科研方麵,賀星2006年12月獲寶雞文理學院優秀教學質量獎;2007年12月獲寶雞文理學院優秀科研獎。
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獲得這麼多的成績與榮譽,殊為不易。可以看出,賀星是用功的,賀星是用心的。
眾所周知,聲樂演唱不易,聲樂教學難度更大。從光影輝煌掌聲雷動的舞台來到相對寂寞的教學崗位,這是一種艱難的選擇,也是一種自我挑戰的選擇。聲樂教育以聲樂演唱為根底,但作為職業,它有自己相對複雜的那一麵,有理論上的種種製約要求,有實踐上的個性化差異。聲樂演唱,一要吃透理論,二要參透自己;聲樂教學,聲樂理論要吃透,教育心理學要吃透,教學法亦應自成一套體係,加上學生各各不同,要想找到一個普適性較強的方法。難。
麵對困難不退縮,這是做一個聲樂人的優秀品質。這些年來,迎難而上的賀星在聲樂教學領域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看到眼前的這本著作,你才明白,他在方方麵麵都下足了工夫。思慮是周全的,設想是現實可行的,操作上比較穩健的——
從九型人格理論入手,他關注到所有藝術型人格的優點、缺點,意識到選擇聲樂藝術人才須放出眼光,敢取還得敢舍——這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學生負責的做法;
麵對選定的學生,以人才理論為指導,以思想啟蒙為先導,以教學方法為後援,以立足腳下為根據,以擴展視界為未來追求;在追求聲樂技術的同時,追求文化底蘊的厚積,追求民族與世界的打通;
直麵新一代學生的現實,確定榜樣引領的教法,從學生熟悉的音樂入手,喚起音樂的激情,追求二、三度創作的融合與求變,追求聲樂學生的全麵發展;
最重要的是,基於中西部學生民族音樂的良好基礎,提出了向民族民間音樂學習,打牢根基的做法。
最值得注意的是,本書通俗易懂,鮮活事例多多,無論你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可以在聽故事一樣的享受中,悟出許多聲樂方麵的大道理來。這,是我們以往聲樂教學論一類圖書所欠缺的。
謹以此序,向賀星的新作出版表示祝賀。
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