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衝茶飲,每日2次。
【功效】活血行氣,散瘀消脂。適宜於氣滯血瘀型脂肪肝。薑黃有利膽作用,薑黃煎劑及浸劑能增加犬的膽汁分泌,使膽汁成分恢複正常,並增加膽囊收縮,其作用弱而持久,可持續1~2小時。實驗證實,薑黃素或其鈉鹽有利膽作用,靜脈注射於狗,可增加膽汁分泌量,但從總的絕對值來看,膽鹽、膽紅素、膽甾醇分泌量均增加,脂肪酸成分保持恒定。
陳皮紅花茶
【配料】陳皮8克,紅花(幹品)2克,鮮山楂20克。
【製法】將紅花洗淨後曬幹或烘幹,備用。將山楂除去果柄,洗淨,切成片,與紅花、陳皮同放入大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即可飲用。一般可連續衝泡3~5次。
【用法】代茶,頻頻飲用。
【功效】消食導滯,祛瘀消脂。適宜於氣滯血瘀型脂肪肝。紅花可作通經藥,有破血、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婦女月經不調。它不僅有藥用價值,而且種子可以榨油,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瘦果含油量34%~55%。油中含穀維素0.5%,並有豐富的磷脂。紅花種子油中含有較高的亞油酸,有降低血脂及血清膽固醇、軟化和擴張動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液循環、調節心髒和內分泌係統的效果。紅花種子油也是良好的工業和醫藥用油。還可作油漆、精密機件的噴漆和塗料,也是製造醇酸樹脂的原料。在醫藥上用做抗氧化劑和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穩定劑。
陳皮青皮茶
【配料】陳皮15克,青皮12克,白糖10克。
【製法】將陳皮、青皮洗淨,切成小塊,放入容器內,然後用開水泡上,待入味,加白糖拌勻即成。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疏肝解鬱,消暑順氣。適宜於肝鬱氣滯型脂肪肝。未成熟橘子幼果的果皮,則稱為“青皮”,其功效與陳皮完全不同,青皮的功效主要表現為疏肝破氣、消積化滯,主要用於肝氣鬱滯所引起的胸脅或乳房脹滿疼痛,及食積氣滯所致的胃脘脹痛等。陳皮是成熟的橘皮經曬幹或晾幹製成的。放得越久越好,一般放至隔年後才可以使用。陳皮隔年後揮發油含量大為減少,而黃酮類化合物含量就會相對增加,這時陳皮的藥用價值才能體現出來。陳皮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氣滯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及痰濕所致的咳喘等,有較好的療效。鮮橘皮是指吃橘子時剝下的鮮皮,鮮橘皮含揮發油較多,不具備陳皮那樣的藥用功效,同時,鮮橘皮表麵有農藥和保鮮劑汙染,用它泡水還可能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此外,陳皮性溫、辛、苦,並非人人可以飲用。有發熱、口幹、便秘、尿黃等症狀者,不宜用陳皮泡水喝。
橘葉消脂茶
【配料】金橘葉(幹品)50克。
【製法】將金橘葉洗淨、晾幹後切碎,放入沙鍋加水浸泡片刻,用中火煎煮15分鍾,再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取汁放入容器中即成。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疏肝解鬱,行氣活血。適宜於肝鬱氣滯型脂肪肝。
綠豆菊花茶
【配料】綠豆60克,白菊花10克。
【製法】將綠豆揀去雜質,淘洗幹淨,備用;將白菊花放入紗布袋中,紮口,與淘洗幹淨的綠豆同入沙鍋,加足量水。浸泡片刻後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1小時,待綠豆酥爛,取出菊花紗布袋即成。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清暑消脂。適宜於肝經濕熱型脂肪肝。泡飲菊花茶時,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衝泡即可。若是飲用的人多,可用透明的茶壺,每次放一小把,衝入沸水泡2~3分鍾,再把茶水倒入每個人的透明玻璃杯中即可。飲菊花茶時可在茶杯中放入幾顆冰糖,這樣喝起來味更甘。菊花茶對口幹、火旺、目澀,或由風、寒、濕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療效。健康的人平時也可飲用。每次喝時,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1/3杯的茶水,再加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後再喝。由於菊花茶的藥效,普遍被人們喜愛,現代科學已提取菊花中的有效成分,製成菊花晶、菊花可樂等飲品,讓人們飲用起來快捷省時,更為方便。菊花茶是老少皆宜的茶飲品。
綠豆大黃茶
【配料】綠豆100克,生大黃6克,蜂蜜20克。
【製法】將綠豆洗淨,放入沙鍋,加清水適量,浸泡25分鍾,待用。將生大黃洗淨,切片,加水煎約15分鍾,取汁100毫升,備用。將浸泡了綠豆的沙鍋置火上,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1小時,待綠豆酥爛,離火,將生大黃汁與蜂蜜兌入綠豆湯中,拌和均勻即成。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散瘀通便,活血消脂。適宜於氣滯血瘀型脂肪肝。
大黃消脂茶
【配料】製大黃3克,蜂蜜25克。
【製法】將製大黃洗淨,曬幹或烘幹,研成極細末,備用。每次取1克倒入大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兌入10克蜂蜜,拌和均勻。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祛瘀消脂。適宜於氣滯血瘀型脂肪肝。
決明消脂茶
【配料】炒決明子40克。
【製法】將炒決明子放入有蓋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即可飲服,一般可衝泡3~5次。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清肝消脂,明目潤腸。適宜於肝經濕熱型脂肪肝。
金橘蘿卜茶
【配料】金橘5個,蘿卜250g,蜂蜜20克。
【製法】將金橘洗淨後去子,搗爛。蘿卜洗淨,切絲榨汁。將金橘泥、蘿卜汁混勻,放入蜂蜜調勻。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順氣和胃,消脂肪、護肝。適宜於肝鬱氣滯型脂肪肝。
三七消脂茶
【配料】三七5克,綠茶3克。
【製法】將三七洗淨,曬幹或烘幹,切成飲片或研末。三七與綠茶同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即可飲用。一般可連續衝泡3~5次。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活血化瘀,糾正脂肪肝。適宜於氣滯血瘀型脂肪肝。
銀杏消脂茶
【配料】銀杏葉15克,花生葉10克。
【製法】將花生葉、銀杏葉揀去雜質,曬幹或烘幹,共研成粗末,一分為四,分裝綿紙袋中,封口掛線,備用。每次取1袋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即可飲用。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滋陰補腎,解毒消脂。適宜於肝腎陰虛型脂肪肝。
枸杞女貞茶
【配料】枸杞子15克,女貞子15克。
【製法】將枸杞子、女貞子洗淨,曬幹或烘幹,裝入紗布袋,紮口後放入大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即可飲用,一般可連續衝泡3~5次。
【用法】每日1劑,代茶飲用。
【功效】滋補肝腎,散瘀消脂。適宜於肝腎陰虛型脂肪肝。
蟲草銀杏茶
【配料】冬蟲夏草8克,銀杏葉12克。
【製法】將銀杏葉洗淨,曬幹或烘幹,研成粗粉,與蟲草粉充分混和均勻,一分為二,裝入綿紙袋中,封口掛線,備用。每次取1袋,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即可飲服,一般每袋可連續衝泡3~5次。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益腎滋陰,化痰定喘,消脂養心。適宜於肝腎陰虛型脂肪肝。
丹參山楂茶
【配料】丹參12克,山楂12克。
【製法】將丹參、山楂洗淨、曬幹或烘幹,研成粗末,充分混勻後一分為二,裝入綿紙袋中,封口掛線,備用。每次1袋,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即可飲用,一般每袋可連續衝泡3~5次。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活血化瘀,護肝消脂。適宜於氣滯血瘀型脂肪肝。
香菇蒲黃茶
【配料】香菇15克,蒲黃粉8克,綠茶10克。
【製法】將香菇洗淨後與綠茶同放入沙鍋,加適量水浸泡30鍾,視浸泡程度可再加清水若幹;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15分鍾,調入蒲黃粉,拌勻,取出香菇(另用),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取汁即成。
【用法】代茶飲用。
【功效】益氣補虛,散瘀消脂。適宜於氣滯血瘀型脂肪肝。
澤瀉烏龍茶
【配料】澤瀉12克,烏龍茶3克。
【製法】將澤瀉加水煮沸15分鍾,取藥汁衝泡烏龍茶,即成。一般可衝泡3~5次。
【用法】每日1劑,代茶飲用。
【功效】護肝消脂,利濕減肥。適宜於痰濕內阻型脂肪肝,對脂肪肝兼有肥胖症者尤為適宜。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飲用烏龍茶能夠溶解脂肪的說法。尤其是吃太多油膩食物後,飲烏龍茶能夠分解油脂,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人的脂肪細胞中,未被消耗的能量,被當作中性脂肪來儲存,以便運動時作為能源使用。這個時候,中性脂肪在類蛋白脂肪酶等酵素作用下,被分解成必要的能源來使用。飲用烏龍茶可以提升類蛋白脂肪酶的功能。也就是說,並非烏龍茶本身能溶解脂肪,而是它可以提高分解脂肪的酵素,所以飲用烏龍茶後,脂肪代謝量也相對地提高了,從而起到了減肥瘦身的功效。
澤瀉虎杖茶
【配料】澤瀉10克,虎杖10克,紅棗10枚,蜂蜜20克。
【製法】將紅棗用溫水浸泡25分鍾,去核後連浸泡水同入大碗中,備用;將澤瀉、虎杖洗淨後入鍋,煎煮2次,每次25分鍾。合並2次濾汁,回入沙鍋,加入紅棗及其浸泡液,用小火煨煮15分鍾,調節煎液至300毫升,兌入蜂蜜,拌勻即成。
【用法】每日1劑,代茶飲用。
【功效】化痰除濕,清熱消脂。適宜於痰濕內阻型脂肪肝。
玉米紅糖茶
【配料】嫩玉米120克,牛奶200毫升,紅糖20克。
【製法】將鮮嫩玉米洗淨,裝入研磨容器中,搗爛呈泥糊狀,放入沙鍋;加水適量,中火煨煮25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將濾汁盛入鍋中,兌入牛奶,加紅糖拌勻,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用法】每日1劑,代茶飲用。
【功效】健脾調中,補虛消脂。適宜於脾氣虛弱型脂肪肝。
常用治療脂肪肝的降脂粥
藥粥是藥物療法與食物療法相結合的一種獨特的療法。藥物與米穀配伍,同煮為粥,相佐相使,相輔相成,能收到藥物與米穀的雙重效應。比如,幹薑是用於溫胃散寒的藥物,但無補腎之效;粳米可以健脾益氣,卻無溫胃散寒之力,倘若幹薑和粳米同煮成粥,則就具有溫補脾胃的雙重功效,是治療脾胃虛寒的食療良方。再如肉蓯蓉羊肉粥,方中肉蓯蓉為補腎壯陽的中藥,羊肉是溫補脾腎的食物,同粳米煮成稀粥,不僅可以增強溫補腎陽的作用,還能收到溫脾暖胃的效果。由此可見藥粥結合是防治疾病、強身健體、養生保健的一種重要方法。藥粥療法簡單易學,不受任何條件限製,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理論,隻要通過實踐,即可掌握。藥粥療法能將平時治療寓於美食之中,長期堅持能達到其他療法達不到的治療效果。
紅花紅棗粥
【配料】紅花5克,紅棗10枚,紅糖12克,粳米100克。
【製法】將紅花揀去雜質,洗淨,放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備用。將紅棗洗淨,用溫開水浸泡片刻,放入碗中待用。將粳米淘洗幹淨,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放入紅花藥袋及紅棗,改用小火煨煮25分鍾,取出藥袋,繼續用小火煨煮至粳米酥爛、粥黏稠,調入紅糖,拌勻即成。
【用法】每日2次,飯前食用。
【功效】補血益氣,健脾消脂。適用於氣滯血瘀型脂肪肝。粳米俗稱大米,是由稻子的子實脫殼而成的。粳米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無論是家庭用餐還是去餐館,米飯都是必不可少的。粳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百吃不厭,是天下第一補人之物,南方人更是以其為主食,經常食用。粳米熬成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的功效,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性味甘平,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因為粳米含有豐富的糖類,多食可以升高血糖,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另外,不宜用已黴變的粳米熬粥。黴變的粳米熬成的粥,易引起類似胃腸道炎的症狀,出現腹痛、惡心、腹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