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招 運動能有效防治脂肪肝(1 / 3)

第2招 運動能有效防治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首要的是邁開自己的腿

脂肪肝患者首要的是邁開自己的腿,多參加運動。因為脂肪肝患者適當運動,有利於氣血暢通和疾病的恢複。脂肪肝患者運動時,橫膈膜上下有規律升降,這對肝髒來說是一種柔和的按摩作用,有助排除瘀滯。運動還可以有效減少內髒脂肪、改善胰島素抵抗,進而減少肝內脂肪沉積。對有轉氨酶輕度升高的脂肪肝病人而言,絕對的強調休息並不是明智的做法,唯有適當加強鍛煉才能促進肝功能的好轉。無嚴重合並症的脂肪肝患者,均可適量參加一般體育運動,但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運動療法最有效的病例是伴有胰島素抵抗和體重超重的脂肪肝患者。在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所致的營養過剩型脂肪肝以及肝炎後脂肪肝的治療手段中,運動的重要性僅次於飲食控製。因為單純進行飲食控製時,機體的基礎代謝率降低,能量消耗減少,而輔以運動則可使能量消耗增加,促使更多的脂肪分解和糖的利用。同時,還可減少單純低熱量飲食造成的機體蛋白質丟失,使機體的構成發生有益的變化,在增強形體美的同時也增強了體質,有助於控製血糖、降低血脂和血壓,促進肝內脂肪沉積消退。

運動治療脂肪肝的原則

脂肪肝患者若長期缺乏一定量的運動,又不注意飲食營養,將使組織器官功能下降,引發眾多疾病,給機體帶來各種不利的影響。

一方麵,運動不足可引起基礎肌肉廢用性萎縮和呼吸循環功能低下。肌肉廢用性萎縮可引起相關肌肉肌力下降。由於頸部和腹部、腰部、腰背部以及大腿部的肌肉在維持姿勢上起重要作用,故一旦這些支持身體的肌群肌力降低,它們為了維持姿勢而被迫過度緊張,從而導致肩酸痛、腰痛、膝關節痛等症狀。而呼吸循環功能低下時,即使在輕微勞動也會發生心悸和呼吸困難等,從而出現身體不適。

另一方麵,運動減少使能量消耗減少,加之相對過食,可增加體重,從而進一步加重脂肪肝。尤其是內髒性肥胖和胰島素抵抗,有遺傳背景者,可發展為2型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大量事實表明,運動治療法對於促進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所致的營養過剩性脂肪肝的消退尤其重要。並且可防治其並存的胰島素抵抗和原發性高血壓,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突發事件的發生。那麼脂肪肝患者該如何運動呢?運動中該掌握什麼原則呢?關鍵是要本著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並進行自我監測,按照醫生開具的運動處方來進行運動。大量事實也證明,適當的、科學的運動對脂肪肝的治療是有益的。

1.運動宜適度不疲 脂肪肝患者的適度運動尤為重要。脂肪肝患者要注意掌握運動量的大小,尤其是體質較差的人更要注意。運動量太小則達不到鍛煉的目的,起不到健身作用;運動量過大則可能超過了機體的耐受程度,使身體因過度疲勞而受損。因此,運動強調適度不疲,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操之過急,往往欲速而不達。若運動後食欲減退,頭暈頭痛,自覺勞累汗多,精神倦怠,說明運動量過大,超過了機體耐受的限度,會使身體因過勞而受損。那麼,運動量怎樣掌握才算合適呢?一般來說,以每次鍛煉後感覺不到過度疲勞為適宜。

2.運動宜動靜結合 脂肪肝患者不能因為強調動而忘了靜,要動靜兼修,動靜適宜。運動時,一切順乎自然,進行自然調息、調心,神態從容,摒棄雜念,神形兼顧,內外俱練,動於外而靜於內,動主形而靜主養神。這樣,在鍛煉過程中內練精神,外練形體,使內外和諧,體現出“由動入靜”、“靜中有動”、“以靜製動”、“動靜結合”的整體思想。太極拳是脂肪肝患者動靜結合的最佳運動方式之一。

3.運動宜有張有弛 脂肪肝患者運動鍛煉要有勞有逸,有張有弛,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因此,緊張有力的運動,要與放鬆、調息等休息運動相交替。長時間運動,應注意有適當的休息,否則會影響運動效率,使運動不協調,精神不振作,甚至對養生健身不利。為健康而進行的鍛煉,應當是輕鬆愉快的,容易做到的,充滿樂趣和豐富多彩的,人們才願意堅持實行。即“運動應當在順乎自然的方式下進行”。在健身方麵,疲勞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要輕輕鬆鬆地逐漸增加活動量。

4.運動宜因人而異 對於大多數脂肪肝患者來說,由於肌力減退,神經係統反應變慢,協調能力變差,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鬆、全身能得到活動的運動,像步行、太極拳、慢跑等。另外,由於每個人工作性質不同,所選擇的運動項目亦應有別,如售貨員、理發員、廚師因長時間站立,易發生下肢靜脈曲張,在運動時不要多跑多跳,應仰臥抬腿;經常伏案工作者,要選擇一些擴胸、伸腰、仰頭的運動項目;用眼較多,應開展望遠活動。運動因人而異是運動的基本原則之一。

5.運動宜長久堅持 輕微而短暫的運動對脂肪肝、高膽固醇血症以及肥胖患者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隻有達到一定運動量,對血清脂質才能產生有益的作用並減輕肥胖患者的體重。也就是說,脂肪肝患者運動鍛煉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貴在堅持,隻有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進行適宜的運動,才能收到健身的效果。運動鍛煉不僅是形體的鍛煉,也是意誌和毅力的鍛煉。人貴有誌,學貴有恒,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效,沒有恒心是不行的。古人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鍛煉身體要經常而不間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會達到鍛煉的目的。

6.運動宜有規律 醫學專家經過長期的研究證明,隻有規律性的有氧運動(如慢跑,走路,遊泳,登樓梯等)是預防與治療脂肪肝的有效方法。就脂肪肝患者治療恢複而言,每周保持3次運動,才可以稱得上是規律性的運動,而對於工作緊張或是經常出差的脂肪肝患者,每周至少應有1~2次的規律性運動。為了能夠長期地保持規律性的運動,您可以計劃一下您每周的運動時間和內容,注意不要將兩次運動的時間間隔安排得太長。隻要規律性的運動能夠成為您的一種生活方式,很快地,您將在生理和心理兩大方麵獲得很大益處。

脂肪肝伴轉氨酶升高——運動能降

臨床上,大約有1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血清轉氨酶增高,這種情況與急性脂肪肝不同。非酒精性脂肪肝無需休息和加強營養,亦毋須采取相關消毒和隔離措施。然而,無論是臨床醫生還是家屬和同事,往往都要求患者少活動,多休息,結果患者體重和腰圍有增無減,血清轉氨酶異常和脂肪肝持續存在。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肥胖性脂肪肝伴有轉氨酶升高,與飲食結構西化和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關係密切。因而在節製飲食的同時,每周堅持150分鍾以上,中等量的有氧運動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措施。脂肪肝伴有轉氨酶輕度升高的患者,非但不要多休息,反而需要適當增強鍛煉。

哪類脂肪肝患者不宜參加運動

雖然運動對營養過剩性脂肪肝患者可產生良好影響,但並非所有脂肪肝患者都適宜參加體育運動。伴有惡性營養不良、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足、行胃腸外營養、甲狀腺功能亢進和肺結核等全身消耗性疾病,以及藥物、乙醇和毒物所致的脂肪肝,過多運動會成為代謝的幹擾因素。妊娠脂肪肝也應限製活動,增加臥床休息的時間。具體來說,脂肪肝患者合並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不穩定性心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嚴重的心律失常;重度高血壓;嚴重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時,應禁止運動。

脂肪肝患者運動準備宜忌

脂肪肝患者運動鍛煉前充分了解保健須知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愛好運動的脂肪肝患者就是由於不重視鍛煉前的準備活動,而導致各種意想不到的意外情況發生,不僅影響鍛煉效果,而且影響鍛煉興趣,對運動活動產生畏懼感。每個脂肪肝患者在每次鍛煉前,都必須按照保健須知的要求,做好有關的活動。同時,宜製訂運動處方。所謂運動處方,其完整概念可以概括為:“根據醫學檢查資料,按其健康、體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狀況,結合生活環境條件和運動愛好等個人特點,用處方的形式規定適當的運動種類、時間和頻率,並指出運動中的注意事項,以便有計劃地進行經常性鍛煉,達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運動處方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並得到國際公認的一種健身方式,是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科學運動鍛煉的重要手段。運動處方一般分為治療性、預防性和健身健美性三種。其中,治療性運動處方最好由專業醫師或體療師幫您製訂;後兩種的主要目的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運動能力。脂肪肝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體質和健康狀況自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