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的有氧與無氧
有氧運動,顧名思義就是在有氧代謝狀態下做運動,通過運動消耗機體多餘的脂肪,達到消脂的目的。許多人的有氧運動的鍛煉,根本不是在有氧狀態下進行,所以也就失去了有氧運動消脂的作用。
我們學生化時知道,人體預存的三磷酸腺苷(ATP)能量隻能維持機體活動15秒,跑完100米後就全部用完。再跑100米時,必須由血糖在無氧狀態下,迅速合成新的熱能物質ATP來提供能量。血糖(澱粉)無氧分解所提供的能量,隻能維持40秒,跑完400米後就全部用完。跑800米時,後麵的400米,必須由血糖、血脂肪酸和血氨基酸在有氧狀態下,合成新的熱能物質ATP來提供能量,而血糖由澱粉分解後供應,血脂肪酸由脂肪分解後供應,血氨基酸由蛋白質分解後供應,這整個過程需要氧氣,也就是靠氧氣燃燒澱粉、脂肪和蛋白質來生產熱能物質ATP,供應後段運動所需的熱量,這後段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
800米或1500米跑步、200米和400米遊泳、拳擊等運動,都需要開始利用氧氣燃燒澱粉、脂肪和蛋白質,此類運動的後段都是有氧運動。作為有氧運動,心率一般控製在130/分為最佳。運動的前段大約5分鍾先燒澱粉,運動持續越久會燒掉越多的脂肪,隻要持續半個小時至1個小時,所消耗熱量的五成,就由燃燒脂肪來供應。如不節食,即使1個小時的有氧運動,隻能燒掉食物裏的澱粉和脂肪,燒不到人體內積存的脂肪,對消脂仍然無益;節食後,1個小時的有氧運動,才有機會燒到體內的肥油。
適合脂肪肝患者的最佳運動項目
以鍛煉全身體力和耐力為目標的全身性的、有一定強度的動態運動,即有氧運動,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鍾)、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廣播體操、跳繩和遊泳等,是脂肪肝患者運動治療的首選項目。這些運動項目可使人體交感神經興奮,血漿胰島素減少,而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長激素分泌增加,抑製三酰甘油的合成,並促進脂肪分解。一些以無氧代謝為特征的靜力運動項目以及局部鍛煉,如舉重、單杠、雙杠、柔道等,雖然也增加機體能量的消耗,但卻使糖酵解增加,肌糖原的消耗和乳酸生成增多,使血糖降低,導致食欲亢進,使遊離脂肪酸的消耗受阻。因此,這些運動項目治療脂肪肝的效果,遠不如全身有氧運動好。另外,脂肪肝患者應根據自己的愛好、原有的運動基礎、肥胖程度、體質、居住環境以及年齡等因素,選擇不同類型的有氧運動項目。運動的項目要盡可能不需要特殊技術和器械,不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都能實施;運動強度不宜過強,以調節、有利身體健康為宜。專家認為,脂肪肝患者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因為步行自始至終是有氧運動,最符合人體生理解剖特點。研究表明,在相同的速度和距離上,跑步的減肥作用不如步行。
慢跑
慢跑是防治脂肪肝、高脂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慢跑的運動適用於脂肪肝、高脂血症患者。脂肪肝、高脂血症患者慢跑時的最高心率,每分鍾可達120~136次,長期堅持鍛煉,可使血脂平穩下降,脈搏平穩,消化功能增強,症狀減輕。跑步時間可由少逐漸增多,以15~30分鍾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在進行健身跑前,要做心電圖運動試驗,以檢查心功能和血脂對運動的反應性。高脂血症患者的健身跑時要求精神放鬆,不要求一定的速度,而以跑步後不產生頭暈、頭痛、心慌、氣短和疲勞感等症狀為宜。脂肪肝、高脂血症患者選擇一天中從事運動鍛煉的時間要避免清晨和晚間。
步行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最好的運動是步行。這是因為人是直立行走的,人類的生理與解剖結構最適合步行。科學最新研究表明,適當有效的步行可以明顯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防止冠心病。步行對於高血脂來說,不僅是強身健體,更可以治療疾病。步行是健身抗衰老的法寶,步行是唯一能堅持一生的有效鍛煉方法,是一種最安全、最柔和的鍛煉方式。步行鍛煉有利於精神放鬆,減少焦慮和壓抑的情緒,提高身體免疫力。步行鍛煉能使人心血管係統保持最大的功能,比久坐少動者肺活量大。有益於預防或減輕肥胖。步行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食欲,有利睡眠。步行鍛煉還有利於防治關節炎。《五言真經》有雲:“竹從葉上枯,人從腳上老,天天千步走,藥鋪不用找。”說明人之健康長壽始於腳。但步行要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還要掌握科學要領,以“堅持、有序、適度”為原則。
堅持:步行運動貴在堅持,步行最簡單而且方便,不需要特殊的場地,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將其融入生活與大自然,輕鬆、快樂地進行鍛煉。比如,提前二站下車,走路回家,多走樓梯,多參加郊遊等等。
有序:循序漸進,開始時不要走的過快,逐漸增加時間,加快速度。例如,最近幾個月活動很少,或有心髒病以及年齡超過40歲,開始的時候可以隻比平時稍快,走10分鍾,也可根據情況,一次走3分鍾,多走幾次。一周後,身體逐漸適應,可以先延長運動的時間,直至每天鍛煉半小時,並逐漸增加步行速度。
適度:“三個三、一個五、一個七”。“三個三”為每天應至少步行3公裏;30分鍾;根據個人的情況,1天的運動量可以分成3次進行,每次10分鍾,1公裏效果是一樣的。“一個五”為每周至少運動5天以上。“一個七”為步行不需要滿負荷,隻要達到七成就可以防病健體。走路是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形式。快走(或走路)15~20分鍾,休息2分鍾,再快走(或走路)15~20分鍾,運動強度以還能與其他人交談為原則。可依體能狀況,慢慢把時間延長,但最多以1小時內為原則。運動前、後別忘了做肌肉、關節的柔軟操。
步行消除脂肪肝是對本身承受力的負荷能力的測試,在步行時隻要自我感覺良好就可以了。呼吸要有節奏,同步行的節奏要一致。若是出現氣短或胸悶,應立即休息或放慢步行的速度。脈搏每分鍾增加15~20次是正常的。一般步行後15~20分鍾,脈搏應恢複原態。如果血壓的高壓降低、低壓升高,尤其是伴有脈搏加快的情況,表明體力負荷大,應減少運動量。
爬樓梯
若工作忙,難於抽出時間安排鍛煉,和爬山相似,最方便、最有效的運動莫過於爬樓梯。一些人每天上班舍電梯而不乘,寧願爬樓梯上高樓,這樣不但鍛煉了身體,也有助於減肥,確是好辦法。有人調查證實,每星期登5000級(每天714級,相當於上下6樓3次)死亡率比不運動者低1/3。爬樓梯能量消耗率比靜坐多10倍,比散步多3倍,比步行多1.7倍,比打乒乓球多1.3倍,網球1.5倍,比騎自行車多1.5倍。6層樓跑2~3次相當800~1500米的運動量。上下樓是一種全身運動,運動時下肢肌肉、骨、關節、韌帶都能得到鍛煉,使肌肉發達,關節靈活,神經係統的反應更靈敏。還可使全身血液循環加快,改善心肺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血脂代謝,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並使心髒處於良好的功能狀態。上下樓時要注意全身放鬆,調勻呼吸,甩開雙臂,從容和緩,不急不躁,根據個人的情況或緩或快,靈活掌握。高雅的誌趣,廣泛的愛好,能極大豐富一個人的生活內容,使情緒長期處於良好而穩定的狀態,從而使其機體神經內分泌係統保持平衡,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對心身健康十分有益。
跳繩
中國人有一名俗話,叫做“跳一跳十年少”。在各種健身運動中,國外一些健身運動專家近年來格外推崇跳繩運動。他們認為,低溫季節尤其適宜這種運動。跳繩花樣繁多,可簡可繁,隨時可做,一學就會,特別適宜在氣溫較低的季節作為健身運動,而且對女性尤為適宜。從運動量來說,持續跳繩10分鍾,與慢跑30分鍾或跳健身舞20分鍾相差無幾,可謂耗時少,耗能大的有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