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妊娠合並糖尿病
1.糖尿病對孕婦和胎兒有什麼影響?
妊娠合並糖尿病屬於高危妊娠。對孕婦和胎兒均有危害性。孕婦的糖尿病包括兩種情況: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礎上懷孕,或妊娠前為隱性糖尿病,懷孕後發展為臨床糖尿病,均稱為妊娠合並糖尿病;若在妊娠後才首次發現或發生糖代謝異常,則稱為妊娠期糖尿病。後者在分娩後多數能恢複正常的糖代謝,隻有少部分在產後5~10年轉為糖尿病。
糖尿病對孕婦的影響是多方麵的。
(1)由於小血管的病變,妊娠後容易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病率是非糖尿病孕婦的4~5倍,也容易發生子癇、胎盤早剝和腦血管意外。
(2)糖尿病患者白細胞功能缺陷,在妊娠期和分娩期容易發生感染,尤其是泌尿生殖道感染,並可能發展為敗血症。
(3)羊水過多的發病率增加10倍,可導致胎膜早破、早產。
(4)因胎兒過大、子宮收縮乏力,可導致難產、產程延長、產後出血。
糖尿病對胎兒和新生兒也有不良的影響:由於胎兒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巨大胎兒的發生率達25%~42%,而畸胎的發生率為6%~8%,如病變累及胎盤血管,可引起死胎、死產。新生兒娩出後可出現反應性低血糖,新生兒成活率也受到影響。
2.妊娠對糖尿病有什麼影響?
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所導致的糖代謝障礙。妊娠以後,由於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釋,胰島素更顯不足,而且,胎盤分泌的多種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胎盤生乳素等)有抗胰島素的作用,使孕婦對胰島素的需要量比孕前增加近一倍,而胎盤生乳素還有促進脂肪分解的作用,故糖尿病孕婦較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
3.什麼情況下糖尿病病人不宜繼續妊娠?
當糖尿病的血糖指標尚未得到有效的控製,或已有嚴重的心血管損害、腎功能減退或眼底有增生性視網膜炎,則不宜懷孕。若已懷孕,應及早進行人工流產。
若空腹血糖能控製在5.6毫摩爾/升以下,器質性病變較輕,則可以繼續妊娠。但在孕期內必須加強監護,預防各種並發症。
4.糖尿病孕婦應如何進行飲食調理?
糖尿病的治療首先在於飲食控製。要根據體重計算每日所需的熱量。孕婦以每日150千焦/千克體重(36千卡/千克體重)為標準,其中,碳水化合物占40%~50%,蛋白質12%~20%,脂肪30%~35%,補充多種維生素、鈣和鐵劑。若通過飲食控製,使空腹血糖水平維持在5.6毫摩爾/升,且孕婦沒有饑餓感,則不必使用藥物。
糖尿病孕婦在食物的選擇方麵應注意低糖、低鹽、高蛋白、高纖維,如豆製品、奶製品、蛋類、魚類、肉類和新鮮的蔬菜均宜食用。而富含糖和澱粉的米麵製品、水果則不宜多吃。
藥膳方麵,可選以下配方。
(1)豬胰山藥湯:豬胰1個,山藥30克,煎湯。有健脾養陰之效。
(2)玉米須瘦肉湯:玉米須30克,瘦豬肉適量,煎湯。
有清熱利濕的作用。
(3)南瓜羹:新鮮南瓜500克,銀杏10枚,加薑、蔥適量,文火煮熟。有和中活血的作用。
(4)苦瓜牛肉湯:苦瓜1個,牛肉適量。煎湯。有清熱和胃的作用。
5.分娩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糖尿病患者的分娩時間和分娩方式應根據胎兒大小、成熟程度、胎盤功能、孕婦血糖水平和並發症等情況綜合考慮。
在妊娠35周以前,早產兒的成活率較低,而妊娠36周以後,胎死宮內的危險性又逐漸遞增。因此,當胎兒肺成熟時,應盡量在妊娠36~38周分娩。在待產過程中,若胎盤功能不良,應立即終止妊娠。若孕婦發生增生性視網膜病變,可在34周結束妊娠。
糖尿病病情較重、巨大胎兒、胎盤功能不良、胎位異常者,應選擇剖宮產。陰道分娩者,若產程進展緩慢,胎心率改變,應行剖宮產。術前3小時應停用胰島素,避免新生兒低血糖。
在分娩過程中,應定時監測血糖、尿糖和尿酮體,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陰道分娩者,密切觀察宮縮、胎心變化,產程應控製在12小時以內。若產程超過16小時,易發生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