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妊娠合並慢性腎炎(1 / 2)

二十九、妊娠合並慢性腎炎

1.什麼是腎炎?慢性腎炎有哪些表現?

腎炎,是指腎小球腎炎。根據病程的長短,可分為急性腎炎和慢性腎炎兩種,是由多種致病因素(如感染),免疫損傷腎小球而引起的疾病。以水腫和高血壓為主要症狀,並伴有蛋白尿、血尿,中醫稱之為“水腫”。由風邪外襲,肌膚瘡瘍之毒內陷,或飲食不節、勞累過度,而導致水液代謝失常,停聚於體內,泛溢肌膚,而成“水腫”。

慢性腎炎有3種臨床類型。

Ⅰ型為蛋白尿型,有浮腫,無高血壓,腎功能正常。

若患者懷孕,約有20%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高征),對胎兒的影響較輕。

Ⅱ型為高血壓型,以蛋白尿和高血壓為主要表現,腎功能正常,但懷孕後容易發生妊高征,症狀出現較早,並較嚴重,可發生腎功能損害,對胎兒和新生兒的影響較大。

Ⅲ型為氮質血症型,有蛋白尿、高血壓和明顯的腎功能損害及氮質血症。假如懷孕,對孕婦和胎兒極為不利,可危及母子生命。這些患者不宜懷孕。

患者的臨床表現如下。

(1)水腫:輕度的水腫僅晨起時眼皮和麵部浮腫,逐漸發展為四肢腫脹,嚴重時全身都會出現浮腫,用手指按壓皮膚可有凹陷。而妊高征所致的妊娠水腫則起自足部,由腳踝向上延伸,是與本病的鑒別點之一。

(2)高血壓:多數患者為輕度或中度血壓升高(130~150/80毫米汞柱)。病人自覺疲倦乏力,腰痛,厭食,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嚴重的還有心慌,胸悶,氣促,視力下降等。

(3)小便異常:①少尿:尿量比平時明顯減少,每天的尿量不足500毫升。②血尿:嚴重時尿液如洗肉水樣或咖啡樣,輕者在顯微鏡下見到紅細胞。③蛋白尿:健康人血液中的蛋白質不會透過腎髒進入尿液,因此,尿液檢查蛋白質應為陰性,而腎炎患者腎小球的通透性改變,大量的蛋白質滲入尿液,尿蛋白呈陽性反應,由於蛋白質的凝聚,甚至可出現管型。24小時尿中蛋白量>0.5克/升。

(4)貧血:由於營養的丟失,尤其是蛋白質的排泄,病情嚴重者多伴有貧血。血常規檢查表現為血紅蛋白降低。

(5)腎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血清肌酐、尿素氮異常升高。

2.妊娠合並慢性腎炎對孕婦、胎兒有什麼影響?

腎是人體重要器官之一。每天人們吃飯、飲水,經過消化、吸收之後,攝取生命所需的營養物質,同時也產生一些廢物,這些代謝產物跟隨血流到達腎髒。腎就像過濾器一樣,排泄廢物、清除有毒物,重新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

妊娠,對婦女來說是一次重大的生理改變。對於慢性腎炎的婦女,懷孕也可能導致病情的加重。懷孕以後,全身的血液容量增加,腎髒需要過濾的血量也相應增加,負擔加重,同時,由於妊娠後期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可加重腎小球腎炎的缺血性病變,引起腎功能障礙,容易發生尿毒症。

那麼,妊娠期慢性腎炎對孕婦和胎兒又有什麼影響呢?這首先取決於腎功能損害的程度。腎功能正常的Ⅰ型慢性腎炎,腎髒具有較好的代償功能,仍可勝任十月懷胎的工作,對孕婦和胎兒尚無不良影響。而Ⅱ型的婦女在孕前已有高血壓,懷孕後血壓越高,就越容易發生妊高征,還可能在妊娠晚期、臨產時或產後發生先兆子癇和子癇,可危及孕婦的安全。另一方麵,若慢性腎炎的病史較長,自身免疫性產物堆積,影響胎盤絨毛的物質交換功能,還可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甚至胎死腹中。至於Ⅲ型的慢性腎炎患者,由於在孕前已有腎功能損害,有害物質不能排出,積聚體內,形成氮質血症,血清肌酐值升高,懷孕後腎功能進一步惡化,容易發生流產、死胎或死產,嚴重時會發生危及生命的尿毒症,並且因為尿少、血壓升高引起心髒功能損害。總之,妊娠合並慢性腎炎的孕婦血壓越高、肌酐值越高,對孕婦和胎兒的危害越大。

3.慢性腎炎的婦女適合妊娠嗎?懷孕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