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性刮宮術是用一種小刮匙進入宮腔,刮取少量子宮內膜做病理檢查,以協助診斷、指導治療的方法。為婦科常用小手術,簡稱診刮。診刮有一定的適應證,診刮的時間可因病情而異。
(1)明確有無排卵:判斷不孕症患者的卵巢功能及有無排卵,應選在月經前1~2天或來潮6小時內進行,子宮內膜活檢如為分泌期,說明本周期有排卵;如仍為增殖期,說明本周期無排卵。
(2)判斷黃體功能:了解黃體功能,一般選基礎體溫升高7天左右進行;診斷黃體萎縮不全,需在月經來潮的第5天後進行。
(3)子宮異常出血者:應隨時診刮,以排除內膜癌、宮頸癌、內膜結核等病變。對月經失調者,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或閉經的患者,通過手術了解子宮內膜的變化及其對性激素的反應等。
在診刮前要作婦科檢查及白帶檢查,如果白帶內有真菌、滴蟲等病原體,或有中重度的子宮頸糜爛,應等到治療痊愈後再診刮。如不注意則有使感染擴散和病灶加重的可能。如疑為子宮內膜結核的不孕症患者,一般應先診刮,做子宮內膜活檢,如活檢發現子宮內膜結核,應先進行抗結核治療,然後再考慮做輸卵管通暢檢查,這樣可避免子宮內膜結核的擴散。如診斷為其他子宮內膜疾病,包括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子宮肌瘤等,可相應地給予藥物治療或宮腔鏡下手術。
[149.性交後試驗的意義是什麼?
]
性交後試驗就是在預測的排卵期內性交後,檢查宮頸黏液中精子的活動能力,以判斷精子能否穿透宮頸黏液,闖過宮頸這一關的檢查方法。精子-宮頸黏液間的相互作用對精子的存活及其正常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診治不孕症時必須對此作出評價。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性交後試驗”。
試驗應選擇在預測的排卵期進行(通過基礎體溫、觀察宮頸黏液及陰道脫落細胞塗片等檢查),在性交後2~8小時內用窺陰器暴露宮頸,然後用幹燥消毒的長鑷或吸管先取陰道後穹窿液檢查有無活動精子,如有精子證明性交成功,然後取宮頸黏液,置於玻片上,400倍高倍鏡下觀察精子的數目、活動力、性質、畸形等情況。如每高倍視野大於20個活精子時為正常,說明精子可以穿過宮頸黏液;如果宮頸黏液中精子少,活動力弱,或為死精子,則提示精子過少或宮頸黏液異常。
[150.做“性交後試驗”時應注意什麼?
]
為了使“性交後試驗”能得出較正確的結論,應注意下列幾點。
(1)選擇排卵期。患者可根據測量的基礎體溫及觀察到的排卵時的“信號”,向醫生提供情況,協助醫生選擇試驗的最佳時間。
(2)做試驗前至少應禁欲48小時。
(3)性交前應做好準備工作,如清洗好外陰,解好大、小便等。性交後女方應屈曲雙腿和墊高臀部,以使精液能瀦留在陰道內,並在性交後2~8小時內進行試驗。
(4)一次試驗為陰性,切勿輕易定論。必須反複試驗幾次才能下結論。
[151.宮頸糜爛影響受孕嗎?
]
子宮頸糜爛是由子宮頸慢性炎症所引起。當子宮頸炎症累及深部組織時,鱗狀上皮脫落,為柱狀上皮所代替,由於柱狀上皮較薄而透露下麵的血管及紅色的間質,這個紅色病損就是宮頸糜爛。
子宮頸糜爛後,宮頸黏液的性狀發生變化,其主要症狀是白帶增多,白帶呈乳白色黏液狀或淡黃色膿狀液。輕症病人常不出現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特殊症狀較多,如血性白帶,性交後出血。多量的白帶可刺激外陰、陰道,發生外陰瘙癢。當炎症蔓延到盆腔時,還會引起小腹和腰骶部下墜、脹痛、痛經,還會導致性交痛、性感覺異常和女性不育症。婦科檢查陰道窺器下可見宮頸表麵有鮮紅色凹凸不平的糜爛麵。
宮頸炎導致不孕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麵。
(1)陰道內過多的分泌物可稀釋射入的精液,在宮頸口形成黏液栓子,封堵了精子上行的通道,精子不能順利地進入宮腔而致不孕。
(2)患宮頸炎時,炎性分泌物增多,大量炎性細胞可吞噬精子或影響精子活力,感染的細菌可使精液中的精子發生凝集作用,甚至產生局部的抗精子抗體,不利於精子的生存。
(3)宮頸長期受到慢性炎症的刺激,可產生宮頸息肉,該息肉作為異物阻止精子的穿入而致不孕。
[152.如何防治宮頸糜爛?
]
宮頸炎症是婦科育齡婦女中最常見的疾病,也是引起不規則陰道出血、性交疼痛和不孕的原因之一。宮頸炎分為急、慢性兩種,以慢性宮頸炎為多見。正常情況下,宮頸具有多種防禦功能,如宮頸陰道部表麵的複層鱗狀上皮具有較強的抗感染能力;宮頸內口緊閉;宮頸管分泌的大量黏液栓等。但在分娩、流產或陰道手術致使宮頸受到創傷情況下,細菌易侵入宮頸引起炎症,主要表現為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息肉等。另據國內外的資料表明,性生活過早、性生活過頻,性伴多、性交方式不當,不注意性衛生是引起慢性宮頸炎的又一原因。
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最為多見的病理特征。有資料表明,在已婚婦女中,宮頸糜爛的發病率高達 54.18%。且宮頸糜爛與宮頸癌的發生也有密切聯係。故治療宮頸糜爛,對保障婦女健康,保障孕育及防治宮頸癌具有重大意義。
對於有性生活的婦女,應定期做婦科檢查;積極治療急性宮頸炎;避免分娩、流產時損傷宮頸;產後發現宮頸裂傷應及時縫合。
治療宮頸糜爛以局部治療為主。治療方法盡管很多,但其原理都是一個,即促使糜爛麵壞死、脫落,最後使新鮮、健康的黏膜覆蓋宮頸。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物理療法:其原理是以各種物理療法將糜爛麵上所覆蓋的柱狀上皮脫落下去,為新生鱗狀上皮的覆蓋生長創造條件。有電熨、激光、冷凍、微波、紅外治療等。一般隻需要治療一次或數次即可治愈。此法治療子宮頸糜爛療效較好,療程最短,治療後宮頸麵光滑,無瘢痕,宮頸伸縮性好,是目前治療中、重度宮頸糜爛較理想的方法。
(2)藥物療法:適用於糜爛麵積小、炎症浸潤較淺或未生育的病例。過去采用腐蝕性藥物硝酸銀或重鉻酸鉀等,直接塗擦糜爛麵腐蝕致病變表麵脫落,現已少用。中藥有許多驗方、配方,臨床應用有一定療效,如治糜靈栓或奧平栓(幹擾素)等,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塞陰道。以上均為宮頸局部用藥。但若為宮頸管炎,局部用藥效果差,須取宮頸管分泌物作細菌培養,同時做抗生素敏感試驗,然後選用對病原體敏感的抗生素加胰蛋白酶和小劑量的激素行宮頸局部注射,或相應的抗生素全身治療,大多都能治愈。
(3)手術治療:對應用以上方法無效,或宮頸肥大、宮頸糜爛麵深而廣泛,且無生育要求者,可考慮子宮頸部分切除或全子宮切除。
[153.哪些人易患盆腔炎?
]
女性內生殖器官(子宮、輸卵管、卵巢)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炎症時統稱為盆腔炎。盆腔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婦女病,大多發生在性活躍期,有月經的婦女。初潮前、絕經後或未婚者很少發生盆腔炎。尤其是在一些性生活紊亂、性病泛濫的國家中此病更為多見。炎症可局限於一個部位,也可同時累及幾個部位,最常見的是輸卵管炎和輸卵管卵巢炎,單純的子宮內膜炎或卵巢炎較少見。
引起盆腔炎的主要原因有:①產後及流產後感染;②婦科檢查及宮腔內手術操作後感染,如刮宮、輸卵管通液術等;③不潔或經期性交、個人衛生條件差;④性傳播疾病(STD),如淋病、沙眼衣原體等。⑤鄰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闌尾炎、腹膜炎等;⑥宮內節育器的應用。
[154.急性盆腔炎會有哪些症狀?
]
盆腔炎可分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臨床表現可因炎症的輕重與範圍大小而有不同,發病時有:
(1)急性下腹痛伴或不伴發熱。病情嚴重時病人常有高熱、寒戰、頭痛、食欲不振。
(2)若月經期發病可出現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非月經期可有白帶增多。
(3)有腹膜炎時,可伴有消化係統症狀,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
(4)若有膿腫形成包塊,有時有泌尿道受壓或受刺激的症狀,如排尿困難、尿頻、尿痛等。有時由於直腸壁受壓受刺激可有腹瀉、裏急後重感、排便困難。
(5)盆腔檢查時,陰道內有大量膿性分泌物,陰道充血,穹窿有明顯觸痛,子宮頸充血、水腫,舉痛明顯,子宮體略大,有壓痛,活動受限製,子宮兩側壓痛明顯,有時可捫及包塊。
[155.慢性盆腔炎會有哪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