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盆腔炎常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或患者體質較差病程遷延所致,但也可無急性盆腔炎發作病史。慢性盆腔炎病情較頑固,臨床表現:

(1)全身症狀和神經衰弱症狀。全身症狀多不明顯,可表現為低熱、易感疲乏。病程較長,時有精神不振、周身不適、失眠等,當患者抵抗力差時,易有急性或亞急性發作。

(2)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或性交後、排便時及月經前後加劇。

(3)月經失調或白帶增多。

(4)不孕。

[156.盆腔炎會導致女性不孕嗎?

]

有很多女性既往有過妊娠,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引起盆腔炎而導致了不孕,給本人及家庭帶來了很多痛苦。而國內外的研究資料表明,由於婚前性行為、人流、性傳播疾病的增多,盆腔炎及不孕的發病率也大大增加了。

引起不孕的機製是多方麵的。

(1)輸卵管因素:急性盆腔炎,如果經過積極治療,隨著炎症的消退,輸卵管管腔仍能保持通暢。但有時炎症形成了粘連,如輸卵管傘端與附近腹膜粘連,常會影響輸卵管的功能,這時輸卵管管腔雖然通暢但不能攝取卵子進入輸卵管,使卵子不能與精子相遇,也可導致不孕。若急性盆腔炎、附件炎多次反複發作引起輸卵管管腔粘連阻塞時可致不孕。這時一般應做腹腔鏡檢查,發現粘連可隨即經腹腔鏡鬆解手術,即分離粘連,以恢複輸卵管功能。也可行輸卵管造口術。

(2)子宮內膜炎症:可影響精子上行和胚胎著床,而導致不孕。

(3)卵巢功能損害:卵巢功能損害時可有月經失調,不排卵等。

(4)免疫因素:盆腔炎能引起機體對精子的免疫反應,產生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等,可引起免疫性不孕,故應檢測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若為陽性,要給予相應的治療。

如果炎症僅限於盆腔結締組織,子宮內膜、輸卵管並未累及,則不影響生育功能,仍舊可以懷孕。

[157.何謂免疫性不孕不育?

]

人類生殖免疫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生殖免疫學認為,人類的生殖腺、生殖細胞及由此產生的激素都有潛在的抗原性,可以導致生殖係統抗原的自身免疫反應或同種免疫反應,影響生殖過程的各個環節,對生殖功能的調節和控製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精子、精漿、卵細胞透明帶及卵巢內產生的激素細胞,均可作為特異性抗原,引起免疫反應,使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阻礙精子的活動、精子與卵子的結合,導致不孕,這就叫做免疫性不孕。

近年來,隨著生殖免疫學研究的進展,人們發現在過去定義為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患者中,約有20%是由免疫因素引起的。與不孕不育有關的免疫因素很多,主要就是抗精子抗體,男女都可發生。男性和女性產生抗精子抗體屬於對精子抗原的一種正常免疫應答。男性的手術、損傷、感染、生殖道阻塞、藥物、睾丸局部加溫與致冷以及先天性遺傳因素均可產生抗精子抗體,抑製了精子的生成和活力,影響其受孕能力。對女性來說,精子是一個標準的“入侵異物”,子宮對病原微生物會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如果精子不能將沿途的免疫細胞各個擊敗,或者女性生殖道的局部損傷及炎症引起了對精子的免疫反應,均可產生抗精子抗體,這些抗體也會殃及精子而致不孕。

免疫因素導致不孕的機製有四個方麵。

(1)女性血液或宮頸黏液中存在抗精子抗體,能使精子製動、凝固,失去活力,或粘附在宮頸黏液上而難以通過宮頸進入宮腔。

(2)男性抗精子抗體可使精子數目減少,也可以抑製精子的活性,使精子不易穿透包繞卵細胞的卵丘、放射冠和透明帶,阻礙了精卵的結合。這種情況稱為自身免疫性不育。

(3)抗精子抗體還能阻礙受精卵的著床與發育。因精子與早期胚胎有共同的抗原性,抗精子抗體就會攻擊早期胚胎使之不能著床或導致早期流產。

(4)抗子宮內膜抗體可幹擾生殖過程。

[158.怎樣治療免疫性不孕?

]

對於免疫性不孕,目前尚無特效療法,臨床上試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1)一般治療:如積極治療生殖器官急慢性感染;不孕夫婦要注意房室養生,做到在月經期、初產後、人工流產後、生殖道有損傷、有嚴重感染等情況下都不能性交,同時,性交時要切忌動作粗暴,以免損傷女方生殖道。因為上述情況女方生殖道都有出血現象,創麵開放,此時性交,男方精液中抗原物質極易進入女方的血液中,引起女方的免疫反應,產生抗精子抗體。

(2)使用安全套避孕療法:使用安全套可減少精子暴露在女性體內與精子抗體的接觸,這樣做可以避免產生大量的抗精子抗體。一般堅持使用安全套半年後抗體滴度下降,每3個月定期檢測血清中的抗體滴度直至正常。如果使用半年,抗體滴度未下降,說明該法無效,則可停用;如經上法使用後,女方的抗精子抗體滴度明顯下降或者已轉陰,則女方可結合基礎體溫的測定,找出排卵日期,可在排卵前一天及當天性交,提高受孕機會。據統計,該療法妊娠率為40%~60%。

(3)精子洗滌聯合宮腔內人工授精:理論上通過洗滌可將抗原及抗體洗去。適用於女性宮頸黏液中存在抗精子抗體或者男方也存在對自身精子的免疫抗體者。其方法是用改良過的特殊溶液洗滌丈夫的精液,然後采用沒有精漿的高濃度的精子懸液,直接將精子注入宮腔。對那些免疫性不孕的夫婦往往可明顯提高懷孕成功率,其療效較單純的宮腔內人工授精要高。故有人認為此乃首選的療法。

(4)免疫抑製劑:主要是腎上腺皮質激素,既能幹擾巨噬細胞對抗原的加工,又能減低補體對精子細胞的毒性作用,從而使抗精子抗體或抗透明帶抗體的含量降低,是目前治療該病的一個重要手段。然而,本療法副作用較大,不宜長期大量使用。常規用法有以下幾種:①口服甲基強的鬆60~100毫克每日,自女方月經周期最後一天開始至下一周期的第2周為止;或口服強的鬆15毫克每日,連續使用3~6個月,停藥前用量遞減。②大劑量遞減療法。第一個10日,每日3次,每次20毫克;第二個10日,每日3次,每次10毫克;第三個10日,每日3次,每次5毫克。其中以大劑量遞減療法的妊娠率為最高,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均明顯低於其他療法,是一種較理想治療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方法之一。如夫婦雙方都是抗精子抗體陽性,則應同時治療,並應在醫生的具體指導下施行。

(5)中醫中藥治療:中醫認為,免疫性不孕的原因與氣虛、腎虧或濕熱蘊結等有關。中醫中藥在調節機體免疫反應方麵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尤其在治療免疫性不孕方麵,由於應用全天然的植物藥,沒有激素的副作用,療效較高,使用也並不麻煩,因此,該方法發展前景看好。

[159.子宮後位是否難以受孕?

]

每個人的子宮位置都會不同,而且因人的體位改變而有所變動,但這種子宮位置的輕微改變是不會影響受孕的。正常的子宮位置是前傾前屈位,但由於某些先天因素,如子宮後傾,或後天因素,如盆腔炎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子宮後屈位,子宮頸口朝上,可造成子宮腔與陰道之間通路角度的多種變化,甚至可引起子宮頸內口狹窄,從而影響和阻礙精子順利地進入宮腔而至不孕。尤其是由於慢性盆腔炎或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引起的子宮粘連性後傾後屈位,使子宮頸不能浸泡在精液池中,更易引起不孕。同時,不正常的子宮位置還會間接牽拉子宮兩上角的卵巢,從而影響到卵巢的血液循環,造成卵巢內分泌和排卵功能障礙,引起不孕。

如果要糾正及預防子宮後位,平時應注意體育鍛煉,特別是通過鍛煉增強骨盆腔內韌帶和盆底肌肉的張力,盡量不使它鬆弛。平時大小便時,不要經常地增加腹壓。避免在咳嗽時向下用力,睡眠時最好采取側臥位,避免子宮因重力原因倒向後方。

如果因子宮後位而影響懷孕,可以采取的補救措施有下麵幾種。

(1)性交後臀部抬高:性交時或性交後在女方臀部墊置枕頭,使婦女呈頭低臀高位,這樣,可使精液積聚於後穹窿,使子宮頸浸泡在精液池中,有利於受孕。

(2)性交後俯臥或性交時采取背後跪式:使精液向陰道前穹窿部積聚,可使上翹的子宮頸容易浸泡在精液中。

(3)子宮圓韌帶縮短術或子宮懸吊術:此類手術效果多不佳,數年後又可複發,目前多不主張使用此方法。

(4)子宮托糾正法:個別婦女可先用手法複位成子宮前位,然後短期內放置一個子宮托,可起到暫時的糾正作用。但此法有引起感染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