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精神與養生(3 / 3)

【按語】移情易性,通過轉移患者的精神,使氣機調達,精神內守,安於本位,對於幫助人們從某些情感糾葛中解脫出來,是非常有用的。

【條文】情誌之鬱,由於隱情曲意不伸……鬱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清·華岫雲《臨證指南醫案》)

【按語】心情抑鬱難解的人可以通過各種方麵,轉移其情誌,使得內心的雜念和抑鬱得以排解、轉換。

【條文】七情之病者,看書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矣。(清·吳師機《理瀹駢文》)

【按語】琴棋書畫等文體形式,可以影響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性情,對於由於情誌失調導致的疾病不適,能夠起到很好的分散轉移的效果。

【條文】彈琴瑟,調心神,和性情,節嗜欲。(唐·孫思邈《千金要方》)

【按語】音樂與人身有相應之處,它能夠怡神養性,使人心胸開闊,忘卻煩惱,排解種種抑鬱的情感,使五髒調和,身體無病。

【條文】情誌過極,非藥可愈,順以情勝,《內經》一言,百代宗之,是無形之藥也。(明·吳崑《醫方考》)

【按語】按照情誌與五髒五行的關係,可以利用情誌之間相互製約、相互克製的特點,來轉移或排除由於情誌過激導致的疾病,以達到情誌調和的目的。

【條文】怒傷,以憂勝之,以恐解之;喜傷,以恐勝之,以怒解之;憂傷,以喜勝之,以怒解之;恐傷,以思勝之,以憂解之;驚傷,以憂勝之,以恐解之,此法惟賢者能之。(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按語】根據五行情誌相克的原理,引申出以情勝情的調治方法,具體來說就是憂傷克製憤怒,恐懼克製喜樂,喜樂克製憂傷,思慮克製恐懼,等等。

【條文】百病起於情①,情輕病亦輕。(宋·邵雍《百病吟》)

【注釋】①情:指內傷七情。

【按語】各種疾病起於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的劇烈變化,變化小,病就輕。

【條文】攝生①之道,大忌嗔②怒。(清·魏裔介《瓊琚佩語》)

【注釋】①攝生:保養身心,即養生。

②嗔:怒。

【按語】養生的方法是戒除憤怒。

【條文】頤①養之道,節喜怒最急。(明·薛瑄《薛文清公文集·答侍禦王子沂書》)

【注釋】①頤:養,保養。

【按語】養生的方法,節製喜怒之情是最要緊的。

【條文】善養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者,養性之都契①也。(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

【注釋】①都契:綜合、彙總之意。

【按語】善於養生的人,經常是少思、少念、少欲、少生事、少言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嗜好、少惡行,這十二方麵是養性的總原則。

【條文】戒暴怒以養其性,少思慮以養其神;省言語以養其氣,絕私念以養其心。(明·胡文煥《類修要訣·養生要訣》)

【按語】養生四條禁忌:戒暴怒;少思慮;省言語;絕私念。人應該戒除暴怒以護養心性,減少思慮以保養精神,少說話以保養元氣,少雜念思慮以養其心氣。

【條文】傷髒多起於七情,傷腑多因於飲食。聖人於損①致戒曰:“懲忿窒②欲”,於頤③致戒曰:“慎言語,節飲食”。夫懲忿則木和④,窒欲則水滋⑤,慎言則金息⑥,節食則土不勞⑦。四者全,神明亦無不調矣,養德之道,養生亦在其中。離德雖言養生,生何繇⑧養?(清·程林《醫暇卮言·卷上》)

【注釋】①損:《周易》卦名,為損剛(陽)益柔(陰)之象。

②窒:遏止。

③頤:《周易》卦名。為飲食,言語之象。

④木和:肝氣條達柔和。

⑤水滋:腎陰(腎精)充足。

⑥金息:肺氣清肅。

⑦土不勞:不勞傷脾胃。

⑧繇:通“由”。

【按語】養生重要方法是懲忿、窒欲、慎言語、節飲食。髒腑的損傷多由於七情和飲食,因此要做到以下四點:戒除憤怒,使肝氣條達柔和;遏止欲望,使腎精充足;謹慎言語,使肺氣清肅;節製飲食,從而不勞傷脾胃。

【條文】流水之聲,可以養耳;青禾綠草,可以養目;觀書繹理①,可以養心;彈琴學字,可以養指;逍遙杖履②,可以養足;靜坐洞息,可以養筋骸。(清·竹伯《閑居雜錄》)

【注釋】①繹理:尋究事理。

②杖履:拄杖而行。

【按語】養生應該寄養於生。一要多聽悅耳之聲,多視娛目之物;二要常觀書繹理,常彈琴寫字;三要注意行步時的“逍遙”和靜坐時的“調息”。這樣必可得到“養耳、養目、養心、養指、養足、養筋骸”的整體效應,從而健康長壽。

【條文】取樂琴書,頤養神性①。(唐·李延壽《北史·崔光傳》)

【注釋】①頤養神性:保養精神,使性情得到陶冶。頤養,保養。神性,心性、性情。

【按語】以彈琴讀書為樂,借此保養精神,使性情得到陶冶。

【條文】琴醫①心,花醫肝,香醫脾,石醫腎,泉醫肺,劍醫膽。(清·朱錫綬《幽夢續影》)

【注釋】①醫:療養。

【按語】美妙動人的琴聲,使人心曠神怡以養心;嬌嫩豔麗的花朵,使人心情開朗以養肝;撲鼻而來的芳香,使人開胃增食以養脾;金石之藥,鹹寒滋潤以養腎;山林的泉水瀑布,空氣新鮮以養肺;操刀舞劍常鍛煉,使人勇敢決斷以養膽。

【條文】引吭高歌,足以舒氣;早起吊嗓,呼吸曠野新鮮空氣,彌足補養肺髒。(清·吳克潛《養生須知·唱戲養生法》)

【按語】拉開嗓子高聲歌唱,完全可以舒張肺氣,早上起來吊嗓子,呼吸空曠田野中的新鮮空氣,完全可以補養肺髒。

【條文】欲平其心以養其疾,於琴亦將有得焉。(宋·歐陽修《送楊真序》)

【按語】然而要想平複他的心情來療養他的疾病,那麼彈琴也許能夠有一定裨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