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糖尿病飲食治療2(1 / 3)

二、糖尿病飲食治療2

19.糖尿病病人外出就餐的飲食安排

每次外出就餐前應當事先做好安排、準備。要隨身攜帶一些方便食品,如奶粉、鹹餅幹等,以便隨時臨時加餐。如果正在使用降糖藥,外出時應當帶上藥品,在就餐前20~30分鍾服用。就餐時還需要注意下列問題:①要了解自己每天應進食的食品類別和數量,外出就餐可做到心中有數,不可大吃大喝,暴飲暴食,盡可能做到定時、定量進餐。②選菜之前,要對將要食用的食物的內容和製作方法有所了解,盡量避免選用含糖、油煎、油炸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肴。③主食最好選用米飯、粥、饅頭等,而不要選用炒飯、炸麵食、點心等食物。④在選擇飲料時,應該選擇礦泉水、蘇打水、茶,而忌飲含糖飲料和烈性酒。

20.糖尿病病人參加運動時的飲食安排

運動療法也是糖尿病治療的一種常用方法,運動比一般活動所消耗的葡萄糖更多,對於控製血糖、血脂,防治或延緩並發症的發生,以及提高身體體質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力提倡糖尿病病人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參加體育鍛煉。糖尿病病人在運動時飲食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不要在進食後立即進行運動,而要在進食後1~2小時進行。

如果運動時間較長,宜在運動前和(或)運動中途適當進食,以防止運動過程中發生低血糖。在早晨進行體育鍛煉時,不宜空腹,可先攝入15~30g含糖類的食物。絕不要少吃一餐飯。鍛煉後再服藥。不要在參與鍛煉的肌肉部位注射胰島素。

根據運動強度和運動持續時間,在運動結束後的2小時內可增加進食量。晚飯後至睡前如活動時間過長,要適當增加食物。當活動強度有較大的變化,如遊泳、打球等,也應增加少量食品。

如果您的體重在理想範圍內,而不需要控製體重,那麼運動消耗的能量應該從飲食中補償,原則是消耗多少補充多少以維持理想體重。如何確定運動消耗的能量請參考運動療法的相關問題。

21.糖尿病病人減輕體重注意事項

通過限製進食量,減少能量的攝入,使體內多餘的脂肪分解而提供機體需要的能量,這是減輕體重的基本原理。所以,在飲食上要注意:

減輕體重的關鍵是限製每天總能量攝入

減體重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製訂周密的減體重計劃,減體重不要過快,以免病人不能適應,感覺饑餓,甚至引起全身衰竭和低血糖反應。為解決“低能量”和“飽腹感”的矛盾,必須注意食物選擇及其製作方法。如魚、蝦、雞等白色瘦肉比豬、牛、羊等紅色瘦肉含蛋白質高而含脂肪少。通過飲食控製使體重每周下降0.5~1kg為宜,即平均每天減少能量500~1000kcal。

含脂肪的食物能量密度高,所以重點限製此類食物的攝入

控製吃肥肉、肥禽、重油糕點、硬果、油煎油炸等食物。在烹調時,盡量少用烹調油,建議多用蒸、煮、燉、拌、汆等用油少的烹調方法。對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宜作適當控製。

保證充足的蛋白質

可以食用瘦肉、低脂牛奶、蛋、大豆及其製品。若飲食中蛋白質攝入不足,則可出現虛弱、易感疲勞、抵抗力下降等表現。

保證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的攝入

為保證機體健康處於最佳狀態,每天至少要食用500g新鮮蔬菜,多食蔬菜也是控製饑餓感的有效辦法。因膳食纖維可減少能量的吸收並可增加飽腹感,故應選用含膳食纖維多而能量低的食物,如海藻、蔬菜等。堅持低鹽,可減少肥胖病人的水瀦留,以減輕體重,應注意每天食鹽以5~6g為宜。所有肥胖症病人應戒酒。

糖類的量應嚴格控製

因糖類易於消化吸收,可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促使糖轉化為脂肪而儲存。另一方麵,糖類雖然量大,但耐饑餓性差,易誘發食欲。簡單糖類如蔗糖、果糖等,很容易形成脂肪在體內積蓄,而低糖類可防止血三酰甘油的升高,因此需要采取低糖類飲食,糖類每天以100~200g為宜,但每天不應少於50g,因過少的糖類可引起脂肪燃燒不充分而導致酮體產生,以至於脂肪迅速分解而引起酸中毒。飲食不宜過分精細,主食應粗細糧搭配。

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每天進食要盡量定時、定量,在進食時要細嚼慢咽。

在減體重之初,限製進食是最有效的措施

參加體力活動增加能量消耗在長期維持低體重有重要作用,每天步行一萬步消耗能量300kcal。所以,應當“動”起來,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加適當的運動,以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

如饑餓可適當吃些含糖量少的蔬菜

可吃些生菜、冬瓜、南瓜、小白菜、黃瓜、茄子、西紅柿等充饑。

22.兒童糖尿病病人飲食特點

兒童糖尿病(15歲以下)絕大多數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營養治療的目的:①維持血糖、尿糖和血脂達到或接近正常值,防止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的發生,並防止或延緩並發症的發生與發展;②供給營養充足的平衡膳食,保證病兒的正常生長和青春期的發育,並能參加同齡兒童的各種活動;③指導並教會病兒及家長了解營養治療的要點,食品交換的內容以及調配多樣化飲食的方法等,以便對糖尿病的控製能達到較好水平。

對於患糖尿病的兒童不宜過分限製飲食。兒童糖尿病病人的特點之一是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因此,必須提供足夠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以滿足其正常的生長、發育,學習和活動的需要,要定時定量進餐,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可因年齡不同而不同。在飲食安排上既要兼顧這個特點,又要達到控製血糖的目的,因此,在飲食控製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保證兒童每天攝入充足的能量,兒童糖尿病病人的能量需要量為:每天總能量(kcal)=1000+(年齡-1)×100。

保證每天攝入充足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而且其產熱百分比要科學、平衡,一般蛋白質為每2~3g/kg;占總能量的15%~20%。

脂肪占總能量的25%~30%,3~4歲以下的兒童每日食用植物油10~15g,大於4歲的兒童一般每日食用植物油約20g。

糖類占總能量50%~60%。

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應選用適量的新鮮水果和足量的蔬菜。若飲食供給的無機鹽、維生素還不能滿足需要時,可補充鈣、鐵、鋅及維生素製劑。

除3次正餐外,另有2~3次加餐,可從正餐主食中勻出小部分作為加餐用,可防止低血糖的發生。患兒病情不穩定時,可在早餐與午餐之間加餐一個西紅柿或黃瓜等低熱量蔬菜。既要強調定時、定量和定餐,又要注意根據活動量靈活調整。

大多數情況下,兒童所患的糖尿病多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由於胰島細胞不能分泌胰島素,所以從發病起必須持續注射胰島素。因此,在飲食安排注意注射胰島素和飲食之間的密切配合,也就是說,每日每餐的飲食、加餐要定時、定量,同時胰島素的注射也要定時、定量,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發生。

23.老年糖尿病病人在飲食上應注意哪些

老年糖尿病病人往往消化道功能減退,加之食物種類比較單一,如果對其飲食進行過多的限製,那麼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降低了身體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因此,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飲食除了要注意控製血糖以外,還要重視防止營養不良的發生。如果病人的血糖較高,那麼一般也先不減少飲食,而是應當先考慮是否需要增加降糖藥物的劑量。對於體重超過正常範圍的老年糖尿病病人,一般也不宜采取嚴格限製飲食的方法。營養不良的主要表現是體重下降,對於6個月內體重下降10%以上者(確定沒有實施減重措施)應考慮營養不良的可能,應當盡快就診以查明原因。

在飲食方麵應注意以下問題:

控製總能量

要根據病人的營養狀況、體重、年齡、性別和體力活動情況來確定總能量,原則是使病人體重略低於或維持在標準體重範圍內。老年人的基礎代謝率降低,尤其是肥胖的老年人應隨著年齡的增長適當節製飲食,加強體力活動及體育運動,減輕體重來防治糖尿病。一般老年人,每日攝入能量在1500~1800kcal,胖人宜減少到1200~1500kcal。其中糖類占總能量55%~60%,相當於主食250~400g。粗雜糧中的糖類分解較緩慢,適於糖尿病病人。還應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質,每日可吃瘦肉類(包括魚、蛋和大豆製品)150~200g,脫脂牛奶250g。

提倡高膳食纖維飲食和低鹽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

注意進食優質蛋白質。根據老年人脾胃虛弱的生理特點,應以清淡飲食和少量多餐為宜。根據病情的輕重和身體活動情況計算出每日所需要的總能量。膳食中的糖類應由多種食物提供,而不要來源於單一或少數幾種食物。最好選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糙米、玉米、豆類、蕎麥、魔芋、綠葉蔬菜等。由於腎功能降低,蛋白質的攝取必須質優量少,每天攝取50g即可。其中必須有一部分動物蛋白(如蛋、魚、肉、禽、牛奶)。大豆蛋白質也是完整蛋白,可食用。為保護心髒及肝髒功能,防止動脈硬化,宜用植物油,不吃動物油脂。

因膳食纖維能延緩腸道對糖的吸收速度,有利於平衡血糖。膳食纖維又有降膽固醇的作用,蔬菜類纖維尤其是新鮮水果及豆類具有穩定的降脂作用。因進食量減少可引起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供應不足,故宜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類含果糖較多,血糖控製不好時最好免食,可另外口服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片(丸)來補充。為了提高老年病人的營養水平,要注意根據病人的口味和生活習慣選擇食物,這樣可以增加食欲,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還能夠使病人產生滿足感,提高生活質量。老年病人容易出現維生素缺乏,所以即使沒有明顯的維生素缺乏表現,老年病人也應全麵補充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D丸,複合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等。除此以外,為了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老年病人每日還應當補充鈣和膠原蛋白。

防治並發症

患糖尿病時脂肪代謝紊亂,血脂高,動脈粥樣硬化發展快。食物中必須控製膽固醇含量,一般每日不超過300mg,相當於每日一個雞蛋。少食或不食動物油脂及含膽固醇高的動物內髒,如腦、腎、肝、蛋黃、黃油等。糖尿病病人還易並發腎功能不全,要經常檢查尿蛋白。

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及體力勞動

飯後應進行室外活動,不宜立即臥床或睡覺。

24.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飲食與體重控製

妊娠與糖尿病互相影響。糖尿病病人妊娠時特別在後半期糖耐量降低,病情常加重。早期多小產、流產;晚期多羊水、妊娠高血壓、巨大嬰兒、難產、死胎、新生兒死亡、有心血管及腎髒病者更嚴重。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不論有無症狀均應給予特別嚴密觀察,加強飲食控製。因母體代謝增加,營養素的供給量既要能滿足母體和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又要嚴格監控使體重不宜增長過快,最好妊娠期體重增長不超過9~10kg,體重的增加在前3個月不應超過1~2kg,以後每周增加350g為宜。為此,妊娠前4個月,營養素攝入量與非糖尿病病人相近似;後5個月,每日增加能量200~300kcal。飲食既要有足夠的能量,蛋白質、鈣、磷、鐵、鋅及多種維生素等,又要不使血糖波動太大。因此,能量的控製不應過嚴,每日可達2000kcal以上,肥胖的糖尿病病人妊娠也不宜低於1200kcal而影響胎兒的發育。蛋白質每日每公斤體重供給1.5~2.0g,多提供優質蛋白。脂肪每日50g,糖類需300~400g。對妊娠病人最重要的是至少保持每日三餐。即使有妊娠反應也要堅持吃早餐。輕度反應者可選用一些清淡無油的食品代替常規飲食。重度妊娠反應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予以治療。有水腫和高血壓傾向病人要限製食鹽,給低鹽飲食。

25.低血糖症的發生、預防及其處理

任何糖尿病病人,不管他們應用口服降糖藥還是胰島素,均可能發生低血糖症。嚴重低血糖症通常發生於下列病人:正接受強化和嚴格的胰島素治療;飲食和體力活動變化較大的病人;糖尿病病程較長的病人和患有自主神經病變的病人。有嚴重低血糖症病史的病人再次發作的危險性也增加。造成低血糖症的原因有多種,其中進餐延遲或食物減少,體力活動過度和飲酒最常見。預防低血糖症的最好方法是病人自我監測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