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E的推薦攝入量
一個國際單位的維生素E,相當於1mg全消旋α-生育酚乙酸酯的活性,每日維生素E的適宜攝入量,嬰兒為3mg,1~3歲為4mg,4~6歲為5mg,7~10歲為7mg,11~17歲為10mg,成年人為14mg。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為14mg。在多不飽和脂肪酸食用量大時,維生素E的需求量增高。
維生素K
維生素K與凝血有關,所以又成為凝血維生素。天然的維生素K有K1和K2兩種。K1可從綠葉蔬菜中獲得,K2由腸道細菌合成,臨床上常用的K3(2-甲基-1,4萘醌)、K4(亞硫酸鈉鉀萘醌)是人工合成的,可溶於水,可口服或注射,其活性高於K1和K2。
維生素K的生理功能
促進凝血因子(Ⅱ、Ⅶ、Ⅺ、Ⅹ)的合成。這些凝血因子在肝髒合成時無活性需經γ羧化酶(維生素K是該酶的輔助因子)催化轉化為有活性的形式,具有螯合Ca2+離子的能力,參與凝血。
因維生素K缺乏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和出血性疾患在健康人群中不常見。成人因慢性胃腸疾患、控製飲食和長期服用抗生素藥物時,可造成維生素K缺乏,發生凝血功能障礙。
參考攝入量
每100克綠葉蔬菜可提供50~800μg維生素K,顯然是最好的食物來源。牛奶、奶製品、肉類、蛋類、穀類、水果和其他蔬菜等維生素K含量為10~50μg。成人每天飲食參考攝入量為每天120μg。
維生素B1
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維生素B1的膳食來源主要為未精製的穀類食物。其中以酵母和穀物的外皮和胚中含量較高,如100g麵粉(全粉)中含有維生素B10.36~0.5mg,100g大米(全米)中含有0.5mg。在加工中如過度輾磨、過分水洗或烹調加熱時間過長,都會造成維生素B1的損失,其損失率為30%~40%。幹果、硬果以及動物性食品如牛肉、羊肉、豬肉、家禽肉、肝髒、腎髒、腦、蛋類等都含有維生素B1。動物內髒含量較高,在肉類中,豬肉含量比較豐富。
維生素B1的生理功能
參與體內氧化反應,提供所必需的輔酶。參與神經衝動的代謝活動。維生素B1缺乏時,心肌的能量代謝不全,可引起心功能失調。
維生素B1的參考攝入量
嬰兒以母乳中的含量為宜,並以乳母營養狀況良好及嬰兒生長良好為依據,其0~6個月嬰兒的每日適宜攝入量為0.2mg,7個月~1歲為0.3mg;每天維生素B1的推薦攝入量1~3歲兒童為0.6mg,4~6歲兒童為0.7mg,7~10歲兒童為0.9mg,11~13歲兒童為1.2mg,14~17歲女性為1.2mg,14~17歲男性為1.5mg;成年人男、女性分別為1.4mg及1.3mg,老年人與成年人相同;孕婦為1.5mg,哺乳期婦女為1.8mg。維生素B1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50mg。
維生素B2
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動物性食品是維生素B2的主要來源,其中以肝、腎和心含量最高,其次為全奶、奶粉、奶油、蛋類。許多綠色蔬菜和豆類中也含有維生素B2,但是穀類、根莖類和一般蔬菜、水果中含量較少。此外,穀類在烹調加工過程中,還會有不同程度的丟失。
維生素B2的主要生理作用
參與體內生物氧化與能量生成;參與體內的抗氧化防禦係統;參與藥物代謝,提高人體對環境應激適應能力。
維生素B2的參考攝入量
母乳的營養狀況對於乳汁中維生素B2的含量是有影響的,0~6個月嬰兒的每日維生素B2適宜攝入量為0.4mg,7個月以上嬰兒因輔食逐漸增加,從食物中來的維生素B2也逐漸增加,故適宜攝入量為每天0.5mg;維生素B2每天推薦攝入量1~3歲兒童為0.6mg,4~6歲兒童為0.7mg,7~10歲兒童為1.0mg,11~13歲兒童為1.2mg,14~17歲女性為1.2mg,14~17歲男性為1.5mg;成年人男性、女性分別為1.4mg及1.2mg,老年人與成年人相同;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為1.7mg。
葉酸
葉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參與體內“一碳單位”的傳遞作用。
參與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進一步合成核酸。
參與氨基酸代謝。
參與血紅蛋白及甲基化合物如腎上腺素、膽堿、肌酸等的合成。
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基本單位——細胞,小小的細胞有著一切生命活動,它的生長、發育、繁殖是由核酸決定的。核酸分為脫氧核糖核酸(DNA)與核糖核酸(RNA),前者在細胞核內,後者在細胞質中。核酸的合成需要葉酸的參與,氨基酸合成也需要葉酸參與。由此可見,葉酸參與體內許多重要的生物合成,所以是十分重要的。
葉酸是一種重要的B族維生素。食物中的葉酸烹調加工後損失率可達50%~90%。葉酸廣泛存在於各種動、植物性食品中,富含葉酸的有動物肝髒和腎髒、雞蛋、豆類、酵母、綠葉蔬菜、水果及堅果類。
葉酸的推薦攝入量
母乳喂養的嬰兒每日葉酸的適宜攝入量0~6個月為65μg,6個月~1歲為80μg;1~3歲兒童每天推薦攝入量為150μ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300μg;4~10歲兒童每天推薦攝入量為200μ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400μg;11~13歲兒童每天推薦攝入量為300μ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600μg;14~17歲青少年每天推薦攝入量為400μ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800μg;成年人每日推薦攝入量為400μ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1000μg;孕婦每日推薦攝入量為600μg,哺乳期婦女每天推薦攝入量為500μg。
煙酸
煙酸又稱尼克酸、抗糙皮病因子,它的另一種活性形式是煙酰胺(尼克酰胺)。煙酸及其衍生物廣泛存在於動、植物性食品中,尤其以動物內髒、肝、奶及其製品以及蔬菜含有較多的煙酸;穀類含量居中,含量視加工的程度而異。由於肉類的蛋白質中含有色氨酸,可以轉變成為煙酸(估計動物性蛋白質含色氨酸量約為1.04%),故相對煙酸值是高的。人體內維生素B6不足會影響色氨酸對煙酸的轉變。雖然玉米也是含煙酸較高的食物之一,但是,其中的煙酸是結合形式,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用堿處理玉米,可將玉米中的煙酸釋放出來,易被人體吸收。酵母也含有較多的煙酸。
煙酸的生理功能
在體內以輔酶Ⅰ和輔酶Ⅱ形式作為脫氫酶的輔酶,參與呼吸鏈組成,在生物氧化還原反應中起電子載體或遞氫體作用。以輔酶Ⅰ形式參加蛋白質核糖基化過程,與DNA複製、修複和細胞分化有關。作為葡萄糖耐受因子的組分,促進胰島素反應。煙酸大劑量服用具有降低血膽固醇、三酰甘油及β-脂蛋白濃度及擴張血管的作用,而煙酰胺無此作用。
煙酸的參考攝入量
嬰兒對從母乳中來的蛋白質的利用率極高,故嬰兒每天的適宜攝入量0~6個月為2mg,6個月~1歲為3mg;1~3歲兒童煙酸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6m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10mg;4~6歲兒童煙酸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7m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15mg;7~10歲兒童煙酸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9m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20mg;11~13歲兒童及14~17歲女性每日推薦攝入量為12mg,14~17歲男性每日推薦攝入量為15m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30mg;成年人每日推薦攝入量男性、女性分別為14mg及13mg,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35mg;老年人與成年人相同;孕婦每日推薦攝入量15mg;哺乳期婦女每日推薦攝入量18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