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調養,中醫補腎需陰陽相宜2(2 / 3)

以通為補,疏通排解氣血淤

氣血虛弱的人,不能很好地滋養充補身體,易造成身體虛弱,那麼氣血充足的人,身體就很好嗎?我想不是的。黃河的水量很大,但是它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在下遊形成了地上河,給下遊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危害,我們身體的氣血太充沛的話,氣血的粘稠度就會增加,會形成“地上河”,這個地上河十分可怕,它會淤積在我們身體的血管中,最終導致氣血不暢。虛我們可以補,不暢怎麼辦?可以像大禹治水一樣疏通排解。但是氣血充足形成三種不同的體質,卻各有各的方法,我們要因“體質而異”。

先來看看由於體內氣多而形成的陽盛體質。陽盛者體內陽氣比較旺盛,多耐寒冷的秋冬而不耐陽氣比較旺盛的夏天,所以夏天應該避免過度的日曬,以防止陽氣上升而導致旺上加旺,也需要注意防暑降溫,防止傷津液,因為津液蒸發會導致陽氣更加旺盛。陽盛者要注意少吃溫燥辛辣的食物,以免助陽生熱,陽盛的人最好戒煙,《本草彙言》內雲:“味苦辛、氣熱、有毒。”長期吸食易導致燥熱內生,加重陽盛,繼而出現口幹咽燥等表現。但是說到戒煙,我想多說兩句,老中醫李可曾經在談這個問題的時候說道:“我抽煙20多年,體檢發現某個地方有毛病,便接受醫生的建議,把煙戒了,戒掉以後身體出現了很多嚴重的問題,所以後來就不戒了。”他建議40歲之前沒有抽煙的就不要抽了,煙齡時間長的就不要戒了,因為抽的時間長了,煙和身體合二為一了,戒了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戒煙這個問題還是因人而異比較好。陽盛之體質,陽氣易亢,容易興奮,所以性格多外向、活潑、好動、性情急躁、易怒、心煩,然而五誌過極,容易上火,反而加重陽盛體質的偏頗,所以這種體質的人最好保持寧靜的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藏陰養陰氣,可以嚐試佛家打坐,以寧心安神。這樣的人可以多吃一些以清熱為主要功效的食物,比如:小麥、赤小豆、綠豆、冬瓜、黃瓜、苦瓜、藕、金針菜、馬齒莧、番茄、梨、甘蔗、無花果、西瓜等。下麵介紹幾款食療方劑:

食療方劑一:五汁飲

梨汁,荸薺汁,藕汁(或用甘蔗汁),麥冬汁,鮮葦根汁(臨時斟酌多少量)。將五汁和勻。涼飲,不拘時,如不喜涼者,可燉後溫飲之。五種汁都是甘寒清涼養陰之品,故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作用。對溫熱病高燒雖退,而餘熱未盡、津液大傷的病人,飲用頗益,唯對高熱未退、津雖傷而熱邪尚重者,或由於水飲停蓄、氣不化水而引起的口渴症則不宜飲用。

食療方劑二:荷葉冬瓜湯

荷葉1張,鮮冬瓜500克,鹽少許。將荷葉洗淨,撕成碎片;冬瓜洗淨,去蒂把,切成片。將荷葉片、冬瓜片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共煮成湯,燒沸後揀去荷葉,加鹽調味即成。清鮮,素淡,可喝湯吃瓜。每日吃2次,每次半劑,連食2周即成。此湯清熱解暑。

接著來談談氣鬱型體質的人。氣鬱,顧名思義,氣糾結在一起不能流通。所以這樣的人多喜歡春夏,而討厭秋冬,因為春夏人體的陽氣升發,氣機通暢,秋冬氣機內斂,易加重氣鬱,正因為如此,秋冬時節應適當運動,穿寬鬆的服裝,適當增加戶外運動和社交活動,以放鬆身心,保持心情舒暢、和暢氣血、減少鬱悶的情緒,使得氣機舒展。氣不和則心不平,氣鬱者多性格內向、敏感多疑、精神緊張,所以常常心情憂鬱,喜歡歎氣,容易產生孤獨感,人際交往比較困難。男人心目中的大眾情人——林妹妹就屬於這種體質。如果放任其發展以後可能更改為陽盛或者陰虛體質。所以建議這類體質的人主動參加社交活動,在處世上應隨和,學習與人交往,以贏得大家的認同,在情誌上應培養樂觀的情緒,多給自己找找樂子,讓自己沉浸在歡樂的情緒中,學會梳理不良情緒,遇到自己想不開的事情,不如與知心的人多做交流。在食物的選擇上不妨多吃一些具有理氣作用的食物,比如:洋蔥、橘、茴香等。下麵來介紹幾款食療方劑:

食療方劑一:砂仁鯉魚

鯽魚1條,砂仁25克,薑絲、蔥絲適量,鹽1/4茶匙,生粉1/2湯匙,酒2茶匙,油1茶匙,砂仁洗淨、舂碎。鯽魚殺完洗淨,調料塗勻魚身;砂仁放入魚身,隔水蒸12分鍾;熱油爆香薑絲、蔥絲,淋在魚身上,即可食。本品具有補脾健胃、行氣利水的作用。

食療方劑二:陳皮鴨

鴨1500克、黃芪30克、陳皮10克、豬肉(瘦)100克、鹽8克、料酒15克、醬油10克、薑10克、大蔥15克、菜籽油25克。將老鴨宰殺後,去毛和內髒,洗淨;在鴨皮上抹一層醬油,下八成熟菜油,炸至皮色金黃撈出;用溫水洗去油膩,盛入沙鍋內(鍋底墊上瓦碟),加水適量;將豬瘦肉切塊,下沸水氽一下撈出,洗淨血汙;豬肉塊放入已裝鴨子的沙鍋中;加入黃芪、陳皮、味精、食鹽、料酒、醬油、薑片、蔥段;再將沙鍋放於爐上,用文火燜到老鴨熟時取出,潷出原汁,濾淨待用;將鴨子剔去大骨,切成長5厘米、寬15厘米條塊;放入大湯碗內擺好,傾入原湯即成。本品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最後來談談血瘀體質。這種體質的人多耐春夏而不耐秋冬,因為秋冬陽氣內斂,血行減慢,兼之寒性收引,更礙血行,當秋冬季節應適當暖衣溫食以養護陽氣;夏季雖熱,亦不可恣意貪涼飲冷,少在陰冷潮濕環境下長期工作生活,以免加重血瘀。此種類型的人在性格上有著和氣鬱者一樣的性格之外,還容易心煩、急躁,因此建議這樣類型的人最好主動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在處世上應隨和,不苛求他人,學會主動溝通,學會與人交往,提高工作、學習上的熱情,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樂觀歡樂的心情。飲食上最好選擇韭菜、山楂、蟹、鱔魚、桂皮、赤砂糖等。下麵來介紹幾款食譜:

食療方劑一:桃仁粥

桃仁10~15克,粳米50~100克。先將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為稀粥。每日1次,5~7天為一療程。活血通經,祛痰止痛。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等。

食療方劑二:紅花當歸酒

當歸30克、紅花20克、丹參15克、月季花15克、米酒1500毫升。將上述4味藥材研成細末,裝入白紗布袋內;放進幹淨的器皿中,倒入米酒浸泡,封口;7日後開啟,去掉藥袋,澄清後即可飲用。具有理氣活血、調經養血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第三節 體質有別,津液不足因人而補

《黃帝內經》說:“腎者主水,受五髒六腑之精而藏之。”又稱之為後天之本。腎為水之下源,主水,與肺、脾、三焦、膀胱等髒腑共同調節水液代謝,是水液代謝的重要髒器。《黃帝內經》又說:“腎者水髒,主津液。”身體津液變少了會怎麼樣?看看我們的黃河,黃色的泥沙赤裸裸地展現在眾人麵前,心疼不已,這還是我們的母親河嗎?想讓我們的母親河重返往日的生機,就得固沙、補水,可是身體的水並不像補充母親河中的水隨便一引流就萬事大吉了,補充水分還要因人而異。

口水,益精養腎的“金津玉液”

《黃帝內經》對腎主水曾經這樣論述:“腎者水髒,主津液。”津液是體內正常液體的總稱,津液失調,就會造成人體出現不同的體質,津液少了,就出現“陰虛”體質(前麵已經介紹過了);津液多了,停滯下來,稱為“痰濕”體質;若痰濕鬱而化熱,或與陽盛混合,則稱為“濕熱”體質。

腎主水液,從廣義來講,是指腎為水髒,泛指腎具有藏精和調節水液的作用。“腎者主水,受五髒六腑之精而藏之。”從狹義而言,是指腎主持和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的功能。腎主水的功能是靠腎陽對水液的氣化來實現的。腎髒主持和調節水液代謝的作用,稱作腎的“氣化”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將水穀精微中具有濡養滋潤髒腑組織作用的津液輸布周身;二是將各髒腑組織代謝利用後的濁液排出體外。這兩方麵,均賴以腎的氣化作用才能完成。

在正常情況下,水飲入胃,由脾的運化和轉輸而上輸於肺,肺的宣發和肅降而通調水道,使有用的津液以三焦為通道而輸送到全身,發揮其生理作用;代謝後的津液則化為汗液、尿液和氣等分別從皮膚汗孔、尿道、呼吸道排出體外,從而維持體內水液代謝的相對平衡。在這一代謝過程中,腎的蒸騰氣化使肺、脾、膀胱等髒腑在水液代謝中發揮各自的生理作用。被髒腑組織利用後的水液從三焦下行而歸於腎,經腎的氣化作用分為清濁兩部分。清者,再通過三焦上升,歸於肺而布散於周身;濁者變成尿液,下輸膀胱,從尿道排出體外,如此循環往複,以維持人體水液代謝的平衡。綜上所述,人體的水液代謝與肺、脾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等髒腑有密切關係,而肺的宣肅、脾的運化和傳輸、腎的氣化則是調節水液代謝平衡的中心環節。其中,以肺為標,以腎為本,以脾為中流砥柱。腎的氣化作用貫穿於水液代謝的始終,居於極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有“腎者主水”、“腎為水髒”之說。

因為腎主津液,所以口中的唾液千萬別隨便吐掉。唾液是人體內一種十分珍貴的體液,古人稱之為“金津玉液”,足見其珍貴程度。古代一些養生學者認為,隻要每日簡單地將口中產生的唾液有意識地一口口咽下,持之以恒,常年不懈,就可以起到補充腎氣、養生防病、延年益壽的作用。

腎的開闔作用對人體水液代謝的平衡有一定的影響。“開”就是輸出和排出,“闔”,就是關閉,以保持體液相對穩定的貯存量。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由於人的腎陰、腎陽是相對平衡的,腎的開闔作用也是協調的,因而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假如腎陰與腎陽處於不平衡的狀態,腎主水功能失調,氣化失職,開闔失度,就會引起水液代謝障礙。氣化失常,關門不利,闔多開少,小便的生成和排泄發生障礙可引起尿少、水腫等病理現象;若開多闔少,又可見尿多、尿頻等症。

津液過多,痰濕體質要升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