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防治,強“腎”健體療治有方(1 / 3)

第八章 防治,強“腎”健體療治有方

腎,乃先天之本。所以,人要是腎出了點什麼問題,那麼,健康就會潛在巨大的風險,換句話說,身體就“虧”大了。飲食沒有調理好會傷及腎,日常起居無常會傷及腎,享受性福太過縱欲也會傷及腎。少年白發、牙齒鬆動疼痛、老年耳背大體都和腎有關係,這裏,從防與治的角度為你強“腎”健體圍起一道守護健康的“長城”。

第一節 中醫意象與養腎保腎

化妝美顏得看鏡子。所以,西醫在檢測身體的時候,會通過一些先進的儀器來進行;而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就能替患者做診斷。可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一個最為重要的方麵就是“象”。簡單說,髒腑和人體外界器官有密切聯係,內部氣機是否如常,會在身體外部有所表現,所以,從健康意義上說,有經驗的中醫醫師,能通過察言觀色知道一個人的“凶吉”。這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縱論腎與中醫藏象

什麼是中醫藏象?沒有學習過中醫的人,看到這個名詞會很陌生。其實中醫的“藏象”和文學中的“意象”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先來說說什麼是意象?簡單的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事物。小時候老師讓我們寫過借物抒情、寓情於景的文章,其實意象就是我們寫的那個物體、那片美麗的景色。

綜觀我國古代的詩,很多都用到了意象。相傳舜禪位給禹之時,與群臣一起高唱《卿雲歌》:“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複旦兮!”這就是一首純意象詩,它嫻熟的運用意象,借助祥雲燦爛延綿不絕,日月光輝永駐人間,象征了國運昌盛,教化廣而且源遠流長,寄托了大家的祝福之意。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寫“枯”,一句寫“榮”,使得“枯榮”二字意思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隻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又如“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可以看到陳勝從小便心懷大誌。

那麼中醫藏象是什麼?中醫為什麼不讓病人做X光檢查就能知道他身體哪部分出現狀況,憑的是什麼?就是憑的“象”,因為天體是一個大宇宙,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間有一個“象”作為紐帶。那人們又是如何來識這個“象”呢?就是在天人相應的大道中,對於象所涵蓋的內外、表裏相互關係的一個規律性的認識,從此內觀我們的五髒六腑,觀看我們的氣血流動,進而倡導一種氣血暢通、經絡與髒腑和諧相處的一個格局來達到養生,求得長壽。

從上麵我們可以看出,“象”就是一麵鏡子,我們透過這麵鏡子,可以知道髒腑的健康程度。所以,在人們不理解它的時候,就往往將其認為是一種玄說,甚至將之視為一種占卜的命算說。那麼腎的中醫藏象有哪些呢?“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髒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誌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從《黃帝內經》對腎的論述中我們就可以知道,腎的體之象為骨,竅之象是耳朵,液之象為唾,華之象是頭發,誌之象是恐。

發為血之餘,養腎調治少年白發

一個同學前幾天給我打電話,向我訴苦說:“我家那個寶貝女兒,小小年紀,怎麼有了白頭發?”

中醫認為,青少年白發原因主要和腎、血、肝三者有關。

其一,精虛血弱

腎精不足,不能化生陰血,陰血虧虛,導致毛發失其濡養,故而花白。腎為先天之本,主要是父母的遺傳基因,父母的基因腎就虛,那麼,遺傳給孩子肯定腎也好不到哪裏去。《素問》說:“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發”指頭發。腎其華在發,就是說,頭發是腎的花朵,腎的精氣盛衰,可以從頭發上看出來。頭發的好壞是腎氣的一個外現。頭發如果非常黑、非常滋潤、非常柔亮,就說明腎氣足。而“發為血之餘”,頭發的生長,根本在於腎,而腎藏精,精又能化血而充養頭發的緣故。人從幼年開始到老年,腎精之氣也由盛轉衰,頭發也由黑變白,當然,那些中年人,甚至青年人早生白發除了遺傳等因素影響之外,大多也是一種腎中精氣虧損的緣故。這種類型的人多半有“少白頭”家族史,治宜補腎陰或補腎陽,前者用六味地黃丸加減,後者用金匱腎氣丸加減。

其二,血熱偏盛

情緒激動,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熱偏盛,毛根失養,故發早白。中醫認為,熱生風,風生痰,痰就像河裏的泥沙,造成氣血不通,出現痰的那些地方,氣血不能到達,影響了新陳代謝的正常運作,那身體為了排毒怎麼辦呢?就在臉上長痘痘。能造成這些問題的,最大的原因就是血虛、血不足,會造成血虛的最大原因,是內熱,也就是所謂的上火。中醫認為血熱血枯,血涼血生。而“發為血之餘”,血枯則發白,血生則發黑。所以血熱型白發者,身體本身就熱,如果不拿涼性東西平衡,長此以往就像幹燥的森林,有把火就燃燒。所以,我建議每天要吃7種不同的青菜跟水果,才能達到營養補給和降熱生血的效果。當然你還可以喝涼茶或中藥降火。如果你不喜歡吃苦的中藥或涼茶,那就買綠豆煮冰糖,清熱又退火。外加蘆薈煮開水喝,如果還想要美容、美白、漂亮,那就要再加一點薏苡仁。所以青少年時期生機旺盛,血氣方剛,其中有些人由於種種原因,陽熱偏盛,營血偏熱,血分蘊熱,發生壅滯,使頭部失於濡養而生白發。治宜清熱涼血,養血烏發,方用涼血五花湯、龍膽瀉肝湯加減。

其三,肝鬱脾濕

肝氣鬱滯,損及心脾,脾傷運化失職,氣血生化無源,故而白發。這類人主要表現為抑鬱多慮,胸脅脹滿,煩躁易怒,納呆或便溏,舌質淡或暗,脈弦或緩等。本證多由於情誌因素,脾失健運,肝失疏泄,營血的化生和調節失常,發失所養而變白。治宜健脾疏肝,藥用歸脾湯、逍遙散加減。

齒為骨之餘,腎好牙也就好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很多人對這句話深有感觸,小小一顆牙齒的健康,千萬不能被忽略了,因為它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長壽。

有位叫小林的朋友,前段時間就是反複牙疼的患者。他先到口腔科就診,醫生檢查發現,他的右下頜第二磨牙有齲洞,髓腔暴露,無探痛,但有明顯的叩痛、壓痛。X線牙片顯示:根尖有陰影。尿化驗,尿蛋白陽性。於是,建議他去齲治洞、開放髓腔引流後,牙痛減輕、消失,尿蛋白也轉為陰性,腰痛明顯好轉。但在齲洞內放入小藥棉球,臨時填補齲洞3天後,患者又出現牙痛、腰痛且尿蛋白轉陽性。再次開放引流後,上述牙痛、腰痛等症狀又消失,封藥填補後,複出現上述症狀。如此反複半年之久,症狀並未減輕。

經過熟人介紹,他找到我,我建議他養腎。他很是奇怪,眼中閃過一絲不屑之色,但是借於熟人的麵子,他也隻能聽我說下去,我看到他細微的神色變化,並沒有生氣,繼續向他解釋:“《黃帝內經》有‘齒為骨之餘’之說。腎在體為骨。《素問》說:‘腎生骨髓’;又說腎‘其充在骨’,都是說腎中精氣充盈,才能充養骨髓。所以,牙齒屬於骨頭的一種,歸屬於腎統管。如果一個人牙齒早早就脫落了,說明腎精不足,需要注意腎虛的問題。”他懷著將信將疑的態度:“你說的那麼頭頭是道,但是那是古人的說法,有什麼現代醫學證明嗎?”我看他這樣“挑釁”,喝了口水慢慢說:“你可以照我說的方法去試試,如果不行,我報銷你的醫藥費,還要賠償你的精神損失費,以後我的門診關門大吉,再也不看病!”熟人見狀,連忙說:“小林,你可以試一下嗎,反正這樣做對你來說也沒有什麼壞處,再說你現在不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嗎?”他沉思了一會,點了點頭。“我建議你先拔了那顆疼痛的牙,然後治療腎病。”一個月後,熟人帶著他來了,我見他滿臉喜悅,知道已經見效,於是開玩笑說:“是不是沒有好?來摘我的招牌?”小林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熟人說:“不是,不是,是給您送錦旗來了,多虧了你,治好了他的牙痛,對了,還有個附加作用,他多年來的腰疼現在也好了。”

除了養腎可以治療牙痛外,有牙疼的朋友也應該知道一些日常的保健,如每年都要做口腔檢查,如果有異常出血都要去檢查,以排除牙周炎,或者結石等症狀。如果是牙齦萎縮,不要立刻就去補牙,要注意早睡覺,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憊,那樣牙齦萎縮得更厲害,要注意休養,慢慢牙齦自己就會恢複健康;如果經常會有東西往牙縫裏塞,那就一定要用牙線。因為頻繁塞東西很容易出現齲齒。並且一旦出現齲齒就要去補,不能拖,越拖牙洞越大,補牙就越複雜。還有,保護牙齦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清潔,最好每頓飯後都要仔細刷牙,如果沒有條件,那麼早晚一定要刷牙。還要限製糖的攝入量,少吃零食和甜食。下麵我們來介紹幾款治療齲齒的食療方劑:

食療方劑一:花椒粥

花椒5克,粳米50克。花椒水煎,留汁加入粳米煮粥,空腹趁熱服用。可以溫通散寒止痛。花椒辛溫散寒,有局部麻醉作用,故能止牙齒疼痛;粳米甘平益胃。花椒其味甚香,本品作為膳食,有散風寒、止牙痛之功,又細軟適口,可解牙痛病人進食之苦。本方適用於齲齒疼痛、怕冷惡風、牙痛連及半側頭痛者。

食療方劑二:升麻飲

升麻10克,薄荷6克。水煎,代茶飲。可以清熱散風、消腫止痛。升麻甘辛微寒,輕浮上行又可清泄,散風清熱解毒;薄荷辛涼,疏散上焦風熱,用於風熱上攻之牙痛。二藥合用治風熱牙痛、牙齦紅腫疼痛。

食療方劑三:蒼耳豆腐粥

蒼耳子25克,豆腐100克,粳米100克。將蒼耳子用布包好,與豆腐和淘洗幹淨的粳米一同入鍋煮成粥即可。每日服1劑,分數次食用。可以散風祛濕、清熱生津、消炎鎮痛。適用於齲齒引起的牙痛。

食療方劑四:薄荷茶

鮮薄荷30克(或幹品10克)。薄荷洗淨切碎,泡後代茶飲。薄荷辛涼,宣散風熱,止痛,對於風熱牙痛、牙齦紅腫疼痛,有散風止痛之功。

腎氣通於耳,益腎讓老人遠離耳背

耳背是大多數老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之一。據統計,我國老年聽力下降的發生率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占到30%~50%。雖然耳背是自然出現的症狀,但是,為什麼有些老年人年逾古稀仍然耳聰目明呢?看看這些老壽星,有什麼共同之處?人老了身體各部分都會萎縮,個子變矮,手變的皮包骨頭……在這種情況下,一雙大耳朵就顯得異常的突出。人成年以後,全身生長停止,但耳朵卻往往例外,腎好的人,耳朵也會越來越大。這是為什麼?腎有腎陰和腎陽,所以《素問》裏講腎是開竅於耳,《靈樞》也有:“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之說,所以一個人的聽覺靈敏與否,與腎中精氣的盛衰有密切關係。隻有腎精充足,反之,若腎精不足,則可引起耳的聽力減退,當然,腎精不足,有的是需要補,如果是生理性的則多與補益無關,老年人的耳背就是如此。

我們知道老年人耳背是老年癡呆症的前兆,所以預防老年人耳背就是預防老年癡呆症!下麵教幾招防止老年人耳背的小方法:可以每天堅持讀報紙,延緩語言中樞的退化,就能起到鍛煉聽力的作用;在安靜的環境中生活,經過研究表明:噪聲會使內耳的微血管經常處於痙攣狀態,導致內耳供血減少,聽力急劇減退,甚至引發噪聲性耳聾,因此老人選擇的居住環境最好保持安靜,另外堅持慢跑、散步等,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達到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的目的;老年人本身咽部肌肉鬆弛,如果睡眠不好、失眠或者打鼾,就容易造成缺氧。缺氧帶來的後果就是,使老年人患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從而影響老人內耳供血,引起聽力減退;急躁、麵紅耳赤會使體內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內耳發生缺血、水腫和聽覺障礙,容易引發聽力銳減或突發性耳聾,所以老年人要盡量保持輕鬆愉快的心境;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還可能致鼓膜損害,從而影響聽力。

第二節 常見腎病的治療與預防

腎病綜合征、慢性腎炎、急性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泌尿係感染,這些跟你身體老化有關的腎病,聽起來就有那麼些讓老百姓們色變,這些病的“來路”如何,到底跟腎有什麼樣的關係,又該如何進行有效地預防和調護呢?摸清它們的“底細”,揭開這些疾病的神秘麵紗,則不僅可以消除心中的恐懼,還能讓你向健康靠得更近、貼得更緊。

因人而異調理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發病率占小兒泌尿係統疾病的第二位,正因為如此,提到腎病綜合征,很多父母的心裏就一陣發毛,像是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玩具即將被別人拿走一樣痛苦。其實腎病綜合征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它就是一隻紙老虎,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我遇見過很多腎病綜合征小朋友,經過適當的治療,現在都已經徹底擺脫了恐怖的夢魘,重新獲得了五彩斑斕的夢想。那麼腎病綜合征到底是什麼情況呢?中醫是怎麼看待腎病綜合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