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 科學飲食改善您的免疫力1
※食物免疫養生
藥物免疫養生與食物免疫養生同屬中醫免疫範疇,但二者有所不同。食物免疫養生也稱食養,指應用食物的營養來預防疾病,推遲衰老,延年益壽。藥物免疫養生乃中醫治療虛證的方法之一,主要運用補益藥物來調養機體、扶助正氣,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使其發揮正常功能,扶正祛邪,促使康複。
食物免疫養生既方便又實惠,人們也樂於接受,一般沒有不良反應,而且可起到藥物起不到的作用。但必須根據體質情況適當應用,如人老腎虛可多吃些補腎抗老的食品,如胡桃肉、栗子、豬腎、甲魚、狗肉等;防止神經衰弱,推遲大腦老化,可多吃些補腦利眠之食品,如豬腦、百合、大棗等;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應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帶等;防止視力退化應多吃蔬菜、胡蘿卜、豬肝、甜瓜等。通過食物免疫養生能使髒腑功能旺盛、氣血充實,使機體適應自然界的應變能力,增強抵禦和防止病邪侵襲,即中醫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藥物免疫養生即運用補益的中藥來治療人體的虛弱不足。虛證,歸納起來主要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大類。因此,運用補養藥物也可相應地分為補氣,如人參;補血,如當歸;補陰,如枸杞子;補陽,如鹿茸。但藥物免疫養生必須掌握分寸,適可而止,並根據病情之不同缺啥補啥,切忌補之過偏,不僅無益,反而有害。綜上所述,食物免疫養生與藥物免疫養生各有千秋,食物免疫養生以養身、防病為主;藥物免疫養生以扶正、治病為主,所以食物免疫養生是不能代替藥物免疫養生的。
胡蘿卜
常吃胡蘿卜可以增強免疫力。胡蘿卜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李時珍稱之為菜蔬之王。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證實:胡蘿卜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每天吃2根胡蘿卜,可使血中膽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3根胡蘿卜,對預防心髒疾病和腫瘤有奇效。專家研究發現,胡蘿卜中的β-胡蘿卜素能有效預防花粉過敏症、過敏性皮炎等過敏反應。胡蘿卜因含胡蘿卜素,民間常將其作為食療入藥。
胡蘿卜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具有促進機體正常生長與繁殖、維持上皮組織、防止呼吸道感染及保持視力正常、治療夜盲症和幹眼症等功能。可潤澤皮膚,治療皮膚幹燥、牛皮癬,使頭發潤澤變黑,防治頭屑過多、頭皮發癢,故被稱為“美容食品”。由於胡蘿卜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有抗癌作用,並可減輕癌症病人的化療反應,對多種髒器有保護作用。女性進食胡蘿卜可以降低卵巢癌的發病率。胡蘿卜有助於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膽固醇,具有降血糖功能,對防治高血壓有一定效果。胡蘿卜素可以清除致人體衰老的自由基。胡蘿卜對頭發枯黃、貧血、冠心病、便秘、單純性消化不良、痔瘡、久痢、咳嗽、百日咳、急性腎炎、營養不良、食欲缺乏、感冒、各種癌症(腸癌、肺癌)均有輔助防治作用。
白蘿卜
常吃白蘿卜可以增強免疫力。蘿卜性味辛、甘、涼;有消積化痰,寬中下氣的功效。白蘿卜,除含有蛋白質外,還含有各種糖類、豐富的維生素,特別富含胡蘿卜素,它還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及各種酶類。蘿卜所含的維生素B2(核黃素)及鈣、鐵、磷等,比梨、橘子、蘋果還要高,尤其維生素C含量比梨和蘋果高6~10倍,被稱為“不是水果,勝似水果”。白蘿卜具有特殊的解腥能力。
白蘿卜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有“十月蘿卜小人參”之說法。它有通氣行氣、健胃消食、解毒散瘀等功能,可除食積脹滿、頭痛等症。還有防癌和減肥作用。白蘿卜中所含的蛋白質、氨基酸、糖、維生素B2、鈣、磷、銅、鎂等營養成分,是強身健腦的佳品。白蘿卜,生吃偏辣,多煮熟當菜食用。生吃可促進消化,除了助消化外,還有很強的消炎作用,而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調整胃腸功能。吃油炸或較油膩的食物時,不妨以生白蘿卜泥調醬。白蘿卜汁止咳。在玻璃瓶中倒入半杯糖水,再將切絲的白蘿卜滿滿地置於瓶中,因為白蘿卜是很容易滲出水的,所以隻需要放一個晚上就可以有白蘿卜汁喝了。需要說明的是白蘿卜雖為中老年常用食品,但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者不宜生食。白蘿卜的理氣作用較強,可促進胃腸蠕動,所以不宜與人參等滋補藥品同服,以免影響藥物吸收。現代研究也證實,白蘿卜有抗菌作用,對革蘭陽性菌較為敏感,能抑製真菌生長。我國民間就流傳有“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諺語。
大 蒜
常吃大蒜可以增強免疫力。研究證明,大蒜中有激發人體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能加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大蒜中含有一種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黴素的1/10,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功效。近年來,由於人們的膳食結構不夠合理,人體中硒的攝入減少,使得胰島素合成下降。而大蒜中含硒較多,對人體中胰島素的合成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多食大蒜有助於減輕病情。大蒜還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大蒜能保護肝髒、誘導肝細胞脫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斷亞硝胺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此外,常吃大蒜還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增進食欲功能、幫助消化的良好作用。
由於大蒜食後易出現口臭,所以許多中老年人不喜食用。解決此問題的辦法是食大蒜後,在口內放入少量茶葉細嚼,也可吃幾枚大棗作為有效的解味方法。大蒜對中老年人有極大的養生保健作用,宜經常食用之。但陰虛火旺者以及目、口、齒、喉、舌等處疾病或是流行者,均應忌食。
茄 子
常吃茄子可以增強免疫力。茄子性味甘、涼,有清熱活血、消腫的功效。茄子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多種維生素,常食它具有提高人體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和抗衰老功能。茄子具有活血散瘀、清熱解毒、祛風通絡等功能,可治療腸風下血、熱毒瘡瘍、皮膚潰爛等症。茄子對降低膽固醇有獨特之功效,還可預防冠心病,民間也有夏季食茄子能清火之說。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並能提高微血管抵抗力,因而具有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的功能。醫生把食用茄子降低膽固醇列為首選。因此,中老年人以及患心血管病或膽固醇高者,經常吃些茄子,對健康長壽是十分有益的。茄子對於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是因為紫茄子富含維生素,可改善微細血管脆性,防止小血管出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咯血、紫斑及壞血病患者均有一定防治作用。茄子還可用來預防癌症,茄子中含有抗癌成分,可製止消化道腫瘤增殖,起較好防癌抗癌作用。生食、涼拌、煮炒茄子對預防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等消化道腫瘤十分有益。一些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出現發熱時,用茄子煮熟後涼拌吃,有退熱功效。茄子也可作為上述兩種癌症的輔助性治療食物。但有慢性腹瀉、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核 桃
常吃核桃可以增強免疫力。核桃含營養素全麵,核桃中脂肪含量豐富,主要成分為亞油酸甘油酯,混有少量的亞麻酸、油酸甘油酯。這些不飽和脂肪酸能提供營養,有助於提高血清白蛋白;同時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生。常食核桃有助於補充腦的營養,起到健腦益智作用。
核桃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豐富,特別是維生素E及鈣、磷、鋅、錳、鉻等礦物質。核桃的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好,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都有,這就決定了核桃具有滋補強身、抗衰防老、延年益壽的作用。
中醫理論認為核桃味甘性溫,具有補腎固精、潤肺定喘、潤腸通便的功能。尤其是適用於貧血、神經官能症、陽痿、遺精、動脈硬化症、高血壓、泌尿係結石、便秘、腎虛喘咳、腰痛、腎虛頭暈、小便頻數、胃癌、食管癌、胃酸過多、痔瘡、白帶、白發、頭發枯焦不潤的人食用。
玉 米
常吃玉米可以增強免疫力。玉米性味甘平,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的功效,被現代人稱為抗癌新星,可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不退患者的輔助治療。利尿用以玉米須為佳,降脂以玉米油為好,可抑製膽固醇吸收。其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能增進食欲,起到健胃的作用。除可防治多種疾病外,尚含“長壽因子”。據研究,長壽因子中含有硒,有抗氧化作用,其效能比維生素E強500倍。因此,可防止致癌物在體內形成。玉米中也含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具有抑製化學致癌物引起腫瘤的作用。玉米所含纖維素比精米、細麵高6~8倍,可預防大腸癌。
老年人常吃些新鮮玉米對健康很有益處。這是因為鮮玉米中大量的天然維生素E,有促進細胞分裂、延遲細胞變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推遲人體老化、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的症狀;玉米中的維生素A,對防治老年常見的幹眼症、氣管炎、皮膚幹燥及神經麻痹等也有輔助療效。新鮮玉米中富含賴氨酸能控製腦腫瘤的生長,對治療癌症有一定作用。研究發現,多吃些鮮玉米可抑製抗癌藥物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反應。鮮玉米中的纖維素既多又長,其量為精米、精麵的6~8倍,所以經常吃一些玉米粒,能使大便通暢,防治便秘和痔瘡,還能減少胃腸病的發生;同時,對防治直腸癌、消除動脈中的膽固醇也有益處。
黑芝麻
常吃黑芝麻可以增強免疫力。芝麻亦稱胡麻,因漢時自大宛得種,故有“胡”稱,被人類稱為抗衰防老之食品。《名醫別錄》列為上品,並稱“八穀之中,惟此為食。”有黑白兩種,性能大致相同,但入藥多用黑芝麻。芝麻的功用,曆代評價極高。如《神農本草經》說它主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名醫別錄》說它具有“堅筋骨,明耳目,耐饑渴,延年”的功效。《本草求真》分析道:“胡麻,本屬潤品,故書載能填精益髓,又屬味甘,故書載能補血、暖脾、耐饑,凡因血枯而見二便艱澀、須發不烏、風濕內乘發為瘡疥,並小兒痘疹變黑歸腎見有燥象者,宜以甘緩滑利之味以投。”古人的這些見解,大都被現代醫藥理論及實踐所驗證。僅從芝麻的化學成分即可見一斑。每百克芝麻中,含蛋白質21.9克、脂肪61.7克、鈣564毫克、磷368毫克,尤以鐵質含量殊為驚人,每百克高達50毫克,這是任何食物無法與之媲美的。古人指出胡麻能“填精”、“益髓”、“補血”,其根據大概在於此。此外,芝麻中還含有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芝麻所含較多脂肪中,大部分為不飽和脂肪酸,這對老年人尤其有重要意義。古人有服食芝麻可除一切痼疾、返老還童、長生不老等說法,雖有言過其實之嫌,也並非沒有一點道理。
花 生
常吃花生可以增強免疫力。花生又名長生果,其果仁含蛋白質十分豐富,含有八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達80%以上。具有降低膽固醇和使肌膚潤澤細膩的神奇效果。此外,花生仁中脂溶性維生素E、磷脂酰膽堿和腦磷脂等含量在幹果類中均為中上等,常食可使人膚容滋潤、延緩腦細胞的衰老,不失為婦孺和中老年人的美容長生食品。
花生除了可以對人體滋補營養外,還具有廣泛的醫療益壽作用。花生油可使人體肝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並使其排泄增強,從而可降低膽固醇,對防止中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有明顯效果。
花生仁紅衣能抑製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血小板新生,加強毛細血管的收縮功能,因此,可治療血小板減少和肺結核咯血、泌尿道出血、牙齦出血等出血性疾病。用醋浸泡花生仁7天以上,每晚服7~10粒,連服7天為1個療程,可使有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正常。花生全身都是寶,花生殼也有防治低血壓、調整血中膽固醇的作用。將果殼洗淨泡水代茶喝,對於血壓和血脂不正常者也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