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玩具和學習用品的鉛含量普遍較高。有報道表明,有的玩具表麵中含的可溶性鉛已超過允許量。課桌椅的油漆層、教科書的彩色封麵、彩色蠟筆等都有鉛汙染。
人體鉛過多中毒的症狀有:智力低下、易激動、多動、注意力短暫、反應遲鈍、貧血、心率失常、糖尿病、腦炎、神經炎、高血壓、死胎、流產、不孕、癌症,影響維生素D、鈣、鋅、銅的吸收。治療上可采用排鉛口服液、青果鋅、甲殼素等。多食海參、海蜇、海帶、紫菜、刺梨、沙棘,水果也有助於人體體內鉛的排除。
忌攝鈉過多
攝鈉過多可損傷人的免疫力。我們日常吃的食鹽的化學成分是氯化鈉,鈉和氯都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但食鹽攝入多的地區患高血壓和心髒病的人多;而一些地方的居民吃鹽少,他們中得高血壓和心髒病的也少。現在許多科學家和醫生都主張:為預防高血壓和心髒病,從兒童時期起就不宜吃太多的鹽。所以,人體對礦物質的需要是缺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大量實踐也證實,限鹽即能有效降壓和降低高血壓病病死率。研究發現,經限鹽到每日4克後,約1/3中度高血壓病人不需服藥,降壓可達有效標準;有的雖降壓不明顯,但頭痛、胸悶等症狀減輕,血壓穩定;中度限鹽(3~5克/日),能增強其他降壓藥的作用。
所以,健康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應在5克以下,可在菜肴烹調好後再放入鹽或醬油,以達到調味的目的。也可以先炒好菜,再醮鹽或醬油食用。在注意減少鈉鹽的同時,應注意食物中的含鈉量,例如,掛麵含鈉較多;蒸饅頭時,避免用堿,應改用酵母發麵。另外,食用鈉低鉀高的“低鈉鹽”、“保健鹽”,可起到限鹽補鉀的雙重作用。
宜防鋁的汙染
攝鋁過多可損傷人的免疫力。鋁的汙染是生活中最易發生的事情。對於一般人群,鋁汙染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鋁製的廚具,采取一些控製措施可以防止鋁汙染。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可使鋁製品腐蝕溶解,增加人體對鋁的吸收。生活中用鋁壺燒水鋁含量可明顯提高;鋁碟存放酸、鹽、果汁後鋁含量也可分別增高。
另外,有些鋁的攝入和汙染是在人體不知不覺中進行的。如醫藥中用氫氧化鋁作止酸劑;用磷酸鋁鈉、硫酸鋁作化學發酵劑;明礬用作淨水劑等,都增加了鋁進入人體的機會。平時飲用含鋁濃度高的飲用水或以鋁作添加劑的食品等,也能增加人體的鋁汙染。
營養學家認為,一個人如果長期每日攝入過量鋁,就會造成慢性蓄積鋁中毒。因此,在鋁製食具使用上要注意,最好不要將剩飯菜放在鋁鍋、鋁飯盒內過夜。我們隻有認清了鋁汙染的可能形式和鋁對人體的毒害作用,才會更加有的放矢地防止鋁攝入過多。但由於人體蓄積鋁是一個漸進過程,往往有許多人在生活中放鬆了對鋁汙染的警惕。而隻有切記鋁製品可能造成鋁汙染,才能防患於未然。
宜防鎘的汙染
鎘(GE,音隔),cadmium,源自kadmia,“泥土”的意思,1817年發現,鎘和鋅一同存在於自然界中。它是一種吸收中子的優良金屬,製成棒條可在原子反應爐內減緩核子連鎖反應速率,而且在鋅-鎘電池中頗為有用。但鎘是環境中常見的金屬汙染物之一,是一種顯著毒害機體的有害元素。它是一種不能進行降解的重金屬,易在機體內蓄積,已被美國毒理管理委員會(ATSDR)列為第六位危及人體健康的有毒物質。鎘對機體免疫係統有強大的抑製作用。鎘會對呼吸道產生刺激,長期暴露會造成嗅覺喪失症、牙齦黃斑或漸成黃圈。鎘化合物不易被腸道吸收,但可經呼吸被體內吸收,積存於肝或腎髒造成危害。
鎘在兒童體內過多,會嚴重影響兒童智力發育,導致神經係統功能紊亂;對於孕婦可危害胎盤發育,致畸率增高;對於成年人可造成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蛋白尿、腎炎、腎結石、動脈高血壓、毒血症、癌症等。在治療上可口服甲殼素、青果鋅、補充鈣和鋅等。常吃海蠣、羊肉、蘑菇、幹棗、核桃、大蒜、海帶、水果有利於鎘的排除。
宜防汞的汙染
汞俗稱水銀,在常溫下以液體狀態存在,能蒸發。水中的汞和汞化合物一般以元素汞、一價汞和二價汞三種狀態存在。有機汞的毒性大於金屬汞和無機汞化合物,因而更容易發生汞中毒。有機汞和甲基汞均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侵入人體。無機汞在人體內蓄積部位主要是腎髒,其次是肝髒和脾髒;甲基汞除蓄積在肝、腎等髒器之外,還可通過血腦屏障蓄積於腦組織內,汞中毒能損傷中樞神經係統。汞中毒輕者表現為口腔炎、震顫、急躁、易怒和情緒不穩定;重者則精神紊亂、行為支配能力降低、四肢癱瘓、耳聾眼瞎,甚至成為白癡。1953年發生在日本的“水俁病”便是典型的例子。環境中的汞汙染主要來源於工業使用的汞,如化學工業中用汞作催化劑、各種汞製儀表等。大氣中的汞可來自汞礦開采冶煉、煤和石油燃料燃燒等。此外,大量使用有機汞農藥,通過生物富集作用進而危害人體,也是汞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預防汞中毒主要在於環境的淨化。
宜防砷汙染
砷有多種化合物,其中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又名信石)是人們最熟悉的;另外還有硫化砷、三硫化二砷、三氯化砷和氫化砷等。由於砷是劇毒物質,所以如果使用不慎,往往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危害。砷化物的毒性作用主要是與人體細胞中酶係統的巰基相結合,致使酶功能發生障礙,影響細胞的正常代謝,引起神經係統、毛細血管和其他係統的功能性和器質性病變。環境中的砷汙染主要是工業三廢造成的,包括含砷金屬礦石的開采、焙燒以及冶煉過程中排放的含砷煙塵、廢水、廢氣、廢渣造成的汙染,用含砷農藥防治病蟲害和拌種子,也能造成對水源、大氣、土壤、水果和糧食、蔬菜的汙染。砷中毒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危害,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嚴禁砷從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接觸進入人體。
※用糖類改善內環境提升免疫力
改善體內生態環境用微生態製劑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來已久。研究表明,以腸道雙歧杆菌、乳酸杆菌為代表的有益菌群能刺激負責人體免疫的淋巴細胞分裂繁殖,同時還能調動非特異性免疫係統,去“吃”掉包括病毒、細菌、衣原體等在內的各種可致病的外來微生物,產生多種抗體,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對於健康人來說,不妨“食療”,多吃些乳酸菌飲料;而健康邊緣人群,可以用微生態製劑來調節體內微生態平衡。
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所含的可溶性糖類的總稱,簡言之,是甜物質的一種。其主要成分是水蘇糖、棉子糖。水蘇糖和棉子糖都是難以消化的大豆低聚糖,是腸內有益菌雙歧杆菌的食料,但不被對我們身體有害的腸內有害菌所利用。服用大豆低聚糖可以快速增殖有益菌,明顯抑製有害菌,減少體內有害物質,從而起到維護健康的作用。大豆低聚糖屬於一種新型保健食品,可采用離子技術和純物理方法,從天然優質大豆中提取,它對人體無不良反應,能耐高溫,長期保存不變質的特性。
目前,在所有的低聚糖中,大豆低聚糖最受人們歡迎。因為它能在維持腸道生態的同時,使人們享受到食物的美味。大豆低聚糖甜度低於砂糖,屬清爽甜味劑,可防止肥胖或糖尿病的發生,能使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時達到維護健康的目的。但有一點希望引起注意,雖然大豆低聚糖的熱含量較低,但攝取過量,也會像砂糖一樣,使人肥胖或誘發糖尿病。所以,在追求時尚維護健康的同時,不要忘記食用大豆低聚糖應適量。
雙歧杆菌的食物——雙歧糖
雙歧糖也是時下最為時尚的高科技綠色保健食品,由純天然綠色植物經“酶解、轉苷、純化”等特殊工藝精製而成。雙歧糖中主要含有功能性低聚糖,如麥芽低聚糖、果糖低聚糖等,其甜度相當於蔗糖的3~4倍,熱量僅為蔗糖的1/20。雙歧糖在人體內不能被吸收,隻能被腸道內有益菌——雙歧杆菌利用。其作用主要有:大量增殖雙歧杆菌,抑製有害菌生存、繁殖;使導致腸道內產生腐敗作用的酶失去活力,減少腸內毒素。同時,作為水溶性膳食纖維,雙歧糖可以增加腸道蠕動,潤腸通便;提高營養吸收率,特別是能夠促進人體對鈣、鐵、鋅離子的吸收;可維持人體腸道微生態平衡及健康。雙歧糖食用安全、無不良反應。由於雙歧糖具有以上特點,所以適合於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病患者食用,是集營養、保健食療於一體的新型糖。
※用蛋白質提升人體的免疫力
蛋白質在人體裏到處存在。比如人體的內髒器官各個組織、各個細胞及血液、骨骼、牙齒、肌肉、頭發都含蛋白質。人體的血紅蛋白、球蛋白等,都是由蛋白質合成的。蛋白質不足的時候就容易使身體的抵抗力降低,各種傳染病就容易襲擊我們身體。在疾病高發的季節,要想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就不能忽視從食物中攝取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來源有兩大類:一類是動物性蛋白質;另一類是植物性蛋白質。
動物性蛋白質包括各種肉類、蛋類、奶類,還有魚蝦等水產類。其中奶類是最理想的蛋白質來源,它在人體內的吸收轉化率比較高,即使多喝一些,也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屬於優質蛋白質。各種肉類中的蛋白質含量都是很豐富的。不過,不同的肉類,蛋白質的含量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瘦豬肉,它的蛋白質含量為16%,所含的脂肪卻高達59%;而牛肉中的蛋白質含量達到22%,脂肪僅占2.5%;雞肉中蛋白質與脂肪的含量跟牛肉是差不多的,所以日常應該適當地多吃一些雞肉、牛肉,而減少豬肉的攝取量,尤其是那些肥豬肉。
我們再來看看植物性蛋白質。它們主要存在於米、麵這些糧食當中。其中豆類的蛋白質含量是最高的。比如說黃豆,它的蛋白質含量是雞蛋的2~3倍,是牛奶的近10倍,夠豐富的吧。所以平時一定要多吃一些豆類。還有豆腐、豆漿、豆芽,這些豆製品對於增強免疫力可是大有好處的。
另外,通過實驗對比發現,蛋白質還有這樣一個特性,就是幾種食物混合在一起吃的時候,它的生理價值也就是營養價值就會提高。比如說,大米和黃豆這兩種食物單獨食用時,它們的生理價值分別是40和50,可是如果把它們混在一起做成粥來吃,生理價值都可以提高10%左右。所以,從合理利用食物中蛋白質的角度來說,每頓飯中的食物品種應該豐富一些。最好是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搭配,充分發揮食物中蛋白質的互補作用,獲得足夠優質的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