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招 全方位營養改變免疫力2
※有關蛋白質免疫養生的建議
一個成年人如果每天能夠吃400~500克的糧食,然後吃瘦肉或者雞肉2兩,吃1個雞蛋、1袋牛奶,再吃上2兩豆腐或豆製品,就可以滿足一天蛋白質的需要。但最為關鍵的是要保證人體優質蛋白的供給,但怎樣保證每天人體優質蛋白質的供給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呢?
建議一:每天一袋牛奶
常喝牛奶可以增強免疫力。牛奶性味甘、平,有補氣養血、補肺壯陽、生津潤腸的功效。牛奶是營養豐富的食品,更是老年人最佳長壽食品。因為牛奶含有人體所必需的一切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的質量和構成比例都適合人體需要,尤其適合老年人。它吸收率高,利用率高,是既經濟又安全的營養保健食品。
牛奶含蛋白質3.5%,含有人體需要的必需氨基酸。牛奶中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其含量高於人奶。牛奶中的脂肪為3.4%~3.8%,脂肪熔點低,顆粒小,呈高度分散的膠體狀態,易消化吸收,脂肪中還含有必需脂肪酸和少量磷脂酰膽堿、膽固醇。牛奶中的膽固醇比畜肉和蛋類要低得多。牛奶中糖主要是乳糖,約含4.6%,乳糖有刺激腸蠕動和消化腺分泌的作用,還有助乳酸菌生長、抑製腐敗菌的作用。
牛奶100克含鈣120毫克,是人奶的3倍,每天如飲用2袋奶,可提供300毫克的鈣。牛奶中鈣呈溶解狀態,奶中的磷是人奶的6倍,鈣磷比是1.4∶1。所以,牛奶中鈣吸收率高,牛奶是老年人補充鈣的最佳食品。除此之外,牛奶中還含有鉀、鈉、鎂、鐵、鋅、銅、硒等。牛奶中的礦物質是以堿性元素為主,所以牛奶是堿性食品,有調節人體酸堿平衡的作用。體內環境穩定是防病抗病的基礎,也是抗疲勞、延緩衰老的基礎。
牛奶中幾乎含所有已知的維生素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夏季,牛奶中尤以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2含量高。這些維生素與鈣的吸收利用,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腫瘤很有幫助。牛奶中的鈣可抑製升壓激素的分泌。患高血壓的老年人如每天飲用1~2袋牛奶,對高血壓有輔助治療作用,可有調整緊張情緒和鎮靜作用。一項新的研究認為,牛奶不但能強身壯骨,還很有可能會預防結腸癌。
目前,市場上還出現了一種多功能免疫牛奶,能預防多種疾病。它是根據免疫學原理,將數種能導致人體患病的病原體製成複合免疫抗原,反複多次注射到奶牛體內,使奶牛產生相應的抵抗力,之後就可得到含有特異抗體的免疫牛奶。在免疫牛奶中,免疫球蛋白和各種淋巴因子含量豐富,人若經常飲用這種免疫牛奶,便能增加對特定病原體的抵抗力。研究人員針對目前社會上甲肝、乙肝和流感等病高發流行的情況,研製出了牛用複合免疫抗原,將其注射到健康奶牛體內。對奶牛進行免疫抗原注射要分兩個階段,即基礎強化免疫階段和正常持續免疫階段。基礎強化免疫階段就是在100~120天內,多次對奶牛進行免疫抗原注射,反複刺激奶牛機體的免疫組織器官產生免疫抗體。正常持續免疫階段就是按規定時間和程序給奶牛經常注射免疫抗原,使奶牛的免疫組織器官源源不斷地產生免疫抗體。經過這兩個階段的免疫抗原注射,奶牛所分泌的牛奶中就含有針對甲肝、乙肝和流感等病的抗體,因而有預防這些疾病的作用。當這種多功能免疫牛奶產量增加,並為人們所接受時,我國病毒性肝炎及流感的發病率定會大幅度下降。
建議二:喝牛初乳
喝牛初乳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乳牛分娩前後采集的乳汁,實際上為乳糜管分泌物和分娩前幹乳期累積於乳腺的血清成分(包括免疫球蛋白和其他血清蛋白質)的混合物。現代乳品工業認為,乳牛分娩後最初6次所擠的乳汁較常乳組成明顯不同,這便是通常意義上的牛初乳,這種概念突出了牛初乳化學組成上的差異。牛初乳適用於各年齡層次人群。
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開發出了以牛初乳(母牛產犢後最初幾天的乳汁)為原料的天然功能性食品,其主要功能成分就是免疫球蛋白。初乳產生免疫力的成分是複雜的,包括IgG、IgA、IgM和IgE、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乳酸等有免疫作用的物質,但可以簡單地認為是免疫球蛋白。
有人可能會問,牛初乳隻有加人體免疫功能有沒有實踐根據呢?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古印度人便開始食用牛初乳,在民間被視為靈丹妙藥。在青黴素及其他抗生素出現以前,美國人也將牛初乳用作抗病食物。由此可見,喝牛初乳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方法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皆是確定的。
建議三:喝酸奶
常喝酸奶可以增強免疫力。酸奶被外國人稱為長生不老的飲料。在消毒的鮮奶中接種選定的細菌並使其在控製的條件下生長繁殖,常用為嗜酸乳酸杆菌。酸奶因經乳酸菌發酵,營養價值很高,酸度增高有利於一些維生素的保存。酸奶中有大量乳酸利於消化吸收,牛奶發酵後遊離氨基酸和肽的含量有所增加,為牛奶的4倍。因此,對老年人因代謝功能衰退、結腸直腸萎縮而造成的習慣性便秘有一定作用。
有的人對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出現腹脹、腹痛、肛門排氣增多,造成一部分人不喝牛奶,這是因為牛奶中所含的糖分大部分是乳糖。由於部分成人的消化液中缺乏乳糖酶,影響了對乳糖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造成這些人喝牛奶後胃部不適甚至腹瀉,稱為乳糖不耐受症。這是很多人不喝牛奶的原因,此時可以選擇酸奶來代替,而不必擔心乳糖。酸奶因含乳酸菌,牛奶中的乳糖可被乳酸杆菌發酵轉化成乳酸,乳糖不耐受者飲用酸奶不會出現腹瀉症狀,正好解決了這一部分人喝牛奶可能產生的問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酸奶飲料(而不是酸奶)是由牛奶、水和酸味劑配製的,這樣的產品還含有乳酸,也可以引起乳糖不耐受症狀。需要指出的是患有胃潰瘍的老年人不宜飲用牛奶,因牛奶使胃酸分泌增加,不利於潰瘍麵修複,但可以飲酸奶。酸奶是用乳酸菌發酵而成,乳酸可使腸道pH降低,可抑製大腸杆菌生長,有止瀉和抗病毒的作用。總之,酸奶可提供機體免疫力,刺激機體產生γ-幹擾素,使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提高,促進抗體產生,對腫瘤細胞有抑製或殺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