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招 學會心理免疫,給心靈減壓2(2 / 2)

宜勞逸結合

中年人在單位是頂梁柱,工作絲毫不能鬆懈;回到家中既要照顧年老體弱的父母,又不能放鬆對孩子的教育引導,還有日複一日的繁雜家務。應統籌安排,勞逸結合,不要忽視娛樂活動。娛樂既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又能消除疲勞,維持良好的心境。中年知識分子,在此方麵更應加以注意,勞逸不當造成早逝的例子,不勝枚舉。著名數學家陳景潤過早離開了人間,著名作家路遙英年早逝。因此,中年人一定不要把緊迫感變成緊張感,應保持生活的節奏感,有勞有逸,有張有弛,以防早衰。

要善於用腦

中年人宜借助適當的學習和訓練手段,保持健康的情緒和心理上的平衡,增進心身健康。積極投身現實的各項社會活動及正當的業餘愛好,可以分散、轉移或取代消極情緒。要善於用腦與合理用腦,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來指導工作和處理好各種矛盾,不要操之過急。不要讓一些無味的煩惱來加重大腦的負擔,讓大腦的工作和休息符合規律。

宜改掉不良的性格

中年階段性格雖已定型,但仍存在著可塑性。良好的性格應保持和鞏固,不良的性格應加以克服。要去掉虛榮、嫉妒、衝動,培養踏實、克製、有涵養的性格;要改變軟弱、孤僻、過分內向,培養勇敢、堅韌、樂觀、開朗的性格,以減少心理矛盾衝突,提高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老年人的這些心理破壞免疫力

不少老年人從工作崗位上退休回家後,無所事事,閑得無聊,於是整日心事重重,而一旦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生活小事後,心理疾病便“一觸即發”。而良好的心理環境,可提高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老年人要保持好的心境,就應戒除以下有害的不良心理:

老來懷舊

人老戀舊事,在生活中我們大都有這樣一種經曆,當與老年人相處的時候,相當多的老年人喜歡追憶過去的美好時光,有的老年人過多地沉湎於對往事的回憶。這些懷舊情結,則必然會因過去的好時光逝去而遺憾,久而久之,便會使心情抑鬱,性格也會隨之變得孤僻。

情感失落

由於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有的老年人離退休後無所事事,想的多是別人對自己沒有充分的關注,始終不能從自我為中心的狀態中走出,經常有一種自我願望或打算落空的遺憾,這些不良的情結,皆會使人產生一種失落感。

老來傷感

老來失伴,摯友作古,皆是老人之大不幸。但有的老年人悲傷過度,常常想起這些不愉快的事情,這些對往事的回憶,不僅無濟於事,而且易傷身損誌。“哀大莫過於心死”,精神崩潰往往是身體衰竭的前奏。由此看來,老來傷感,是老年養生之大忌,須時刻提防之。人生總有不遂事,生老病死是自然,過去的已無法挽回,過去的成就屬於過去,如果老年人能做到處世超脫,閑中求樂,一定會有健康幸福的晚年。

性情不穩

老年人大多性情不穩定,情緒變化複雜,或急躁易怒,或淡漠,或憂鬱悲傷,或如癡呆。長年累月的工作習慣與生活習慣,使老年人善於固守以往的習慣、經驗,故亦有老成世故或固執任性而量窄者。垂暮感、意誌消沉也是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如果老年喪偶,子女又不體諒,再加疾病纏身,則更容易悲觀失望而生垂暮之感。

老來孤獨

老年人因體弱多病,或因經濟、家庭、社會地位的變遷而社會交往日益減小,子女離家故易產生孤獨之感。孤獨,會給人帶來精神上的空虛和痛苦,必然會影響到中樞神經係統的正常功能,使神經、體液的調節失去平衡,免疫係統的防禦功能下降。隨著機體內在“防線”的崩潰,病邪的入侵也就有了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