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招 藥物免疫,與健康不見不散1(2 / 3)

免疫抑製劑:如甘草、大棗、當歸、桃仁等能抑製抗體產生,有抗過敏和延長移植髒器生存期的作用,黃芩也有抗過敏作用,抗過敏介質釋放的還有艾葉、苦參、細辛、防己、麻黃、枳實、牡丹皮等。牡丹皮、麻黃尚有抑製補體生成作用。“祛邪”中藥,特別是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藥物,多有抑製免疫反應的作用。

※人 參

人參是祖國醫藥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從古至今,一直閃爍著迷人的光彩。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並利用人參防治疾病了。我國最早成書於東漢末年的藥學典籍《神農本草經》稱人參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嗣後,在《傷寒論》、《唐本草》以及後來的醫藥書籍中都有詳細的記述。人參經曆了任何藥物所不曾經曆的漫長的神話時代。經現代研究證實,人參含多種人參皂苷、揮發油、有機酸、糖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對人體中樞神經係統、免疫係統、心血管係統、內分泌係統等均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具有抗休克和促進人體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及增強人體抗應激能力、抗衰老作用。那麼,怎樣正確服用人參呢?下麵介紹幾種方法以供選擇。

人參補益粥

【組成】 人參5~10克,粳米50~100克。

【製法】 將人參切成小塊,用清水浸泡40分鍾,放入沙鍋內,先用武火煮開後改用文火熬約2小時,再將米洗淨放入參湯中煮成粥。

【功效】 補中益氣,健脾。適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飲食不香、腹部虛脹、稍食寒涼則脘腹不適者。

【用法】 早、晚服食。

人參補益酒

【組成】 人參10~20克。

【製法】 整枝人參浸入500克白酒中,蓋緊瓶塞,每天將容器振搖1次,2周後即可服用。

【功效】 補中益氣,健脾。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用法】 每日2次,早、晚飲服,每次15毫升。

【禁忌】 本酒對病後體虛、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糖尿病等有較好作用。無病者常飲,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飲用本酒,忌食蘿卜。酒精過敏者忌用此法。

人參補益湯

【組成】 人參10~20克。

【製法】 加水適量,煮湯,水開後用文火15分鍾即成。

【功效】 補中益氣,健脾。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用法】 每日2次,早、晚飲服,每次30毫升。

人參補益茶

【組成】 人參10~20克。

【製法】 人參切片,取人參5~8片,置於杯中,衝入沸水,加蓋片刻,即可代茶飲用。可連泡多次,待湯味變淺,可連湯帶渣一起用。

【功效】 補中益氣,健脾。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用法】 每日2次,代茶飲用。

值得注意的是,人參的產地不同,功效也不同。“吉林參”與“高麗參”性偏溫。適用於年高體虛、陽氣不足的老年人。吉林白參、白參須性質平和,宜用於氣虛乏力、聲短懶言、動則汗出的病人,可選用隔水燉服的方法,用小火蒸燉1小時左右,稍冷服用。“野山參”指未經人工栽培的野生人參,這種人參生長年限比較長,補益作用較強。可廣泛適用於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食欲缺乏、失眠健忘等一切虛證。另外在服用人參的同時,不應吃蘿卜、綠豆、螃蟹,也不宜喝茶。如發生感冒發熱等疾病,應暫停用藥。還應注意保護脾胃,若服用不當會產生腹滿納呆等不良反應,影響療效。

※黨 參

黨參,因其故鄉在上黨而得名。全國不少地方都種植黨參,黨參的種類達數十種之多,但是,晉東南與忻州地區出產的黨參最受歡迎。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把黨參列入人參條目之內。其實,以植物學分類來看,黨參不同於人參,黨參屬桔梗科,而人參屬五加科,生長的形狀也不同。從醫藥效能上看,二者功用相近,但人參的藥用價值大於黨參。黨參的用途很廣,以根入藥,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的功能,適用於中氣虛弱、脾虛泄瀉、食少便溏、麵黃浮腫等症。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黨參也可顯著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與黃芪、靈芝合用,則效果更好。黨參能改善因化療或放療治療腫瘤所致的白細胞下降;同時還有升高血糖和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

黨參粥

【組成】 黨參10~15克,粳米100~150克,紅糖適量。

【製法】 將黨參用溫水浸泡2小時,再與粳米同入沙鍋,加水適量煮成稀粥,加入紅糖再煮沸即可。

【功效】 補脾益氣。適用於脾胃氣虛、體倦乏力、食少便溏、氣虛喘促以及病後血不足等症。

【用法】 早、晚餐食用。

黨參酒

【組成】 黨參100克,白酒1000毫升。

【製法】 選購上好黨參,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30天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氣,補肺固表。用於脾肺氣虛的喘咳、泄瀉、容易感冒以及氣血兩虛等,也可用於腎陽氣不足所致的蛋白尿。

【用法】 每日2次,每次15~30毫升。

黨參茶

【組成】 炒黨參15克,炒麥芽20克,炒陳皮9克。

【製法】 上方研成粗末(不研亦可),用作1日量。置熱水瓶中,用沸水適量衝服,蓋悶20~30分鍾。

【功效】 益脾健胃,促進消化。主治脾虛運化不良、納穀不香,或有胃脘悶而不舒,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納穀欠佳、胃脘微脹而不適者。

【用法】 代茶頻頻飲用。

※黃 芪

黃芪是補氣主藥,它能明顯增加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若與黨參合用,使巨噬細胞吞噬有害物質的作用更為顯著。黃芪也能促進人體產生抗體,醫學上用黃芪治療肝炎,除可增進病人食欲、改善肝功能外,還可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抵禦疾病,增強體質。黃芪除口服外,還可噴喉滴鼻,能顯著降低流行性感冒的發病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品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動物實驗,黃芪煎劑(32%)每日或隔日口服0.5毫升,連續1~2周,能增加小鼠網狀肉皮係統的吞噬功能。對感冒易患者服用黃芪2個月後測試,可見鼻分泌液中SIgA和IgG的含量明顯提高;正常人80例服用黃芪全草浸膏片後,IgM、IgE亦顯著增加,以上說明黃芪有促進體液免疫的作用。

黃芪補益粥

【組成】 黃芪20~50克,粳米50~100克,紅糖適量。

【製法】 將黃芪切成薄片,入鍋加入水適量,煮沸後除去藥渣,再將粳米與藥汁同煮為粥,加紅糖調勻再煮沸即可。

【功效】 補益元氣,健脾養胃,升陽補中,固表止汗等功效。適用於氣虛體弱、倦怠乏力、自汗盜汗、脾陽虛弱、大便下血、氣短心悸等症。

【用法】 早、晚餐食用。

黃芪補益茶

【組成】 黃芪15克,大棗5枚。

【製法】 大棗去核與二味同煎20分鍾。

【功效】 補血益氣。主治各種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見有頭昏乏力、食欲缺乏、麵色乏華、脈細小等血氣虛虧之象者。

【用法】 取汁代茶飲,每日1~2劑。15~30天為1個療程。

黃芪補血茶

【組成】 黃芪30克,當歸6克。

【製法】 黃芪、當歸共為細末,置保溫瓶中,用沸水適量衝泡蓋悶20分鍾。

【功效】 補氣出血。症見麵色萎黃、神倦乏力或有低熱,脈虛無力。

【用法】 代茶頻飲。頭開飲完,可再次衝入沸水,連續飲用,至藥汁盡為止。每日1劑,連服7~10天。

黃芪補益酒

【組成】 黃芪100克,白酒1000毫升。

【製法】 選購上好黃芪,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30天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氣,補肺固表。用於脾肺氣虛的喘咳、泄瀉、容易感冒以及氣血兩虛等,也可用於腎陽氣不足所致的蛋白尿。

【用法】 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

※太子參

太子參主產於江蘇、安徽、山東諸省,可在盛夏采挖,此時的太子參質量最佳。它的根部較為細小,有一二寸長,和人參塊根等相比,猶如稚嫩的孩童,因而,它還有孩兒參、童參的別名。太子參性質微溫,味甘,性較潤,有補益氣陰、生津止渴的功用,功效與人參相近,但藥力薄弱。與黨參相比,補氣作用較弱,但生津養陰之力比黨參強。有時可用它代西洋參使用。因此,它是堪稱老少皆宜的清補藥品。

太子參可以補肺、健脾胃,治療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自汗、神力疲乏、口幹、泄瀉、體虛等症;兒童一般不宜盲目服食人參,但太子參藥性秉和,當小兒自汗、納呆、倦怠、消瘦、體衰,或虛咳痰少、口幹咽燥時,可選用養陰益氣的太子參,常獲良效。據現代中藥藥理學分析,太子參能夠治療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腸炎、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等多種疾病。因它藥性緩和、陰陽兼顧,深受臨床醫生和養生行家垂青。即使無病的人少量服之也無妨礙,體弱老人服用更具有祛病養身、延年益壽的作用。服用太子參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浸酒、泡茶、熬粥、製膏、藥膳等,既能對無明顯疾病病人有清補作用,也能有針對性地對某些疾病進行食療。

太子薄荷茶

【組成】 太子參10克,鮮薄荷葉10餘片,綠茶、甘草各5克,開水500毫升。

【製法】 上述配料衝泡10餘分鍾後,濾去其渣,加白糖適量,調勻飲服。

【功效】 有解熱消暑,清涼解毒、發汗解表之功,對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症,療效甚佳。

【用法】 每日1劑,代茶飲用。

太子參補益茶

【組成】 太子參、女貞子、枸杞子各10克,雞血藤15克。

【製法】 先將雞血藤切碎,與前三味共置保溫杯中,用沸水適量衝泡,悶置20分鍾。

【功效】 滋補肝腎,益血培本。主治惡性腫瘤,化療或放射治療期間,預防及治療的細胞減少。

【用法】 代茶頻飲,每日1劑。

【禁忌】 脾虛泄瀉忌用。

太子參茶

【組成】 太子參15克。

【製法】 將太子參曬幹或烘幹,切成薄片,分上、下午2次,每次取15克飲片,放入保溫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即可飲用。

【功效】 大補元氣,強身抗癌。

【用法】 當茶飲,頻頻飲服,一般可衝泡3~5次,當日服完。

太子參酒

【組成】 太子參50克,生地黃20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 將太子參加工粗碎,置淨瓶中,入白酒或黃酒浸泡,加蓋密封,每日振搖數下,經15天後便可開取飲服。

【功效】 益氣養陰,生津止渴。適用於少氣、口幹渴、疲乏無力、聲音嘶啞、午後潮熱、肺虛久咳、幹咳、咯血等症。對於肺結核、冠心病及高熱後引起的氣陰兩傷,均可使用。

【用法】 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10~15毫升。

※西洋參

西洋參也叫西參,由於本藥主要產於美洲的一些國家,因此又叫西洋參。西洋參是一種補氣、養陰的中藥,它和人參的作用是不一樣的。西洋參雖能補氣助陽,但其作用遠不如人參。但西洋參在補氣的同時,能滋陰、生津,適用於久病陰陽兩虛的病人,常用於治療肺陰不足而引起的咳嗽、咯血、盜汗、煩渴、氣少、津液不足、骨蒸勞熱或久病體內生虛熱、津液耗損過多等病症。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肺結核、腸結核、傷寒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腎炎、艾迪生病、紅斑性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以及其他惡性腫瘤所致的過度虛弱及津液耗損等症。西洋參可單獨應用,也可與其他補益藥配伍應用,均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也可將西洋參與食品配伍,製成保健食品起到一定的食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