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免疫性不育症(抗精子抗體症)的藥膳(1 / 3)

第7章 免疫性不育症(抗精子抗體症)的藥膳

精子及精漿都具有一定的抗原性,而導致免疫反應造成不育症。中醫學沒有免疫性不育症的病名,因曆史條件所限尚不可能認識到不育症與免疫之間存在著聯係。但從臨床所見到的免疫性不育症的患者多有腎虛、濕熱瘀阻等原因所致。

一、腎陽虛型

臨床可見,抗精子抗體陽性引起的不育。患者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頭暈耳鳴、舌淡苔白等症。

適合藥膳如下。

薑附燉豬肉

【配料】熟附子 10 克,豬肉 500 克,生薑 100 克,蒜蓉 5 克,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1. 將豬肉洗淨切成小塊,沸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幹水備用。

2. 熟附子放入沙鍋中,先煎 100 分鍾,然後將豬肉、大蒜、生薑放入,加水燉煮,至肉熟爛,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吃法】喝湯,吃肉。

【功效】補腎助陽。

專家提示:

本藥膳是在望嶽主編的《保健養生藥膳大全》中“薑附燉狗肉”的基礎上加減而成。附子是四川江油的道地藥材,被曆代醫家視為補火要藥。古往今來,張仲景為善用附子之第一人。《傷寒論》中用附子者有20 方、37 條,《金匱要略》中用附子有 11 方、16 條,並強調了附子應用之綱領,對後世影響極大。明代大醫家張景嶽將附子與人參、熟地黃、大黃列為“藥中四維”。古稱禮義廉恥為“國之四維”,言為立國安邦之要;藥中四維,即治病保命要藥。火神派醫家祝味菊則稱附子“為百藥之長”,一語道盡附子的重要性。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脾、腎經,有補火助陽之功效。明代倪朱謨撰的《本草彙言》記載:“附子,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之猛藥也。諸病真陽不足,虛火上升,咽喉不利,飲食不入,服寒藥愈甚者,附子乃命門主藥,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歸原,則浮遊之火自熄矣。凡屬陽虛陰極之候,肺腎無熱證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此道藥膳藥效價值極高,使人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也強健了身體,是治療腎陽虛型免疫性不育症的食療佳品。陰虛陽亢、痰濕實熱內盛者慎用,不宜與半夏、瓜蔞、川貝母、天花粉、白蘞、白及、犀角同用。

肉蓯蓉山藥羊骨湯

【配料】山藥 50 克,肉蓯蓉 20 克,羊脊骨 1 具,料酒、蔥、生薑、小茴香、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1. 將羊脊骨洗淨,剁成數節。

2. 山藥、肉蓯蓉裝入紗布袋內,與羊脊骨同放入沙鍋,加水,用武火煮沸,去浮沫,再放入小茴香、料酒、蔥、薑,改用文火煨 1 個小時,最後放入鹽、味精即可。

【吃法】喝湯,可常食。

【功效】補腎溫陽。

專家提示:

本藥膳是在望嶽主編的《保健養生藥膳大全》中“肉蓯蓉山藥羊骨湯”的基礎上加減而成。肉蓯蓉,古稱地精,又名大芸、金筍等,有“沙漠人參”之美稱。其味甘、鹹,性溫,歸腎、大腸經。由於肉蓯蓉具有非凡的壯陽作用,我國少數民族還稱它為“鎖陽王”。曾被曆代王朝作為貢品,每年送入皇宮,供皇室貴族享用。《本草彙言》記載:“肉蓯蓉,養命門,滋腎氣,補精血之藥也。男子丹元虛冷而陽道久沉,婦人衝任失調而陰氣不治,此乃平補之劑,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從容之名。”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肉蓯蓉能夠增強人體的耐受能力,提高記憶力和抗輻射的能力,並且其所含有的多糖成分能促進胸腺淋巴細胞的增殖,增強機體免疫力。“先天之本”有賴脾胃滋養,故加山藥以健脾。整個藥膳搭配奇妙,藥強力專,營養豐富而又鮮美可口,是腎陽虛型免疫性不育症患者不錯的食療佳品。

陰虛陽亢、痰濕內盛、外感表證者不宜用。

肉蓯蓉

核桃仁燉鵪鶉

【配料】核桃仁 15 克,鵪鶉 1 隻,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1. 將鵪鶉宰殺、洗淨。

2. 將核桃仁放入鵪鶉腹內,入沙鍋中,燉至肉熟,加調料即可。

【吃法】喝湯,吃肉及核桃仁。

【功效】補腎溫陽。

專家提示:

核桃味甘,性平溫,無毒,入肺、腎、肝經,具有補腎溫陽之功。其營養豐富,500 克核桃肉相當於 2 500 克雞蛋或 3 500 克牛奶的營養價值,故被人們譽稱為“保健食品”“長壽果”。藥補不如食補,而食補中較好的食物就是核桃。核桃對大腦神經大有補益,是健腦補腦和治療神經衰弱的良藥。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核桃含有豐富的磷、鋅、錳、鉻等微量元素,對保持心血管健康、保持內分泌的正常功能和抗衰老等能起重要作用。常食核桃,還能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中醫認為,核桃有溫補肺腎的作用。可見經常食用核桃,既能健身體,又能抗衰老,是一種良好的強壯劑。鵪鶉肉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極好的營養補品,有“動物人參”之稱,是宴席上的佳肴。《本草綱目》記載:鵪鶉肉能“補五髒,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結熱”。此道藥膳味道鮮美,使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疾病也得到了治療,是治療腎陽虛型免疫性不育症的食療佳品。

痰火喘咳、瀉痢、腹脹及感冒風寒者忌食。

補骨脂粥

【配料】補骨脂 20 克,粳米 100 克。

【製法】

1. 將補骨脂入沙鍋煎取藥汁,備用。

2. 粳米與藥汁同煮至粥熟即可。

【吃法】每日晨起空腹喝粥。

【功效】暖腎溫陽。

專家提示:

補骨脂味辛、苦,性溫,歸腎、脾經。明代繆希雍撰的《本草經疏》記載其“補骨脂,能暖水髒;陰中生陽,壯火益土之要藥也。其主五勞七傷……”。相傳唐朝元和年間,75 歲高齡的相國鄭愚被皇上任命為海南節度使。年邁體衰的鄭相國隻好馬不停蹄地去赴任。鄭愚因年高體弱,加之南方地勢卑濕,任職不久即因濕邪感傷內外,引起多種疾病發作,身體陽氣也漸衰竭。經服用鍾乳石等補劑,百端不應,正苦無良策。這時,一位來自詞陵國(今印尼爪哇或蘇門答臘)的船主,名李摩訶,獲知鄭愚的病況後,前來探望,並向鄭愚獻上一方並附有已配好的藥,囑病者服之。鄭愚初時未敢服,經摩訶再三苦勸,始服下。不料藥後七八日,鄭愚覺得有些應驗,病情開始減輕,於是又堅持服下去,效果更加明顯,最後竟痊愈了,身體也強壯了許多。此時,鄭愚篤信此方之功力,並吟詩一首:“七年對節向邊隅,人言方知藥物殊,奪得春光采在手,青娥休筆白髭須。”而此方中的主藥就是補骨脂。米粥中加入此良藥,使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時,疾病也得到了治療,此道藥膳是腎陽虛型免疫性不育症患者不錯的食療之品。

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豬腎杜仲粥

【配料】豬腎 30 克,杜仲 20 克,粳米 100 克,精鹽適量。

【製法】

1. 將豬腎剖開去筋膜洗淨,切塊。

2. 杜仲入沙鍋,煎取藥汁,去渣備用。

3. 粳米洗淨,與豬腎同入沙鍋,加藥汁及清水適量,煮至粥熟,加鹽調味即可。

【吃法】喝粥,吃豬腎。

【功效】暖腎溫陽。

專家提示:

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經。明代倪朱謨撰的《本草彙言》記載其“凡下焦之虛,非杜仲不補;下焦之濕,非杜仲不利;足脛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疼,非杜仲不除。然色紫而燥,質綿而韌,氣溫而補,補肝益腎,誠為要劑。”據說,從前長江三峽邊住著一對靠給過江的船隻拉纖糊口的杜姓父子,兒子叫杜仲。他在與窮苦的纖夫們拉纖的時候,發現這些纖夫,大都患一種腰膝酸、頭暈目眩的病,心裏甚為同情。於是,他決心尋醫求藥為纖夫們解除痛苦。一天,他拉纖來到長江邊的一座大山腳下,遇見一位采藥的白發老翁,杜仲訴說了纖夫的疾苦,懇求老翁賜給他們治病的良藥。老翁深感其誠,便取出一塊樹皮,指著江邊的懸崖說:“此藥能治這種病,但它長於懸崖之上。而上山的路異常險峻,沒有勇氣是上不去的。”杜仲聽了毫不畏懼,拜別老翁就踏上了崎嶇的山路。一路上,他風餐露宿、饑渴勞累,最後昏倒在崖頂上。醒來時,他發現在距他不遠處的懸崖邊正有一棵白發老翁所描繪的樹。於是杜仲一步步地挪到樹邊,拚命地采集樹皮,但終因體力支持不住,一腳踏空滾下了山澗,順流衝進了長江。當時纖夫們含著熱淚安葬了他。後來,纖夫們服了杜仲采來的藥,病都慢慢痊愈了。從此,纖夫們為了紀念杜仲,便將此藥取名為“杜仲”。豬腰亦有溫腎陽的作用,與杜仲是相得益彰,共奏暖腎助陽之功,是腎陽虛型免疫性不育症患者不錯的食療養生之品。

高膽固醇者、血脂高者以及陰虛陽亢、痰濕內盛、外感表證者均不宜用。

核桃粥

【配料】核桃仁 20 克,大棗 5 枚,粳米 100 克,精鹽適量。

【製法】

1. 核桃仁與大棗同放入沙鍋,加清水浸泡 20 分鍾。

2. 將粳米放入沙鍋中,與核桃仁、大棗同煮至粥熟,加鹽調味即可。

【吃法】喝粥,吃核桃仁及大棗。

【功效】溫陽益腎。

專家提示:

核桃味甘、性平溫、無毒,入肺、腎、肝經,具有補腎溫陽之功。關

於核桃,在民間流傳著一則動人的故事。傳說,核桃最早是生長在昆侖山上的,為西王母的聖果。古於闐國(今和田)有一個年輕人名叫阿曼吐爾,他的母親是有名的織地毯能手,心到手到,技藝非凡。國王囑她把技藝傳授於後人,以使和田地毯世代流傳。肩負此重任,阿曼吐爾的母親因勞累過度而病倒,隻有昆侖山上西王母的聖果核桃才能使她起死回生。這時,國王下旨全國,誰若去昆侖山取得聖果,治愈阿曼吐爾母親的病,就7封他為於闐國王位的繼承人。聰明勇敢的阿曼吐爾為了救自己的母親挺身而出。他先到玉龍喀什河的上遊磨礪出一把玉劍,然後上了昆侖山。他與看守聖果樹的兩條巨形奇獸惡戰了三天三夜,最後殺死了奇獸。阿曼吐爾身負重傷但全然不顧。這時,西王母來了,阿曼吐爾長籲了一口氣說:“於闐國的織毯技術正待流傳,而我母親命在旦夕。您可以把我處死,但求您準許我取回聖果。”被阿曼吐爾深深感動了的西王母,將聖果交給了阿曼吐爾。人們將它種在房前屋後、田旁渠邊,使它一代又一代地向人們奉獻著蔭涼和碩果。核桃溫陽,大棗補氣,相得益彰,共奏奇效,使此道藥膳成為腎陽虛型免疫性不育症患者不錯的食療之選。

痰火喘咳、瀉痢、腹脹及感冒風寒者忌食。

二、腎陰虛型

臨床可見,抗精子抗體陽性引起的不育。患者伴有:耳鳴眩暈、失眠多夢、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口幹咽燥、舌紅苔少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