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性愛的疑問2(3 / 3)

一般男子的一次射精量有2~6毫升,甚至更多。從精液的生理中我們得知,精液的作用隻是為精子提供生活和活動的條件,它不會進入子宮內,也不會被吸收,它必然隨著不同的體位以及自身的重力而向下流出陰道外。在平臥位置,陰道自外而內與水平位置構成一個自然角度,亦即外口稍高於內口,而且陰莖的插入,精液大多射送到陰道末端的前後穹窿部,這裏與子宮頸口緊鄰,為精子遊進子宮提供了距離上的方便。“水滿則盈”,穹窿部裝滿後便溢於陰道中段,乃至流出陰道外,但不會流光。據觀察,就是在性活動後3天內,雖然照常勞動或活動,但在陰道穹窿部仍有1~2毫升的精液儲留著。

由此可見,房事以後,部分射入陰道內的精液外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是生理缺陷,也不會因之造成不孕。至於流出量的多少,則因人而異,這一方麵與精液量有關,水多當然盈出多了。另一方麵,陰道的方向亦非人人相同,陰道“容量”亦有差異,但穹窿部的儲留量已可以滿足受孕的需要了。

當然,為了減少精液的流出,幫助提高受孕的機會,新婚夫婦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1)女下位仰臥位行房最有利於精液的射進和儲留,因而較其他任何體位的受孕機會都多。

(2)行房時,女方臀部墊一個適當高度的軟墊(4~8厘米高),增加陰道的傾斜度。

(3)房事後繼續平臥在原先的軟墊上,減少精液外流。

19.怎樣自我測算排卵日期

育齡女子一般每月排卵一個,可由左右兩側卵巢輪流排出,或由一側卵巢連續排出。排卵一般發生在月經周期28天的中間,即下次月經前第14天左右。如果月經周期不規則,下次月經的日期不好定,可粗略推算本次月經後的第15天為排卵日。

由於排卵會受環境、情緒、身體健康狀況、性生活、服避孕藥等因素的影響,有時可提前排卵,有時可推遲排卵,有時一次排兩個卵,有時會暫停排卵。因此,單純根據月經周期來推算,有時是不能確定排卵日期的。

下麵介紹幾種自我測算排卵日期的方法。

(1)測量基礎體溫:基礎體溫是早晨醒後未做任何活動,在床上測得的體溫。它可以間接地反映卵巢的功能,測定何時排卵。正常女性排卵前基礎體溫較正常為低,在排卵時體溫繼續下降0.1~0.2℃,排卵後,由於卵泡形成黃體,可分泌黃體酮激素,使體溫立即升高0.3~0.5℃,並維持到月經來潮前;在月經來潮前1~2天,體溫又下降。根據健康女性的基礎體溫變化規律,可以判定在體溫升高的前一天是排卵期。

值得一提的是,受測者須經睡眠6~8小時後測。每日把所測數據記錄在坐標紙上,連續測量2~3個月經周期。

(2)觀察白帶:正常情況下,白帶的質和量隨月經周期而發生變化。月經幹淨後,白帶色白、量少,呈糊狀。在月經中期卵巢即將排卵時,由於宮頸腺體分泌旺盛,白帶增多,透明、微黏、似蛋清樣。排卵2~3天後,白帶變混濁,黏稠而量少。行經前後,因盆腔充血,陰道黏膜滲出物增加,白帶往往增多。

(3)比林斯法:這是一種自我觀察宮頸黏液並預測排卵的方法。此法既可用於避孕,又可用於獲孕。

自月經幹淨後到排卵日,宮頸黏液有一係列的動態變化。

外觀:由混濁轉為半透明,直至透明。

量:由少到中,直至多。

拉絲度:即黏液拉成絲狀的長度,由不能拉絲、一拉就斷,到逐漸拉長,直至可拉到10厘米左右。

外陰:自我感覺由幹燥轉為潮濕,最後為滑。

具體做法是:每晚臨睡前,用手紙擦一下陰道口(不要擦入陰道內),然後觀察手紙上黏液的透明度、量、拉絲度(用另一張白手紙輕貼手紙上的黏液後慢慢拉長),並把外陰的感覺(幹燥或濕或滑)一並記錄下來。滑的感覺可能持續1~3天。這種滑潤感的最後一天被比林斯稱為“黏液高峰日”。“黏液高峰日”平均出現在排卵前0.9天(排卵前2天至排卵後3天),他把月經過後開始產生黏液的第一天到“黏液高峰日”後第三天視為可孕期,其餘為安全期。

這種通過觀察子宮頸黏液和外陰感覺來推測排卵日的方法,被稱為“比林斯自然避孕法”。經研究,峰日性交受孕的可能性為0.667/周期,峰日後第一天為0.444/周期,第二天為0.205/周期,第三天為0.089/周期,安全期性交受孕可能性為0.004/周期。

(關明 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