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的教育優在哪裏(2 / 2)

猶太人重視學問,但要與智慧相比,學問也略低一籌,猶太人把僅有知識而沒有智慧的人,比喻為“背著很多書本的驢子”。因為在猶太人看來,即使擁有再多的知識,也因缺乏智慧而派不上用場。而且猶太人強調,知識必須為善,用知識做壞事,知識反而有害了。猶太人認為,知識是磨煉智慧而存在的。假如隻是收集很多知識而不消化,就等於堆積許多書本而不用,不僅沒有多大意義,反而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知識具有崇高的價值,尤其當知識轉化為智慧後,更是為人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因此,猶太人認為:“沒有人是貧窮的,除非他沒有知識。” 在猶太人的眼裏,肯學的人比知識豐富的人更偉大,因為知識都是通過學習獲取的,也是通過學習能夠獲取的,至今猶太人都秉持著這種信念,所以猶太人中的學習氛圍很濃。

讓孩子走自己的路,這是猶太人教育的寶典。

猶太人很講究教育的藝術,他們有句非常至理的名言:要按照孩子該走的路來充分地訓練他。因為猶太人認為,一個孩子在學習《聖經》上有進步,而在《猶太法典》上沒有進步,那麼就不能試圖通過教他《猶太法典》來推動他進步。如果他看得懂《猶太法典》,就不要逼他學《聖經》,而應在他知道的事情上訓練他。

在教育孩子時,如果老師教的課學生不理解,那麼老師不應對學生發火,而應該反複重複課程,直到學生完全理解並掌握為止。作為家長來講,他們在教育孩子上也是如此;在學習過程中,猶太人認為一個學生在聽了好幾遍課之後才能掌握所學的,他不應該在那些隻聽一兩遍課就能掌握的同學麵前感到羞愧。但如果學生在學習時粗心大意和懶惰,那麼老師就應該用責備的話羞辱他們,並由此而激勵他們,這是老師的責任。與此同時,老師不應強行給孩子們上課,因為指令隻有在輕鬆愉悅的環境裏傳達才有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們小小的獎勵來讓他們高興,因為一個專心的學生會自己閱讀,如果一個學生不專心,即便坐在那裏學習了,可結果並不會理想。

也許是猶太人重視孩子個性教育,使猶太人養成了很多良好的習慣,比如他們心中永遠隻有第一次,即使他與你合作很愉快,但當這次合作結束後,他們絕不會有因為熟知就放鬆的態度,假如下一次需要繼續合作的話,他們又會像第一次與你合作一樣,用心地與你溝通。又如發展思路上,猶太人不像中國人有競底情結,在做產業上比的是價廉,而猶太人強調的是互補,且往往不會把價廉作為推動發展的手段,因此猶太人的產業是越做越大越做越強,因而成功特別地垂青他們,這些實際都是猶太人教育結出的碩果。

智慧點經:教育是遺忘掉所有東西的過程,教育也是獲取更多知識的過程。要忘記的是具體的知識,要獲取的是學習的方法、本領與能力,因為這才是教育的根本和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