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糖尿病性皮膚瘙癢患者食譜藥膳與用藥(1 / 3)

第12章 糖尿病性皮膚瘙癢患者食譜藥膳與用藥

糖尿病性皮膚瘙癢是糖尿病患者常見早期症狀之一。瘙癢症可呈全身性,或局部性瘙癢,一般非頑固,並常有脫屑,煩躁不安。這是由於皮膚內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神經末梢自主神經而功能紊亂,從而出現皮膚瘙癢。糖尿病患者長期慢性脫水,出汗減少,皮膚幹燥,也會引起瘙癢;腎功能不全性尿毒症也會誘發皮膚瘙癢。臨床多見為陣發性皮膚瘙癢,晝輕夜重,初起僅於身體某處,搔抓後擴展到全身,隨後幹燥脫屑,嚴重時常抓搔皮膚至出血,痛覺方休。酒後或情緒變化,被褥溫暖、衣褲摩擦及熱水燙洗等都可促發皮膚瘙癢發作。由於反複搔抓,致常見皮膚條狀抓痕,血痂、繼發性濕疹、皮炎,日久皮膚肥厚、色素沉著。

口服降血糖藥和應用(或聯用、單用)胰島素控製血糖水平是治療糖尿病性皮膚瘙癢的關鍵,而後述的食譜和藥膳亦有輔助性防治作用,供參考。

一、食譜藥膳方

泥鰍菜粥(烏龍粥)

【原料】鰍活泥鰍500克,粳米100克,小白菜100克,蔥花10克,獨頭蒜40克,醬油、料酒各10克,菜油、香菜、胡椒粉、味精、鹽各適量。

【烹飪】粳米淘洗幹淨,加水適量煮沸後用小火熬成粥;小白菜去根須和老葉,洗淨後切碎,加入粥中,用中火再煮沸3分鍾即可。另將泥鰍收拾幹淨,瀝去水分,用料酒和醬油醃漬碼味10分鍾;將菜油放入炒鍋中燒至六成熱,放入備好的獨頭蒜和泥鰍煎香,加入適量清水(或高湯)適量燴至酥軟熟透(脫骨),調入剩餘全部輔料入味即可。

【熱量】3206千焦(767千卡)。

【功效】健脾利水,降濕止癢,輔助降脂降血糖。

【用法】菜粥在空腹時當主食,用泥鰍、獨頭蒜及味汁佐餐,每7天為1個療程,可常食。

【營養成分】100克活泥鰍可食部僅60克,低脂,含黏蛋白、脂肪酸、氨基酸及硒(35.30微克/100克)等礦物質(微量元素)較豐富。

【適用人群】糖尿病性腎病、皮膚瘙癢症等並發症患者,大眾保健養生者,亞健康人群。

薤白獨頭蒜鰍魚湯

【原料】薤白100克,獨頭大蒜10個,活泥鰍200克,芹菜50克,薑片10克,鹽2克,蔥節10克,雞精1克,菜油10克。

【烹飪】將活泥鰍收拾幹淨,瀝幹水分;將菜油在鍋中燒至六成熱,下薑片、蔥節煸香,加入高湯或清水約500克,煮沸後加入洗淨的薤白、獨頭大蒜和鰍魚,中火煮沸後改用文火加蓋煨至鰍魚散刺;加入洗淨、切碎的芹菜、鹽和雞精,煮沸3分鍾即可。

【熱量】1275千焦(305千卡)。

【功效】清熱解毒,除濕止癢,降脂降壓降血糖,健脾益腎。

【用法】空腹或餐時食用,細嚼慢咽食薤白、大蒜、鰍魚肉,溫湯送服。7天為1個療程。

【營養成分】前述的相關食譜與藥已有介紹。

【適用人群】糖尿病性皮膚瘙癢患者、大眾保健養生者及亞健康人群。

洋蔥芹菜煎蛋

【原料】洋蔥絲100克,芹菜節100克,雞蛋1個(約50克),蔥白末5克,鹽2克,醬油5克,味精1克,芡粉5克,菜油適量。

【烹飪】將雞蛋打入小碗中,加入蔥末和鹽0.5克,攪勻成漿,倒入已燒熱至六成的菜油(約10克)鍋中,攤薄煎成兩麵微黃的蛋餅,用鍋鏟切成小塊,盛於小碗中備用。再次加油約15克在炒鍋中燒至七成熱時,下洋蔥絲和芹菜節翻炒至斷生。加入用鹽1.5克,味精1克,芡粉和醬油各5克,高湯15克調成的味汁,翻炒均勻後盛於盤中,再將小碗中的蛋餅擺放洋蔥芹菜上麵即可。

【熱量】1104千焦(264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