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會不會傳染
惡性腫瘤是否有傳染性這個問題聽起來有些聳人聽聞,但並非胡亂推測。提出此問題的人大多出於以下兩個方麵的疑慮。
第一,在同一家庭中雖然家庭成員間並無血緣關係 (如夫妻),但都得了惡性腫瘤,而且是同一種惡性腫瘤。
第二,既然迄今所知惡性腫瘤是由化學致癌物、放射線以及某些病毒三大致癌因子引起的,那病毒不就可以如流感那樣傳染給別人嗎?這樣的想法有道理嗎?
某些惡性腫瘤具有家族遺傳性,這一點已經眾所周知,比如乳腺癌,如果其母親或姐姐為乳腺癌患者,則她發生乳腺癌的概率是一般女性的3倍,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這與她們細胞中的遺傳物質都存在某種可傳遞的致癌基因有關。但是怎樣解釋家庭成員沒有血緣關係而患同一種惡性腫瘤呢 ?一種情況是患同一種惡性腫瘤者常常是與他們接觸同一種致癌因素有關的。曾有報道,嶽父與女婿都患上了肺癌,調查後得知女婿接替了丈人的工作,在某礦區從事礦下作業,而該礦的氡及其氣體的濃度過高,由於他們都長期暴露於這類放射性物質之下,因此引起了肺癌。此外,翁婿兩人又都是吸煙者,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促使了惡性腫瘤的形成。
還有這樣的病例,夫妻都因肝癌而去世,追查病史得知,原來他們都患有多年的乙型肝炎。眾所周知,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該病毒可以通過血液或其他體液傳播,其中包括唾液、精液以及陰道分泌物等。乙型肝炎長期不愈可引起肝硬化,少數患者最終會發展成肝癌。
更應令人警惕的是不論男女,若有多個性伴者均有可能給對方帶來患某種惡性腫瘤的風險。譬如男性第一任妻子患子宮頸癌,則其第二任妻子患宮頸癌的風險較一般婦女高出 3~ 4倍。科學家們認為這與男性射出的精液中可能存在某種病毒或致癌物有關,從而使第二任妻子受到了感染。
綜上所述,科學家們對惡性腫瘤有無傳染性的回答是:惡性腫瘤本身並不直接具有傳染性,因為癌細胞不釋放傳染因子。然而,如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有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轉變為肝癌者,也難絕對保證他們的細胞不會釋放出乙肝病毒;至於有多個性伴者,傳染 HIV以及與子宮頸癌相關的病毒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因此,為預防這類病毒感染及相關的惡性腫瘤,人們應有清楚的認識。同時對這類惡性腫瘤患者的分泌物如痰液、血液、糞便還應予以消毒處理為妥。
家庭裝修與惡性腫瘤的關係緊密
人的一生約有70%~80%的時間是在房間裏度過的,房間裏空氣汙染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這已成為我們密切關注的問題。
家庭裝修與惡性腫瘤的關係已引起科學家的注意。有關研究發現,家庭裝修致癌與建築和裝飾材料密切相關,有的建築材料、室內裝修材料、油漆等塗料、膠水的溶劑中含有苯、四氯化碳、甲醛、二氯甲烷等致癌物質;建築材料如混凝土、磚等含有致癌物質氡。氡是放射性的無色無味的氣體,是從岩石上和土壤中沉積的鈾衰變而產生的,它已成為住宅的空氣汙染源。在清潔的空氣中,氡氣附在牆壁、窗簾和地毯上。室內有人吸煙或受震動時,氡氣就隨空氣飄蕩,當人們吸入氡氣時,它就沉著於肺或上呼吸道,使人體組織受到輻射,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可使人患肺癌。石棉是建築業大量使用的原材料,也是地板、牆板、天花板、塑料製品、紡織品和絕緣材料的主要原料,它含有礦物纖維,長期吸入石棉粉塵的人會有患肺癌的可能。
所以科學家提醒大家,不要用含有放射物質和其他致癌物質的岩石和礦砂作為建築材料,盡量不用或少用石棉的建築材料。當居室裝修時,要在空氣流通情況下進行,裝修完後,要打開窗戶把室內的油漆味、膠水味、家具味排放出去,待通風一段日子後才可入住。在熱氣或熱水管道外包裹的石棉層,當外皮稍有破損,應盡快修複,以免石棉纖維汙染空氣,造成危害。
哪些人群是惡性腫瘤的高危人群
惡性腫瘤的高危人群是指與致癌因素有關係的有高度患癌危險性的人群。有惡性腫瘤家族史、有癌前病變或與致癌環境接觸密切的人,是患癌的高危人群。因為致癌的病因各不相同,對某種惡性腫瘤則有不同的高危人群。例如,患過乙型肝炎的患者或血清甲胎蛋白陽性的人為肝惡性腫瘤的高危人群;患宮頸炎的人是子宮頸惡性腫瘤的高危人群;吸煙較多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中發生惡性腫瘤的機會較自然人群明顯為高,但不同惡性腫瘤高危人群是不一樣的,具體到不同的惡性腫瘤,其高危人群又有所不同。下麵是常見惡性腫瘤的高危人群:
(1)肺癌:吸煙量大,吸煙係數(其值為吸煙年數乘以每天吸煙支數)在600以上者;直接接觸煤焦油、石油、石棉粉塵年齡在45歲以上者;有肺惡性腫瘤家族史者。
(2)胃癌:年齡在45歲以上,愛吃熏烤醃製食品、發黴食品者;患有慢性胃潰瘍或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有胃癌家族史者。
(3)肝癌: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大量酗酒者;常吃帶有黃曲黴菌的食物者;甲胎蛋白陽性者;肝吸蟲病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
(4)食管癌:食管癌高發地區的人群;經常吃過熱、過硬食物者;大量飲酒者;有食管癌家族史者。
(5)大腸癌:飲食中缺少纖維素、便秘者;常吃高脂肪及蛋白質飲食者;患有結腸炎、結腸息肉尤其是家族性結腸息肉病者;有大腸惡性腫瘤家族史者。
(6)乳腺癌:有乳腺腫塊的婦女(如乳腺增生等);有乳腺癌的家族史;高脂肪飲食和肥胖的婦女;未生育或30歲以後生育的婦女。
(7)皮膚癌,接受過多日照的人;接觸煤焦油等化工原料的人;接受放射線照射者;皮膚潰瘍久治不愈者。
以上的各種高危人群都要定期普查,警惕癌的發生。一旦發現則多為早期惡性腫瘤,早期治療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什麼是惡性腫瘤的浸潤
惡性腫瘤的浸潤和轉移是惡性腫瘤的主要生物學特征,而浸潤也是惡性腫瘤細胞轉移的前奏,是惡性腫瘤臨床治療中的難題。惡性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之處是生長發展的同時,還向周圍的其他組織浸潤,就如同樹根一樣,可以向周圍深深地“紮根”,沒有一個明顯的界限。
惡性腫瘤細胞的浸潤是非生理的、惡性的,後果是有害的。它沒有明顯的方向性、趨化性,細胞分化不成熟,往往邊浸潤邊增殖,同時不斷地破壞被侵襲的組織。而機體對感染的正常炎性浸潤反應則不同,其有明顯的趨化性,是炎性細胞主動遊向細菌和其他炎性刺激物,具有防衛的自我保護意義,是機體對細菌侵襲的一種生理防禦功能。並且都是成熟的或基本成熟的細胞,缺乏繼續增殖的能力,很少能夠破壞被侵襲的組織。
惡性腫瘤浸潤是惡性腫瘤的生長特性之一,是惡性腫瘤轉移的前奏。惡性腫瘤的浸潤和轉移,共同構成惡性腫瘤的播散,即通常所說的“擴散”。無論是局部的複發或是遠處的轉移都與浸潤有關。
惡性腫瘤的轉移主要有哪些途徑
癌細胞是非常貪婪的,它會竄到它可能到達的任何地方,而路徑主要有3條:
(1)淋巴轉移一般最早,因此進行腫瘤切除時,要進行淋巴結清掃。放療除了照射原發腫瘤病灶外,還要照射周圍淋巴結。淋巴係統遍布周身,是癌細胞轉移的理想及首選通道。淋巴轉移往往由近及遠,如乳腺癌首先轉移到同側腋窩淋巴結,之後轉移到鎖骨上、下淋巴結,甚至對側腋窩淋巴結。
(2)直接侵入血管或經淋巴管進入血管的癌細胞,會隨血流到達其他部位如肺、腦、肝和骨等,這就是血行轉移。胃腸道癌常轉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腎癌、骨肉瘤等常轉移到肺,肺癌易轉移至腦,前列腺癌易轉移到骨。化療就是為了避免癌細胞通過血行轉移,而用藥“沿途”消滅癌細胞。
(3)還有一種轉移比較少,就是種植轉移。癌細胞如果從腫瘤表麵脫落,“掉”在胸腔、腹腔和腦脊髓腔等處,就會“生根發芽”。發生地一般在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腸膀胱窩、顱底等處。
惡性腫瘤病變的分期方法
惡性腫瘤的分期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和疾病後果的估計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四期分期法:
Ⅰ期腫瘤不大,局限於患病器官的某一局部,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Ⅱ期腫瘤已增大,但未超出患病器官,可有區域淋巴結轉移。
Ⅲ期腫瘤已超出患病器官區域淋巴結轉移,活動受限並已融合成團塊,可有區域以外淋巴結轉移。
Ⅳ期腫瘤範圍較廣泛,或已有遠處轉移。
(2)早、中、晚期分期法:以上四期隻注重腫瘤的局部變化,現在臨床多采用既能反映腫瘤的局部變化又能反映患者的全身情況的早、中、晚期分期法:
早期:全身一般情況良好,基本能勝任正常活動。腫瘤局限於患病器官的某一部分或與周圍組織有輕微粘連,可有區域淋巴結轉移。
中期:全身一般情況較差,但尚可從事一般輕微勞動或生活自理。腫瘤生長已超出患病器官,鄰近組織器官有不同程度的侵犯,並可有區域以外的淋巴結受累,但尚未形成遠處轉移。
晚期:全身情況明顯衰弱或出現進行性消瘦,衰竭狀態(惡病質),生活不能自理。腫瘤生長超出中期範圍或已有遠處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