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及時有效治療防轉移1(2 / 3)

什麼是腫瘤生物療法

惡性腫瘤的生物治療是在惡性腫瘤免疫治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生物治療是利用生物製劑通過調動患者體內的防禦功能,重建或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消滅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在正常情況下癌細胞與機體防禦間處於動態平衡,惡性腫瘤的發生乃至進行增殖與播散,完全是這種動態平衡的失調所致。如果將已經失調的狀態,人為地調節至正常水平,則可控製癌細胞生長並使其消退。換句話說,生物治療就是促進癌細胞的分化、成熟,使之向正常細胞轉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生物治療能提高體內T淋巴細胞的數量及活性,增強患者抗癌能力,更多地消滅癌細胞。生物治療能提高癌細胞的分化能力,使低分化或未分化的癌細胞轉變成高分化或中分化的癌細胞,降低惡性腫瘤的惡性程度。生物治療能提高患者對放化療不良反應的耐受能力,減輕這些治療對患者身體的損傷。

什麼是腫瘤基因療法

我們已經知道腫瘤是細胞無限製增生的結果,而細胞的生長是由基因決定的。各種外界因素如放射線、致癌化學物、病毒等均是通過對基因的改變來誘生腫瘤的。腫瘤基因療法就是直接針對疾病的根源——異常的基因本身而進行的治療方式,是根除腫瘤細胞的先進方法之一。基因療法綜合應用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分子病毒學、細胞生物學等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用於治療那些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目前無有效治療方法的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遺傳病和艾滋病等。

臨床實驗證明,基因治療的療效高於單純放、化療療效約3倍;治療非小細胞癌,60%的患者腫瘤完全消退或部分消退;對乳腺癌的療效達到 90%。基因療法是通過口服或注射基因藥物來抑製腫瘤原發和擴散,使癌細胞主動凋亡,以達到延長生命的效果。與傳統的手術及放、化療方法相比,基因治療基本無副作用,對正常細胞無損傷、沒用痛苦,不會像放、化療那樣對人體有很多附加的損害和不良的反應。特別對那些晚期的放、化療都沒有效果的腫瘤患者尤為有效。

基因治療藥物作為一種基因工程改造的病毒顆粒,對機體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和免疫係統具有刺激作用,可綜合調控機體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產生一係列的神經因子、激素及細胞因子,增強患者的免疫係統功能,有效促進自然殺傷細胞、 T淋巴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滅作用;並能有效改善和增強患者各相關器官係統的生理功能,腫瘤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全身情況很快好轉,如精神狀況好轉、食欲增強等。

中醫對惡性腫瘤病因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理論認為惡性腫瘤的發生與很多因素相關:

(1)是外邪侵害:《靈樞·九針論》有“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痼病者也”的記載,說明外環境是惡性腫瘤的致病因素。

(2)水土不適:《素問·異法方宜論》提出“東方之域……皆安其處,美其食……其病皆癰瘍”,認為地域性的飲食習慣對人體有負麵影響。

(3)飲水因素:《呂氏春秋·盡數》中說:“輕水所多禿與癭人”,說明古人已經認識到飲水安全問題是易誘發腫瘤,包括甲狀腺瘤或甲狀腺癌等因素。

(4)營養失衡:《景嶽全書·痢疾·論積垢》中闡述“飲食之滯,留蓄於中,或結聚成塊,或脹滿硬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為之積”,《濟生方》中有精辟的論述,認為癥瘕的形成“過餐五味,於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則積結為癥瘕”,這與現代醫學研究中的營養失調與腫瘤發生相關的觀點是一致的。

(5)生活習慣:《醫述·反胃噎膈》中就說“酒客多噎膈,飲熱酒者尤多,以熱傷津液,咽管幹澀,食不得入也”,《醫學統旨》中還深刻地指出“酒麵炙煿,黏滑難化之物,滯於中宮,損傷脾胃,漸成痞滿吞酸,甚則為噎膈反胃”,食管癌高發區發病與生活習慣有關,如高熱飲食、食物粗糙、質硬難化、吞咽過快等都能促使食管黏膜受到損傷,加上感染等因素,使食管炎症經久不愈,導致癌變的發生。

(6)情緒影響:即中醫所概括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誌活動,《婦人良方》認為乳岩的發生“屬肝脾鬱怒,氣血虧損”,許多臨床研究資料表明,情緒的好壞與惡性腫瘤的發生有重大關係。惡性腫瘤患者精神多有重大創傷,或有較長時間精神的壓抑、鬱悶等,性格開朗的人很少患惡性腫瘤。

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好處多

第一,以整體動態觀辨析病情。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不僅注意人體的統一性,還注意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治療時從患者全身的實際情況考慮,而不是僅局限在惡性腫瘤病灶本身。對多數的惡性腫瘤患者來說,局部治療是不能解決根治問題的,還必須從整體觀點來看待惡性腫瘤,如惡性腫瘤局部治療的複發或再生長、惡性腫瘤的轉移是局部治療所不能解決的;惡性腫瘤的全身性異常表現、惡性腫瘤局部治療對全身所產生的影響等都需要從整體出發,進行整體診治,才能提高療效。

第二,從目前西醫治療惡性腫瘤的結果看,手術治療雖能將癌灶局部切除,但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癌細胞,癌細胞還有可能發展並重新複發或轉移;手術後有時還會帶來術後的功能障礙,出現一些新的症狀;放射治療後的反應和後遺症現象也是明顯的;化學藥物治療對消化道和造血係統也有明顯的影響。經過觀察發現,惡性腫瘤引起的各類症狀服用中藥後,常可獲得一定改善,癌灶甚至變小或消失。且中藥治療一般不會對身體產生新的破壞,在惡性腫瘤好轉的同時,身體會逐漸得到恢複。

第三,中醫藥對放化療有減毒增效作用。使用中藥防治惡性腫瘤放化療毒性反應是中醫治療惡性腫瘤的一大特色,不但可使療程順利完成,還有明顯增效減毒作用,可延長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

第四,根據中醫的舌象和脈象,可以對惡性腫瘤的預後加以判斷和分析。脈象轉為弦勁、洪大、數,常提示病情惡化;脈象趨於緩和、濡軟,常提示病情好轉。舌象變化方麵,如舌質紅絳、幹燥,出現剝苔或舌光,常提示預後較差;舌質不紅、舌潤、苔薄,常提示病情好轉。此外,脈證不符,例如證實而脈虛,或證虛而脈實,也常提示病情不佳。對脈象和舌象的動態觀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現代醫學檢測手段之不足。

長期的實踐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是目前較好的方案,特別是對於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效果更好。惡性腫瘤的治療目前已經進入了綜合治療的時代,臨床實踐證明,現階段采用任何單一的治療方法都常難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除一些早期惡性腫瘤的特殊類型以外,大多數惡性腫瘤的治療原則是中西醫結合治療。

惡性腫瘤患者什麼情況下應該看中醫

我們已經知道,在惡性腫瘤眾多的治療方法中,目前尚缺乏特異有效的療法,所以絕大多數惡性腫瘤需要綜合治療。但對於不同的惡性腫瘤、不同的病期,中醫藥的治療原則是不同的,惡性腫瘤患者在以下情況應該看中醫。

(1)配合手術的中醫藥治療:術前應用中藥可以改善某些髒器的功能,如肝功能、腎功能、心功能等。術後應用中藥可以恢複體質,減輕術後的某些反應,如腹脹、食欲缺乏、大便不暢等。術後長期應用中藥,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複發、轉移,提高遠期療效。

(2)減輕放療、化療的不良反應:中醫藥治療為順利完成化療、放療而創造條件,提高放療、化療的治療效果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3)抗轉移、複發:目前治療惡性腫瘤的方法有多種,如手術、放療、化療等都是創傷性的,在治療惡性腫瘤的同時,對機體又有了進一步的損傷。而中醫藥恰恰在調整機體功能和改善免疫狀態方麵有著許多的長處,如果在手術後能合理地應用中醫藥治療,對防止惡性腫瘤的複發、轉移將有明顯的效果。

(4)晚期惡性腫瘤單純中醫藥治療:中醫藥綜合治療模式主要適用於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主要適應證有兩類,一類是經過以化療為主的西醫綜合治療一段時間後無效,或由於化療不良反應較大,患者難以耐受或拒絕進一步化療的晚期惡性腫瘤;另外一類是由於年齡較大、體質差或重要髒器功能受損等原因難以耐受常規劑量的聯合化療和放療的晚期惡性腫瘤。

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由於各種原因而失去了多種治療方法的選擇,中醫藥治療可使多數患者症狀改善,食欲增強,並且還可以達到延長生存時間的目的,甚至有的還可以使癌灶得到控製或縮小,這種病例占就診惡性腫瘤患者的70%~80%。中醫中藥對晚期惡性腫瘤的療效目前雖然還不夠理想,但畢竟有藥可治,有方法可用,並且也可見到部分病例的病灶獲得穩定或縮小,也有個別病例的病灶消失而治愈。因此,研究中藥對晚期惡性腫瘤的治療,是惡性腫瘤防治研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

什麼是中醫扶正祛邪療法

扶正祛邪是中醫重要的臨床治療方法,對病情複雜、不同體質特征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療效。

所謂“扶正”,就是扶助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和對體內體外環境的適應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中醫認為,疾病的過程是正氣與邪氣鬥爭的過程。正氣增長,疾病就向好的方麵發展;邪氣增長,疾病就向壞的方麵發展,所以治療的實際意義,或者祛邪,或者扶正,或者扶正與祛邪同時進行,目的都是為促使正氣戰勝邪氣,使疾病向好的方麵轉化。

當邪氣是疾病的主要矛盾的時候,就適宜於祛邪。比如通常見到的感冒、大便秘結、腫瘤包塊等病證,它們的發病大多是以邪氣為主,都適宜於祛邪。怎樣祛邪呢?比如感冒屬於中醫的表證,邪在體表,就用發汗的辦法;大便秘結,邪在腸道,就用瀉下通便的辦法;腫瘤包塊,就用促進軟化、幫助消散、解毒抗癌的方法。所有的祛邪辦法,都是因勢利導,排除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