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把握健康疾病信號(1 / 3)

六、把握健康疾病信號

生活中如何預防惡性腫瘤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資料表明:1/3的惡性腫瘤如果及早阻斷致癌因素就可以完全預防,1/3的惡性腫瘤如果獲得早期診斷即可得到根治,1/3的惡性腫瘤可以通過有效治療來減輕痛苦延長生命並提高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1)要戒煙限酒,吸煙與大多數肺癌的發病有關,長期處在二手煙環境中是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飲酒與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肝癌、結腸癌和乳腺癌有關。

(2)要合理的膳食,多樣化和營養平衡飲食、適度的體力活動,可使惡性腫瘤發病率降低30%~40%。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醃、熏、炸、烤的食品,不吃黴變的食品同樣可減少惡性腫瘤的發生。飲食過熱、進食過快、咀嚼不細也是重要的致癌因素,要注意改變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

(3)要維持理想體重,過分肥胖的人惡性腫瘤發病率較高,尤其容易患乳腺癌、內分泌係統癌、結腸癌和腎癌。增加體力活動和攝入低熱量飲食是維持理想體重的重要措施。

(4)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開朗、樂觀、寬容、理解、體諒他人的個性,對生活事件承受力強,應變能力強,有利於身體內環境穩定的正常運轉,避免功能失常,可防止惡性腫瘤發生。

(5)要注意接種疫苗,病毒性肝炎與原發性肝癌密切相關,接種預防病毒性肝炎疫苗可預防肝癌。

鼻咽癌的早期信號和預防

鼻咽癌是指發生於鼻咽頂部和側壁的惡性腫瘤。鼻咽癌的擴散分兩方麵:侵犯顱底並且由此入侵顱內,造成骨質破壞、腦神經侵犯或受壓,以第Ⅲ、Ⅳ、Ⅴ、Ⅵ對腦神經最為多見。顱外擴展會直接侵犯鄰近腔竇如鼻咽、口咽、咽旁組織、翼齶窩,甚至會侵入眼眶。鼻咽癌的轉移一般以淋巴轉移為主,可達到頸深淋巴結,頸中、頸下、鎖骨上淋巴結等。

腫瘤康複靠自己六、把握健康疾病信號鼻咽癌的早期信號:早期鼻咽癌患者,除極少數偶爾有耳鳴、涕血外,一般無症狀。鼻咽癌患者的症狀和體征有鼻塞、涕血、中耳炎、耳鳴、視力減退、眼外展運動障礙、複視、偏頭痛、牙痛、發熱、聲嘶、頸部淋巴結腫大,以及由遠處轉移所引起的相應症狀。鼻咽癌早期症狀還有可能出現:頸部有腫塊、結節;鼻塞、鼻涕帶血;耳鳴、聽力下降;頭痛,常為單側持續性疼痛。

鼻咽癌的早期信號雖多,但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應對鼻咽癌的危害呢?醫學專家發現8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的血清中含有EB病毒抗體,因此血液學檢查可以作為鼻咽癌診斷的一種方法;鹹魚含有致癌物質亞硝胺,這與鼻咽癌的高發有關;鼻咽癌高發區的大米、飲水中鎳含量高,而鼻咽癌患者頭發中鎳的含量也較正常人高,這一因素也不可忽視。約有10%的鼻咽癌患者有家族史,因此預防鼻咽癌應當從上麵這些致病因素著手,防患於未然。

口腔黏膜白斑是癌前征兆

被稱為癌前病變的口腔黏膜白斑在起病初期並無異常感覺,一般無自覺症狀。白斑可發生於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但以頰黏膜口角處、舌尖、舌緣為多見。隨著病情的發展,在黏膜上凸起白色斑塊,似雲霧狀,境界清楚表麵粗糙,有時發生潰瘍糜爛。如果白斑柔軟光滑,手指觸感不明顯,尚無大的妨礙,即無癌變的可能。如果顏色變白,表麵變粗糙,一旦出現皸裂潰瘍等現象時,則提示有癌變可能,一般50~70歲的中老年人口腔黏膜白斑最易癌變。中老年人應避免誘發口腔黏膜白斑的因素,如吸煙、大量飲酒、嗜食辛辣食物、不注意口腔衛生等。

防治方法是勤做自我口腔檢查,及時治療口腔疾病,如拔除病牙,不吸煙,少飲酒,保持口腔清潔,不用異物剔牙齒,多吃水果蔬菜,增加機體抵抗力,有症狀後盡早就醫等。

牙齦癌有哪些早期信號

牙齦癌的發病率約占口腔癌的1/2,它的早期信號也同絕大多數的口腔癌一樣,即表現為潰瘍。一般情況下,人們容易把這種癌性潰瘍同正常情況下的口腔潰瘍相混淆。牙齦癌的早期潰瘍多發生在上頜部,尤其是在磨牙和前磨牙區(六齡齒周圍)更多。除了以早期潰瘍為最常見之外,還有乳頭狀和結節狀也是牙齦癌的早期信號之一。早期潰瘍的特點是不疼痛,但發展較快,潰瘍的基部及周圍較硬,邊緣隆起呈堤狀,繼而表麵有菜花樣改變.癌腫侵犯神經或有繼發感染時有自發性疼痛,如下齒槽受累則下唇麻木;如癌腫侵犯破壞了牙槽骨則牙齒鬆動、疼痛;如侵犯口底和頸部或閉口肌群則張口受限;如繼發感染或有組織壞死,則會出現特殊的惡臭味。

牙舌“長期不和睦者”要防舌癌

研究發現,36%的青壯年鱗狀上皮舌癌,存在牙齒畸形,被調查的65名20~30歲的舌癌患者中,有56名患者皆有牙齒向舌側傾斜或向舌側突出,即存在牙齒與舌患部的異常接觸現象,其中有37名在出現舌癌前就有自我感覺牙齒與患部經常接觸。專家認為,牙齒與舌頭長期不和睦,經常碰撞,可以在長期接觸磨損中使舌頭的局部形成慢性病灶,因此應當心舌癌的發生。當然,一般的牙齒與舌頭碰撞幾下,並沒有多大問題.但如果因牙齒畸形而常使舌頭受害,則要到醫院口腔科對畸形牙齒進行矯正處理,尤其是對那些向舌側傾斜或向舌側突出的牙齒,更應及早矯正。

體內癌變有舌象信號嗎

我國醫務人員在20世紀末根據中醫理論,結合現代醫學技術,發現舌象是早期惡性腫瘤的信號之一,其機製與新陳代謝中嚴重缺氧有關。

有醫學工作者在為期4年的研究中,對13 000多名惡性腫瘤從舌質、舌苔、舌體和舌脈四個方麵加以研究,並進行血液流變性、血氣分析、微量元素、免疫學和病理學對照分析,發現食管賁門癌、白血病及肺癌患者有實證表現者,其舌質早期普遍暗紅或發紫,隨著病程演進,上述表現亦逐漸明顯。

半數以上肝癌患者表現為病理性舌苔;膩舌則多見於肺癌、膀胱癌和一部分肝癌,其中有實證及虛實夾雜證者,表現更為突出。膀胱癌、腸癌、宮頸癌及食管賁門癌患者的舌體也有異常,其中胖舌體及齒痕舌極有可能預示著膀胱癌,而裂紋舌體則多預示著白血病、胃癌或鼻咽癌。舌脈異常也極有可能預示著膀胱癌、鼻咽癌、宮頸癌和肺癌,而且均是早期信號。

切莫大意嘴唇上的胎記

有些人自己發現嘴唇上有色素斑,誤以為是無關緊要的胎記,所以不被重視,乃至成年後經常腹痛、便血,又被誤診為是消化道潰瘍出血,最終有一些人可能因發生息肉癌變而死亡。

這種生長在嘴唇上的色素斑並非真正的胎記,而是一種名叫遺傳性皮膚黏膜色素斑——胃腸息肉綜合征的表現。此病約半數有家族史,而患者的母係親屬中可能有這種嘴唇色素斑。這種色素斑多發現於嬰幼兒時期,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大增多,其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小如針頭,大至黃豆樣或更大。也有人發於手指或足趾上,一部分人於青春期後可消失。一般來說,息肉多在10~30歲出現,以空回腸多見,次為結腸、胃,少數發生於十二指腸、直腸、膀胱和尿道。這種息肉小如綠豆,大如蠶豆,可呈葡萄樣串連,一般3~5個,多時可達數百個。位於胃、結腸的息肉較少引起腹痛,發生於小腸的息肉常引起反複發作性腹痛,甚至導致腸道梗阻或腸套疊。當息肉受到損傷或發炎時,可引起便血、嘔血。

肺癌的早期信號和預防

肺癌臨床表現複雜,診斷後的患者大部分已失去手術機會。早期症狀不明顯,但體檢時拍X線胸片可以發現有陰影。等患者出現渾身無力、咳嗽、氣短等情況已經到了肺癌晚期。而且肺癌還容易發生骨轉移、腦轉移等。所以,肺癌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那麼肺癌有什麼早期表現呢?肺癌早期表現有: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幹咳;傷風感冒後咳嗽持續不愈;突發痰中帶血或少許鮮血絲;彌漫不固定的胸痛,或背痛、肩痛、上腹痛等;固定部位反複發生肺炎。出現這些情況,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明確診斷。

預防肺癌應該戒煙,因為主動吸煙者患肺癌的危險性為不吸煙者的20~30倍,被動吸煙者可增加患肺癌危險性的30%~50%;肺是人體的吸塵器,而且是永遠不清理的垃圾袋,存有汽車尾氣、煙草、沙塵暴……現代人的肺要比幾世紀前的人髒許多倍。吸煙人群患肺癌的可能性是不吸煙人群的4倍,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可是還有無數人前仆後繼、赴湯蹈火。應改善廚房油煙環境。此外,環保部門應加強對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及煤煙的處理淨化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