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虛實辨證(1 / 2)

第四講 虛實辨證

四、虛證實證與表證、裏證、寒證、熱證的關係

虛實證常通過表裏寒熱證表現出來,可以形成多種證候。臨床上有表虛、表實、裏虛、裏實、虛熱、實熱、虛寒、實寒等證。

(一)表虛證

表虛證,多指風邪襲表所表現的證候。也可因素體陽虛氣虛,複感外邪所致。因此表虛證又有外感表虛證和內傷表虛證的不同。例如:

王某,男,34歲。就診時表現:發熱,惡風,頭項強痛,汗出,脈浮無力。患者發熱惡風,頭項強痛,汗出,說明是風邪侵襲肌表,致使衛氣不固引起諸多症狀。脈浮說明是表證,脈虛無力說明衛氣不足,故此患者應辨為表虛證。

表虛證分為外感表虛與內傷表虛。外感表虛指感受風邪所致的表證,內傷表虛指肺脾氣虛,衛氣不固,肌表疏鬆,易被外邪侵襲所致的表證。外感表虛證以頭痛、項強、發熱、汗出惡風、舌淡苔白、脈浮緩。辨證要點:必須具備惡風汗出和脈浮緩的脈象特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點。內傷表虛證的主症表現為平時常自汗出,易感冒。次症表現為麵色淡白,氣短,動則氣喘,倦怠乏力,納少便溏。舌脈表現為舌淡苔白,脈細弱。

辨證要點

①主要病機:風邪襲表,營衛不和,腠理疏鬆,或素體虛虧。

②辨證依據:發熱、惡風、汗出、脈浮無力為主。

(二)表實證

表實證,是指寒邪侵襲肌表所表現的一種邪勝正不虛的證候。

李某,女,43歲。就診時表現: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疼痛,脈浮有力。惡寒,發熱,頭身疼痛是寒邪侵襲體內,邪正鬥爭劇烈引起的症狀。因寒邪鬱遏衛氣,陽氣被困肌表,故無汗,脈浮緊。所以此患者應辨為表實證。方劑宜選荊防敗毒散。

辨證要點

①主要病機:外寒侵襲,正邪相爭,腠理密閉。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點。

②辨證依據:惡寒、發熱、無汗、脈浮有力。

此外要注意表虛證與表實證的鑒別,前者以汗出、脈浮無力為特點,後者以無汗、脈浮有力為特點。

(三)裏虛證

裏虛證所包括的內容廣泛,各髒腑經絡、氣血陰陽虧損所表現的證候,都屬裏虛證的範疇。其具體辨證內容見髒腑辨證。

(四)裏實證

裏實證,是指邪氣內盛所表現的證候。其包括的內容也較多,不但有各髒腑經絡之分,而且還有各種不同病邪之別。其具體辨證內容見髒腑辨證。

(五)虛熱證

虛熱證指體內陰液虧虛,火熱內生所表現的一種證候。

趙某,女,40歲。患者因長時間的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盜汗前來就診。就診時表現:形體消瘦,口燥咽幹,顴紅。查其舌脈,舌紅絳少苔,脈細數。

患者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盜汗即可說明其體內有虛熱表現。加之有形體消瘦,口燥咽幹,顴紅的臨床表現及舌紅絳少苔,脈細數的舌象、脈象即可確診為虛熱證。方劑宜選六味地黃丸。

分析其機理:若因熱病傷陰,或年邁五髒陰液虧損,或勞傷過度傷陰,陰液不足,失於濡潤,故有消瘦、口燥咽幹等症。陰不製陽而致陽氣相對偏亢,產熱相對過剩,所以有潮熱、煩熱等虛熱特點。

辨證要點

①主要病機:陰液虧耗失其潤養,陰不製陽,虛熱內生。

②辨證依據:口燥咽幹、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六)實熱證

實熱證,是指陽熱之邪侵襲人體,或陰寒之邪由表入裏化熱所表現的證候。例如:

劉某,男,28歲。就診時表現:惡熱喜涼,麵紅目赤,口渴喜冷飲,煩躁不安。查其舌脈,舌紅苔黃燥,脈洪大。

患者惡熱喜涼,麵紅目赤,口渴喜冷飲,煩躁不安說明體內有熱。結合舌紅苔黃燥,脈洪大的舌象、脈象,可以確診患者為實熱證。方劑宜選白虎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