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潘楊本是兄弟親,奈何監軍雁門關(1 / 1)

公元982年9月,契丹皇帝遼景宗耶律賢在外出遊獵的時候,病死在雲州,年僅十二歲的耶律隆緒繼位,是為遼聖宗。遺命由太子耶律隆緒繼位,大臣韓德止和耶律斜軫輔佐,軍國大事最後由蕭皇後決定,耶律賢死後廟號為景宗,諡號孝成康靖皇帝。

大宋的皇帝這幾年可沒少在家事上花費心思,近幾年,太宗為解決內部問題,鬧出了這麼多事端,好在中原內部還算穩定,沒出大的岔子。如今太宗認為正是洗刷當年“高粱河”恥辱的時候到了,決定北伐,在朝大將中,趙光義挑來跳去,沒有合適的人選擔任平遼統帥,最後決定再次啟用潘美。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春,宋太宗趙光義命潘美為正統帥總領平遼事務、楊業為副帥協同潘美作戰,率領雲州、英州、朔州的宋軍出雁門關伐遼國;命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水路督部署,領兵向雄州、霸州推進;命米信為西北道督部署,率軍出雄州;命田重進為定州路督部署,領兵出“飛狐,總計二十萬兵馬。

起初,宋朝各路大軍盡皆告捷。先是潘美攻克朔州,繼而取得應州、雲州;米信又在新城大敗遼軍;然後曹彬一部趕回攻克固安南城,田重進在“飛狐”北部大敗遼軍,接著潘美在西陘痛擊遼軍,攻克遼國寰州。

遼國聞訊,蕭太後當即作出決策,命耶律斜軫為都統,率軍阻擊潘美、楊業;蕭太後帶同遼聖宗耶律降緒親征,駐軍在“駝羅口(涿州南口)。

曹彬統下諸將聽說潘美、田重進等部連戰連捷,深恥己軍無功,建議曹彬立刻攻打涿州。老將曹彬也有些擔心軍功被他人所取,便順從了諸將的意思,僅僅帶上五日的軍糧,便起兵攻打涿州。

話說曹彬率領的東路主力遇到了蕭太後的大軍後,慘遭失敗,宋太宗合圍幽州的戰略意圖再難實現。遼朝方麵開始反撲,耶律斜軫統率領十萬大軍趕到安定,與宋朝雄州知州賀令圖相遇,雙方大戰,宋軍再次敗北,一萬多人戰死。遼軍乘勝攻陷蔚州、寰州等地。

宋軍接連戰敗,各路大軍被迫回撤,潘美、楊業也率軍回到代州。深知西路軍已經無望,宋太宗向潘美下達了一項任務,讓他與楊業一起引兵護送雲、朔、寰、應四州百姓內遷。

這個時候,遼軍已經據寰州,為了完成任務。

現在宋軍的情況不容樂觀,楊業看著一籌莫展的潘美說:“元帥,不知有句話當講不當講?”

潘美看了看楊業說:“楊將軍,現在哪有不能講的,且說無妨。”

楊業向潘美建議,說:“元帥,現在遼軍兵力充足,士氣旺盛,咱們不能和他們交戰。朝廷讓我們護送四州百姓南撤,眼下應該派人通知雲州、朔州的守將,等我軍離開代州的時候,讓雲州的部隊先出發,我就領兵駐紮在應州,遼軍定會前來攻打,就下令讓朔州的百姓出城,直接進‘石竭穀’。派一千名弓箭手埋伏在穀口,讓騎兵在中路支援,就算遼軍前來,也就不必懼怕了。”

潘美覺得楊業的提議十分正確,正要著手安排,監軍王侁站出來說:“元帥,咱們幾萬精兵,楊將軍為何如此畏懼怯懦?咱們大可直奔雁門北川,大張旗鼓地前進,諒遼軍也不敢來追擊。”

楊業立刻說道:“不行!如此行事,咱們必敗無疑!我們不能拿將士們的性命開玩笑。”

王侁道:“楊將軍一向號稱‘無敵’,現在看到敵人就猶豫不前,莫非別有用心?”

原來,公元979年九月,遼軍分路南犯,雖被宋軍擊退,但邊境形勢十分嚴峻。宋太宗認為楊業老於邊事,洞曉敵情,就任命楊業為代州知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大將潘美任三交都部署,屯兵防遼。次年三月,潘美自三交口巡撫到代州,遇到遼軍南犯雁門,楊業率騎兵由小陘至雁門北口,與潘美所部南北夾擊,大敗遼軍。楊業殺死遼將蕭咄李,親俘遼將李重海,令遼軍聞風喪膽,契丹人送他外號“楊無敵”。

楊業道:“我楊某人不是怕死!可是眼下時機對咱們極為不利,白白讓將士們赴死,十分不值得。王監軍既然這麼說,那末將隻好領兵前往雁門。”

點兵已畢,楊業哭著對潘美說:“眼前這些大宋好男兒,此次隻怕是有去無回!”

潘美正要開口,楊業接著說道:“我本是太原的降將,按理應當處死。皇上沒有殺我,還讓我做了將帥,交給我兵權。不是我害怕敵人,我隻是想等待時機,立點軍工報效國家。現在監軍大人責怪我躲避敵人,我應當率先拚死殺敵。”側身指著“陳家穀口”,又說道:“請元帥再次排兵布陣,待我轉戰到這裏,咱們合力殲敵。”

潘美親自將楊業扶上坐騎“逐鷹”,望著“無敵將軍”領兵出發,越走越遠,“無敵將軍”坐在馬上的背影漸漸消失在地平行。

潘美隨即排兵布陣,等待“無敵將軍”楊業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