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前兩句展開自由聯想,在“透明的葡萄”和“雪山幻想”(9)(3 / 3)

王家新曾說他很欣賞杜甫的“老去詩篇渾漫與”,他認為“這不是隨和,更不是敷衍,而是一種更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呈現。”

這種境界是從容和樸素的,《帕》詩庶幾近之。

第四十二個夏季……………………………王家新

1

夏季即將過去。

蟋蟀在夜裏、在黑暗中唱它最後的歌。

秋涼來到我的院子裏,而在某處

在一隻已不屬於我的耳朵裏,

蟬鳴仍在不懈地

丈量一棵老榆樹的高度

2

夏季即將過去。

它的暴力留在一首膨脹的詩裏。

整個夏天我都在傾聽,

我的耳朵聾了,仍在傾聽;

先是豔俗的蛙歌,然後是蚊蟲,尖銳的

在枕邊嗡嗡作響的痛苦;

現在,我聽到蟋蟀振翅,在草棵間,

在泥土的黑暗裏,

幾乎表達了一種憤怒。

3

夏季即將過去。

生命中的第四十二個夏季過去而我承認

除了肉體的盲目欲望我從生活中

什麼也沒有學到。

現在,我走入蟋蟀的歌聲中。

我仰望星空——偉大的星空,是你使我理解了

一隻小小蒼蠅的痛苦。

1999.9

[鑒賞]

此詩寫於1999年9月,王家新四十二歲。

王家新在回答日本漢學家普美子關於詩歌的“日常性”提問時說:“事實是,對任何一個詩人而言,缺乏的都不是什麼生活,而是把生活轉化為詩歌的能力。”《第四十二個夏季》是將日常生活轉化為詩的成功範例。

王家新寫詩有一種“隨筆性”,信手從生活中拈出一個細節,然後順著這一細節往前發展,如《回答》:“起風了!多美嗬,德國南部的秋天——/隻一夜霜寒,山上山下的樹木全變了……”有一種散文的親切,觸景生情,自然熨帖。另一首《日記》也是成功的代表。《第四十二個夏季》也來自日常生活,四十二個夏季即四十二歲生日,作者在季節的轉換中,感悟到一種人生境界,因而寫下了這首詩。此詩看似不經意,卻頗耐回味。

全詩三節。第一節是寫夏季將去,秋涼來臨,作者抓住了兩個很有代表性的事物:蟬和蟋蟀,十分準確地寫出了季節轉換的特點。 “一隻不屬於我的耳朵”,說明意識已經告別了夏季,進入到涼秋了。

第二節是在象征層麵上的展開。“夏天”象征暴力、聒噪、豔俗、尖銳、“盲目的欲望”。“我聽到蟋蟀振翅,在草棵間,/在泥土的黑暗裏,/幾乎表達了一種憤怒”,是對“夏天”的否定。“夏天”是青春期,如今詩人已入中年,心境趨於博大平靜,故不滿意一種欲望的膨脹。這也是“中年寫作”的特征。

第三節是直接將季節與自己的生命聯係起來,表現步入人生之秋的境界。“生命中的第四十二個夏季過去而我承認/除了肉體的盲目欲望我從生活中/什麼也沒有學到”,這是“今是昨非”的生命升華。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詩人正由“不惑”進入到“知天命”的年輪,境界便大為不同了。“我仰望星空——偉大的星空,是你使我理解了/一隻小小蒼蠅的痛苦”,在浩大的時空背景下,作者理解了生命的渺小,也理解了眾生的平等。

舊時常有各種生日詩,王家新此寫也可以算作生日詩,但不落陳套,運用隱喻的方法,層層推進,頗有妙手偶得的輕巧。“蟋蟀”、“蟬”、“蒼蠅”均是作者鄉居常見的事物,一經入詩,佳韻迭出,這非激情少年所能為。三節詩均以“夏季即將過去”開頭,增加了詩的旋律美,也使詩的外形更加整飭。

(夏元明)

一夜肖邦歐陽……………………………江河

隻聽一支曲子,

隻為這支曲子保留耳朵。

一個肖邦對世界已經足夠。

誰在這樣的鋼琴之夜徘徊?

可以把已經彈過的曲子重新彈奏一遍,

好像從來沒有彈過。

可以一遍一遍將它彈上一夜,

然後終生不再去彈。

可以死於一夜肖邦,

然後慢慢地、用整整一生的時間活過來。

可以把肖邦彈得好像彈錯了一樣。

可以隻彈旋律中空心的和弦,

隻彈經過句,像一次遠行穿過月亮,

隻彈弱音,夏天被忘掉的陽光,

或陽光中偶然被想起的一小塊黑暗。

可以把柔板彈奏得像一片開闊地,

像一場大雪遲遲不肯落下。

可以死去多年但好像剛剛才走開。

可以

把肖邦彈奏得好像沒有肖邦。

可以讓一夜肖邦融化在撒旦的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