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黃膩,六脈弦數。下肢及肘部均有大小不勻之紫癜。
【辨證立法】
熱邪蘊鬱,氣血受阻,絡脈滯塞不道,症現周身疼痛,熱鬱則逼血外溢,形成紫癜,或時現血尿,擬活血,通絡,清熱法為治。
【處方】酒川芎5克
酒地龍10克
墨旱蓮24克
炒山楂10克
大
鮮生地各15克
牡丹皮
丹參各10克(同炒)
當歸尾10克
桑枝
寄生各18克
油鬆節30克
朱茯神
寸冬各10克
南紅花5克
北柴胡
川桂枝各3克
赤
白芍各10克(同炒)
炙草梢10克二診:服藥8劑,竄痛時間減短,每次不過10分鍾即止。此次周身竄痛發作未見血尿,紫癜亦少,惟齒齦少量滲血。
【處方】大
鮮生地各15克
墨旱蓮15克
北柴胡
川桂枝各3克
赤
白芍各6克(同炒)
嫩桑枝
桑寄生各18克仙鶴草30克
黑芥穗6克
炙草節10克
阿膠珠10克
牡丹皮
丹參各10克(同炒)
酒當歸10克
酒川芎5克
小薊炭10克三診:前方服12劑,紫癜退,竄痛未作,血尿未現,遂停藥,曆半年病未發。近月工作過忙,深夜始能回家休息,久久不能入睡,周身竄痛又有再發趨勢,即時診治,以防複發。
【處方】川桂枝
北柴胡各3克
赤
白芍各6克(同炒)
酒當歸6克
生牡蠣
龍骨各12克(同布包)
朱茯神
寸冬各10克
陳阿膠10克(另烊化兌服)
酒川芎5克
酒黃連3克
芩10克
北細辛3克
三七粉3克(分2次隨藥送服)片薑黃6克大
鮮生地各10克
牡丹皮
丹參各10克(同炒)
功勞葉10克
炙草節10克【解讀】
過敏性紫癜又叫出血性毛細血管中毒症,是一種較常見的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其發病機製主要是由於機體對某些過敏物質發生變態反應而引起毛細血管壁的透膜性和脆性增高。發病前1~2周,常有疲倦、無力、頭痛、低熱等症。然後,皮膚出現紫癜,四肢較軀幹為多,尤其下肢伸側多見,兩側對稱分布,常分批出現。紫癜病不論其原因為何,均由血管溢出血液凝聚皮下而成,自不待言。而周身竄痛又屬脈絡瘀滯,故活血通絡為主要治法。但隻活血通絡反而容易溢血,又須止血,使血管壁致密,血流通暢,血液自不外滲。本案則以川芎、當歸、牡丹皮、丹參,合阿膠、仙鶴草、生地黃並用。既活瘀又防止溢血,兩全其美,效果顯著。方中用桂枝以和營衛,通絡道,柴胡清血中之熱,重用墨旱蓮者,以防血尿也。
牡丹皮——丹參(見第15頁)。
朱茯神——朱寸冬(見第26頁)。
大生地——鮮生地(見第171頁)。
桑枝——桑寄生(見第182頁)。
赤、白芍——柴胡——桂枝(見第11頁)。
仙鶴草——阿膠(見第133頁)。
當歸——川芎(見第279頁)。
生龍骨——生牡蠣(見第46頁)。
酒黃芩——酒黃連(見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