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公元2009年8月19日,恰逢鐵橋百歲誕辰。在蘭州解放六十周年紀念日的喜慶氛圍中,蘭州市人民政府於8月26日在橋南“將軍柱廣場”隆重舉行鐵橋百年誕辰慶典。作為慶典活動的總撰稿人,我參與策劃組織了這項活動,並執筆撰寫了慶典議程和活動主持辭,卻仍然熱血沸騰、激情澎湃、意猶未盡,便滿懷激情地寫下這篇文章、做了這首讚歌,深刻銘記鐵橋百歲誕辰這個重要的曆史坐標,激情襄讚神采飛揚的這個百年盛典。
我謹備水酒三杯,拜祭百年鐵橋,並將這篇文章誦讀於大河之畔,敬獻於“將軍柱”座前。我想,在這個盛大的慶典活動中,我們應該謹誠紀念一百年前艱辛施工的華工劉永起等百千造橋工匠。更懷念六十年前統帥大軍解放蘭州並主持修複受損橋梁的彭德懷、張宗遜、任震英等諸位先賢,深切懷念百年以來維護修繕橋梁而默默佚名的無數前輩。當然,我們也應該銘記主持建橋事宜“造福地方”的清代陝甘總督升允,銘記“一手經理,以竟全功”的蘭州道彭英甲,以及恪守信譽的德商泰來(天津)洋行及其經理喀佑斯先生,銘記美籍橋梁工程師滿保本、德國工程師德羅、以及鼎力協助造橋工程的比利時參讚林阿德諸君。
為策劃慶典活動,我再次查閱了大量的曆史資料,從而更清楚地了解了以上所列舉的曆史人物和曆史事實。但令我思緒萬千特別感動的卻是,我知道了比利時參讚林阿德先生就出生在甘肅酒泉,而他的母親——他父親林輔臣先生的夫人,居然是一位中國女子。林阿德長大成人以後,曾在蘭州長期生活工作。後來,與他的父親一樣,林阿德也締結了一段美滿的跨國婚姻:他與一位姓張的蘭州姑娘結為夫妻。更令人讚歎的是,林阿德先生的兩個弟弟——瑞米和約翰,也分別迎娶了兩位蘭州姑娘為妻。今天坐落在蘭州城市西南方向繁華地域的天主教堂原址,就是當年由瑞米的中國嶽父張子厚先生所捐建的——這已經有確切的文字資料和照片可以考察了。
這真的不禁令我感慨萬千——人類曆史,中外交往史,絕不是非此即彼、非紅即黑那樣一分為二的黑白分明的絕對化與簡單化。在人類的血肉聯係與和平友誼愛情的向往麵前,國界與國籍,一定不是難以逾越的天塹和鴻溝。你看,早在清代,蘭州姑娘就勇於接受比利時人的求婚,締結美滿婚姻並生兒育女。一百年前,蘭州人的心胸就如此之開闊,真是令人讚歎不已。
在慶典舉行這天,應蘭州市人民政府邀請,林阿德先生遠在澳大利亞的孫子弗蘭克,在加拿大的孫女安基娜,瑞米的孫女安妮等幾位直係後輩親屬不遠萬裏漂洋過海,來到蘭州出席這個盛大的百年慶典,而他們的祖母和曾祖母都是蘭州人。在活動現場,我曾與這幾位有著八分之一或六分之一中國血統的外國友人攀談,並一起登上典禮台接受了市長頒發的榮譽證書。
六
我精選了一百個漢字銘刻心底,並以《鐵橋頌》為題聯綴成章,以襄盛事,以讚大典,以銘史實,吟頌千秋——想秦漢古渡,銘汗青輝煌。命將軍鎮遠,造浮橋守望。湧滔滔大河,築萬裏金湯。盼九曲安瀾,架鐵骨鋼梁。織錦簇花團,繪百裏風光。名黃河之都,耀明珠光芒。逢百年盛典,邀金城舉觴。頌和諧社會,奔全麵小康。祈國泰民安,獻九瓣心香。知千流歸海,願萬代頌揚。——令我特別欣慰的是,這次慶典特邀的節目主持人、著名表演藝術家陳逸恒先生和於紫菲女士,在現場朗誦了這首詩詞。那麼,我誠摯的情感,也彙入了麵前這條被尊為“母親河”的滔滔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