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搞定貪婪(1 / 3)

第二章 搞定貪婪

貪心,是人人都有的性格。我們想吃山珍海味,想穿琳羅錦緞,想坐擁億萬財富,都是貪的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貪心算不得壞事。它可以讓我們進取,努力,通過工作實現目標。然而,一旦貪心超越了某種程度,事情似乎就不妙了。

1.你想霸占全世界?

有些人想憑借貪婪獲取更多的東西,可是卻把現在已經有的也失去了。

——伊索(Aesop)

一個富翁的愛犬丟了,而富翁又非常喜歡這隻寵物,於是他就在電視上不斷發布尋狗啟示,並表示誰能夠找回這隻狗,誰就會獲得1萬元的酬謝。

雖然有許多人都前來送狗,不過很遺憾他們送來的都不是富翁的那條狗。過了幾天,這個富翁更加著急了,於是他又把賞金上升到了2萬元。

其實這隻狗是被一個路邊的乞丐撿到了,當他聽說這隻狗能夠換回兩萬元的時候十分地興奮,於是準備立刻把狗送回去。可是當他經過百貨公司的大屏幕時,突然發現上麵的賞金已經增加到了3萬元,於是他打消了送回狗的念頭,因為乞丐覺得賞金一定還會再往上漲。果然,第二天富翁又把酬金上升到了4萬元。

於是乞丐把狗養在了他住的破窯洞裏,想等到酬金上漲到最高的時候再把狗還回去。此後每天這個乞丐都要去關心一下大屏幕上的信息,而賞金也是不斷的再往上調,當有一天乞丐覺得差不多可以還狗的時候,他卻發現這隻身價數萬的狗已經餓死在了窯洞裏,因為這隻嬌生慣養的狗根本受不了乞丐從垃圾堆裏撿回來的食物。

乞丐原本可以得到數萬元的獎金,卻最終因為自己的貪念而落得一場空。

其實我們並不能嘲笑乞丐的貪婪,因為貪婪也是人性之中固有的東西,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心底,隻是表現出來的強弱程度不同罷了。有些人看似不貪,僅僅隻是由於外界環境的誘惑還不夠。一旦的誘惑力足夠大,誰也逃不了貪念的擺布。

和某些人性弱點有所不同,貪欲的表現極為明顯。

貪婪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擁有之後還不滿足,渴望獲得更多。例如故事中的那個乞丐,當他遇見酬勞還會再上漲的時候,那麼1萬、2萬甚至4萬對他來說都是不夠的。究竟多久才滿足?這很難說。或許10萬、50萬都難以填滿他的胃口。因為貪婪者是永遠不知道滿足的,得到了還想要得更多。

貪婪者的另外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這點在小孩子身上往往被體現得淋漓盡致——有的孩子一旦看到別的夥伴有遙控車或者芭比娃娃,回到家後就會纏著父母所要一樣的玩具。這就是人性貪婪的表現。別人有的,我當然不能缺。由於這種貪婪,人們還會引發出各種“並發症”,例如嫉妒、自私等等問題。

相比於前麵兩種貪婪表像,第三種殺傷力最為強大——貪婪者往往會喪失理智的思考能力。

一位商人帶了幾百枚金幣隻身來到外地做生意。因為身上不便帶太多現金,商人想了想,決定將錢埋在附近一個偏僻的牆角。

當他在埋錢的坑裏填上最後一捧土後,心滿意足地離開了。過了幾天,商人急需用錢,便來到埋錢的地方開始挖掘。然而他驚訝地發現,錢袋不翼而飛。肯定是有人看到自己埋錢,趁他不在偷偷把錢挖走了。商人想了半天,旁邊的這家人嫌疑最大。但他又不能明目張膽的去要,商人思考了許久,想到一個妙計。

他敲開了這家人的門,問主人:“我一看便覺得您是個聰明人,所以想請教您一個問題。”

“請說!”主人很客氣。

“我是個從外地來的商人,身上帶了兩袋金子。您也知道,身上帶這麼多錢不安全,所以我已經把小袋的金子埋了起來,至於大袋金子,我不知道是該跟小袋埋在一起,還是應該找個人替我保管一下呢。”

“應該埋在一起,這樣才安全嘛。”說話的時候,主人眼裏閃出了一絲光芒。

當天晚上,這家主人悄悄地把之前那袋金幣埋了回去,美滋滋地等著商人再來埋上另外一袋金幣。

思維正常的人都知道,商人不可能再埋另外一袋金幣。因為他既然已經將金幣埋下,自然已經是自己所帶財產中的大部分了。為什麼這家主人沒有想到?貪婪已經禁錮了他的眼睛和思維,讓他全身心都凝聚在那一大袋金幣上麵,從而忽略了其它事情。

戰鬥啟示:

貪婪的人可能忘記身邊的危險,將自己置於險境。也可能忘記道德和法律的束縛,做出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權力、財富、美色、名譽,為什麼會讓人為之瘋狂,就是因為貪婪之心在作祟,讓人們迷失自我、喪失理智。或許貪婪可以讓他們獲得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但這遠遠不夠,因為貪婪者想要的是整個世界,而不僅僅隻是其中一部分。

實戰練習::測測你的貪婪指數

你是否對自己還不夠了解,不知道自己內心的貪婪成分已經到達何種程度?不妨借助下麵一個小測試看看自己的貪婪指數是多少!

在宴會上,你遠遠看到一個服務生端著一個托盤,托盤上有一個杯子,你覺得被子裏的紅酒有多少?

A.空的,還沒倒呢

B.半杯

C.大約七八分的樣子

D.滿得都快溢出來了。

答案測評:

A.你很善於偽裝自己對於金錢、權力等事情的欲望,但是毫無疑問,你的貪念並不小。

B.你的貪心程度不高,做事懂得拿捏分寸,如果生在古代,一定是個淡泊名利的隱者。

C.你有一些貪心,但問題不大。因為一旦貪心所帶來的結果讓你嗅到危險的信號,你就會及時克製住自己對目標的貪婪,為自己留下退路。

D.你的貪欲已經強烈到無法自製的地步,任何事情,隻要是你想要的,你就會不惜一切代價搞到手。你很可能輕易獲得別人望塵莫及的成功,也可能因為一時的貪欲而親手毀掉它。

2.你的貪婪源於哪裏?

貪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因為不幸的是,你獲得愈多,就愈貪婪,而且確實總 感到不能滿足自己。

——19世紀法國著名畫家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貪婪雖然是人類的天性,可是與其說它是與生俱來的弱點,到不如說是外界誘因的綜合作用結果更為恰當。通過心理學研究研究,人們發現,導致貪婪的主要因素包括價值觀的扭曲、行為強化、以及攀比補償等心理的產生,而這些重要因素則是後天環境所決定的。因此,心理學認為,貪婪的人性是後天條件對先天物欲的作用結果。

貪婪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這樣幾點:

錯誤的價值觀——有些人的“物欲”特別旺盛,凡是自己看上的人或者事物都有種占為己有的衝動。這類人往往會覺得天下的事物隻要自己喜歡,都應該歸我所有。他們的欲望溝壑難以填滿,沒有錢的時候想錢,有了錢又會想房子、車子、權力……永遠不知滿足為何物。

這類人的欲望源泉來自於錯誤的價值觀,在其潛意識中,他們覺得自己應該是世界的中心,應該被周圍的人無條件嗬護與關心。自己想要什麼,社會就應該給他們提供什麼。這種心態的養成多是由於小時候被父母家人過分寵愛所導致的結果。因為在家庭中他們可以為所欲為,因此對於社會的理解便成為了家庭的映襯,同樣也覺得自己可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行為強化作用——所謂行為強化作用,指得就是在多次獲得成功或心理慰藉之後,對某種可以帶來這種慰藉感的行為產生的確信和依賴作用。

例如,某會計為了炒股挪用公款,第一次的時候他肯定會感到惶惶不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自己的行為並沒有被公司察覺。而且,挪用公款的行為令他產生了滿足與慰藉心理。於是便進行了第二次挪用。通過前幾次的試探,此會計屢屢得手,一直沒被發現。而且越來越多的金錢也給自己帶來了更大的快感和刺激。於是,這便產生了行為強化作用,使他對於財富的欲望越來越大,進而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