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篇 健康與孩子成長7(1 / 3)

小兒飲食不節易致疳積

疳積是積滯和疳症的總稱。

積滯含有積蓄和停滯的含義,是指小兒飲食不節,停聚胃內積而不消,停滯不化造成脾胃功能失常所出現的消化道及全身的病症。

疳症是指小兒積滯日久,延誤失治,傷及脾胃,耗傷津液,熱從內生,致使中焦氣機不適,進而傷及其他髒腑,耗傷全身氣血,出現全身氣血衰弱的病症。

用現代醫學解釋,疳積包括消化不良、營養不良、消化功能紊亂症、腸道寄生蟲病以及由於上述疾病的遷延不愈而並發的貧血、佝僂病以及多種維生素缺乏症等。

哪些藥物對胎兒有害

經動物試驗和臨床觀察,藥物對胚胎、胎兒的影響,可大致分為肯定致畸、可能致畸和潛在有害三種情況,當然它們的界限不是十分嚴格的。請注意下列幾類比較明確有害的藥物。

抗癌藥:

可致畸形、死胎,造成四肢短缺、外耳缺損、唇齶裂及腦積水。

激素類藥物:

據報道,早期應用雌激素的孕婦生下的女孩,在青春期及青春後期,可發生陰道腺癌。雄激素中的睾丸酮可使女性胎兒的外生殖器男性化。在妊娠14周以前,如果大劑量或持續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如考的鬆、強的鬆等),可引起死胎、早產、唇齶裂、無腦兒等畸形。甲狀腺激素也有致畸作用。

抗生素類:

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可致先天性耳聾並損害腎髒。。四環素類可導致骨骼發育障礙、小肢畸形、乳齒黃染和牙釉質發育不全、先天性白內障等。紅黴素可致胎兒肝髒損傷。氯黴素可使骨髓機能受抑製以及新生兒肺出血。磺胺類特別是長效磺胺,可致新生兒黃疸。

鎮靜藥:

眠爾通可致胎兒發育遲緩和先天性心髒病。巴比妥類可致指(趾)短小、鼻孔通聯。長期服用冬眠靈可致胎兒視網膜病變。

維生素類:

維生素A及葉酸缺乏可致胎兒畸形;但若是孕婦服用過量的維生素A也可引起胎兒畸形。維生素D過量,可引起胎兒鈣質過多,主動脈、腎髒動脈狹窄,主動脈發育不全,智力發育遲緩及高血壓。大量維生素K可引起新生兒黃疸。

其他藥物:

解熱鎮痛藥如阿斯匹林、非那西汀可致胎兒骨骼畸形、神經或腎髒畸形。抗甲狀腺藥可抑製胎兒甲狀腺素的合成而導致死胎或先天性克汀病等。降血糖藥如磺脲類藥物,可引起流產、死胎、多發性畸形。服用大劑量抗瘧藥如奎寧能引起胎兒視網膜損害,等等。

假如孕婦因病情需要必須要用這些已明確對胎兒有不良影響的藥物,且又處在致畸的敏感期,為了優生,最好先給母親治病,然後再行人工流產術。

寶寶腹瀉試試簡易推拿

對於反複發作的小兒腹瀉,如果西藥使用過多,會因為過多抗生素容易引起腸道功能紊亂而導致菌群失調,而使腹瀉更加嚴重,這時以下中醫治療方法值得一試。

按揉足三裏。小兒小腿暴露,仰臥抬高,下墊枕頭,家長用拇指外側指腹推按膝關節下、小腿外側的足三裏穴,反複推按5分鍾左右,左右側同法。此法能溫中健脾,消食和中,增加食欲。

摩腹。患兒取仰臥位,暴露腹部,家長雙手搓熱後,用手掌對準患兒肚臍眼,先輕柔按摩,後逐漸加大力度,範圍由小漸大,按順時針方向連續摩腹5分鍾左右,使腹部感覺由脹滿至柔軟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