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篇 環境與孩子成長1(3 / 3)

一天,爺爺正抱著寶貝孫子玩得開心,不小心兩人的頭碰在了一起。大概碰的不重,兒子沒哭。卻抬起小手照著爺爺的額頭就打,小嘴還說著:“打,打”。我急忙過去阻止兒子:“怎麼可以打爺爺呢,爺爺又不是故意的。”兒子委屈而疑惑地看著我,小嘴說不明白,但他的眼神讓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們做錯了。

孩子在學走路的時候,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不應該為了給孩子出氣就去打地麵、打牆壁、打桌子。這樣做不但不能減輕孩子的痛苦,反而給孩子造成一種感覺:碰傷摔倒都是因為這些桌子椅子的“錯”,所以該打。即使是爺爺,碰疼了也“一視同仁”地應該被打。

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公,又和爺爺奶奶商量,決定改變做法。兒子再受傷,我們依然是無微不至地關心,但同時給兒子講道理:“是你走路不小心摔倒了、碰疼了。那牆和桌子又沒動,是你撞的它,以後走路小心點就好了。”剛開始兒子對我們的表現很不滿,覺著受了委屈,所以比以前哭得時間更長、更傷心。漸漸地說得多了,他也慢慢明白了一些道理。以後再摔倒了自己就爬起來,碰疼了哭兩聲就過去了,再也沒打過牆或桌子。

我想這種小事情肯定每個小寶寶的家庭都會遇到,真可謂是微不足道。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因為事情小而不理會。請靜下心來想想您是怎麼處理這件小事的吧。

閑暇時分,我翻閱了很多兒童心理學方麵的書,感到對這種小事處理方法的不同,反映的是為人父母的您教養孩子方式的不同。心理學上將其簡單的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①專製型——隻告訴孩子摔倒了爬起來,而對孩子受傷毫不關心;②嬌寵型——對孩子受傷表示極大的關切,孩子讓打就打,說打哪兒就打哪兒,一切以他的意誌為轉移;③冷漠型——隻顧自己的事情,對孩子漠不關心;④權威型——對孩子受傷表示關心的同時,給孩子講道理,告訴他是自己不小心才受傷的,以後注意。

當然了,最後一種“權威型”的教養方式是最好、最有效的,但也是最費時費力的。這種方式教育下的孩子多表現出活潑、開朗、獨立、善於交往、思維活躍等積極的個性特點。專製型的父母對孩子表現得過於支配,要求孩子一切順從自己的意願,卻對孩子缺乏熱情、缺乏愛心,孩子長大後易形成被動、懦弱、依賴、甚至不誠實的個性特點。嬌寵型的父母則是愛心有餘而要求不足,有時甚至於放縱,對孩子要求較少,孩子常常隨心所欲。冷漠型的父母忙於自己的事情而忽略做父母的責任,讓孩子自生自長。後兩種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常表現出任性、自私、獨立性差、蠻橫無理等個性特征。

孩子的成長過程也就是父母的成長過程,我深深地體味到這一點,也同時更感到為人父母者責任的重大。

常用塑料會致嬰兒出生缺陷

嬰兒奶瓶等塑料製品常含有的一種叫雙酚A的普通化學成分,在實驗中導致了老鼠的出生缺陷,美國研究人員懷疑它對人也具有同樣不良後果。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流行生物學》期刊上報告說,對人而言,即使是接觸少量的雙酚A,也可能導致流產或像唐氏綜合症這樣的智力障礙。雙酚A作為激素幹擾物,能引起胚胎缺陷,因而它的使用長期受到環境保護論者的批評。

這項發現完全是個偶然。美國凱斯-西保留地大學的帕特裏夏·亨特和同事,在研究雌性老鼠的卵細胞時注意到其發育過程中的高異常性。一般來說,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以有序方式排列來保證有序方式分裂,出現排列無序異常問題的僅占大約2%,但亨特等人卻觀察到出現排列無序異常問題的比例高達40%。

他們花了數周時間調查後認為,關老鼠的塑料籠可能是最大的嫌疑犯。進一步研究表明調查結果是正確的,正是由於在實驗過程中給塑料籠使用了清潔劑,從而引起其釋放出了雙酚A。研究人員說,在給老鼠接觸少量雙酚A的新實驗中,他們再次觀察到大量增加的異常性。目前,一些科學家正在研究雙酚A和其他化學物質作為影響激素行為的內分泌幹擾物的效用,他們認為發育中的胎兒和小孩特別容易受這些物質的影響。

專家呼籲,化工廠不要生產含雙酚A的塑料產品。雙酚A目前是塑料產品中常用的50大化學成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