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人們的判斷基準永遠是自己。而且重點是,自己永遠正確,這就意味著任何與自己不同的人和事全都是“錯誤”。
所以,我們才會有這樣的判斷和心態:
對於與自己相同的人和事——正確、安心。
對於與自己不同的人和事——錯誤、戒心。
一般會有如下兩種情況:
第一,本能地與過去不愉快的體驗對號入座。
有些不愉快的體驗,即便你自以為已經完全忘掉,其實卻頑固地保留了下來,深埋在你內心的某個地方。一旦遇到合適的土壤,它們還會頑強地冒出來,不斷地騷擾你的身心。
打個比方。半年前你曾經在大街上和某個陌生人大吵了一架,引來無數路人圍觀,讓你覺得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雖然這個事情已經過去了半年之久,好像你已經忘記了那些不愉快的記憶,但是那個人的五官、表情、動作、說話方式等,其實都已經深深地烙在了你的腦海中,隻不過你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
有一天,你來到一家汽車銷售店,忽然發現負責接待你的銷售顧問很像半年前與你吵架的那個人。也許是表情像,也許是說話方式像,總之,他讓你想起了那次不愉快的經曆。這個時候,恐怕你會下意識地產生一種“此人不好對付,是個不招人待見的主兒”的感覺。
盡管這個銷售顧問很無辜,你也不是故意的,但是人確實很容易將不愉快的體驗對號入座,本能地產生戒心。這個銷售顧問成了你糟糕記憶的替罪羊,也隻能自認倒黴。
第二,本能地認為“銷售顧問都是為了我的錢”。
問你個問題:如果你有了買輛車的想法,想找個人商量、谘詢一下,第一個會想到誰?是銷售顧問嗎?
不出所料的話,你的回答是:no(不)!
道理很簡單,隻有真正的傻子才會第一時間跑到一家店裏去找銷售顧問做谘詢。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人先找家人和朋友商量,然後上網自己查看。實在沒轍了,才會跑到店裏去找銷售顧問。
看見了吧,如果排序的話,在顧客(或潛在顧客)的心裏,專業銷售店以及店裏的專業銷售人員,往往排在最後一位。
這真是一個尷尬的“倒數第一”!
也許有人會說: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啊!和銷售顧問相比,畢竟家人、朋友離自己更近,也更貼心,而且與大老遠跑到銷售店相比,在網上查閱資料也更方便。所以,銷售店裏的銷售顧問排在最後一位很正常,這並不能說明這些專業人士不招顧客待見啊!
表麵上看,你說的似乎很有道理,也很合邏輯,貌似無懈可擊。但是往深裏想想,這種說法就未必站得住腳了。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推理。
好吧,我承認家人、朋友和你更親,上網查閱也更方便,那麼,在你與家人朋友商量完畢,上網查閱也告一段落之後,相信你應該走進一家銷售店了。
可當某個銷售顧問真的來到你麵前的時候,你能否像對待家人、朋友那樣向他敞開心扉,將自己的心裏話和盤托出呢?
恐怕你的答案是否定的。
這就意味著,除了便利這一點之外,之所以你不想找銷售顧問谘詢,是因為你對他們有戒心。在你的心目中,這些人不可能如實回答你提出的問題,不可能對你掏心掏肺,他們一準兒會將自己的商品吹得天花亂墜,同時把別人的商品貶得一文不值。總之,他們是一門心思想讓你盡快掏錢。
而這一點是你非常忌諱的,使你在銷售顧問麵前本能地收緊防線,之後的行動隻能是步步為營。
這才是你把銷售顧問放在最後一位的根本原因。因為對於你而言,銷售顧問屬於那種不到萬不得已,能不見就不見的主兒。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已經確認一個事實:當顧客走進你的店門時,他的內心一定穿上了厚厚的鎧甲,渾身上下充溢著對你的敵意。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顧客就是上帝”“顧客的利益就是我們的利益,顧客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榮勳”之類的漂亮話都是不折不扣的謊言。這些幼稚到學齡前兒童智商水平的調調兒,估計不隻是顧客不信,連你自己說起來都心虛。
必須強調一點,因為戒心這種東西屬於不折不扣的潛意識,所以完全不可能通過理性去控製。也就是說,盡管令我們的銷售顧問備感頭痛,但是顧客身上的這層鎧甲和濃濃敵意並不是有意為之,而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
這無形中極大地增加了應對這種戒心和敵意的難度。
因此,盡管不容易,可是解決問題的鑰匙或許就隱藏在“潛意識”這三個字當中。
小結:要想讓顧客對你敞開心扉說真話,首先要對“心理防線”的存在有個清醒的認識。
所以,你需要掌握的第17個心理學妙招就是: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對於“潛意識”這件事的敏感度。
(第二節)妙用“類似性法則”攻破顧客的心理防線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解決戒心問題的一個絕招。
先問你一個問題:你的朋友都是一些什麼樣的人?
答:老鄉、發小、同學、同事、球友、牌友……那麼,讓我們分析一下這幾個概念,看看它們有什麼相同的構成因素:
老鄉——出生在同一個地方;發小——從小在一個院子裏長大的;同學——在一所學校上過學;同事——在一家公司工作過;球友——都是好球之人,經常在一起踢球;牌友——都是好牌之人,經常在一起打牌;…………顯然,這些人與你總會有一個(或多個)極為鮮明的共同點——正是這個(些)共同點,讓你們有了朋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