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當行動遭遇挫折(5)(2 / 2)

學會專注

我們知道,攀岩者從來都隻會看著上方,而絕不會左顧右盼。他們永遠都是專注地看著上方的石壁,尋求下一個最牢固的支撐點,探索前進的最佳路線。因為他們知道,看別的地方非但不能幫助自己,反而會擾亂自

己的決心,甚至萌生怯意。

這個道理也可以用在我們的行動中。在我們行動時,專注於自己手中的行動,而不是別的不相幹的事,甚至也不是行動的下一步。

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自己的想象所主宰,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麵對一次新的行動,我們往往會用很多時間去設想結局,而且是糟糕的結局。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頭腦裏的想象會按事情進行的實際情況,刺激我們的神經係統,影響我們的行動。例如,一個高爾夫球運動

員囑咐自己“不要把球擊入水中”時,他腦子裏就會出現球掉進水中的畫麵。

因此,我們常會有這樣的經曆:假如我們一再告訴自己“千萬不能犯這樣的錯誤”,那麼我們往往真的會犯這樣的錯誤。

有一位著名的擊劍運動員在一次比賽中輸給了一個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對手。第二次,他再次輸掉了比賽。但他知道,這並不是自己實力不夠,而是輸給了心中的陰影。第三次比賽,他又將麵對自己的老對手。

“我能戰勝他,我能做到,我有這樣的實力。”他把這些話錄了下來製作成一盤磁帶,每天都要聽許多次,以消除自己的心理障礙。終於,他贏得了這場比賽。

行動中會遇到許多幹擾因素,在在些因素之外,充滿必勝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是行動成功的重要因素。

屢敗屢戰

如果把失敗看作是跌倒,那麼人們通常會有兩種反應:坐在地上哭泣,或是站起來拍拍塵土繼續前進。無論計劃有多麼完美,行動時也可能遇到意外情況。麵對失敗,我們是選擇放棄,還是重新開始呢?

這時我們必須明白,失敗並不是終點,也不意味著行動的結束,隻有那些跌倒後立即站起來,拍拍塵土繼續上路的人,才會在行動中取得成功。

摒棄消極心態

消極不僅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習慣,一旦養成這種習慣,就必須花費許多時間來重建積極的心態。

消極心態的養成有許多原因。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能聽到許多消極的語言,如“這很困難”“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不認為”“一切都結束了”等,如果我們不能有效地以行動來抗拒這些影響,那麼就很容易受到影

響。到後來,就連我們自己也會這樣說。

因此,我們要讓自己盡量遠離這些消極的影響,尤其避免使用消極的言辭。而遠離消極最好的辦法,就是行動。

掌握要點

如果行動遭遇了失敗,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冷靜下來,對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分析的過程可以分解成以下幾個問題:

我為什麼會失敗?

就我所知,是否有人遇到類似的問題?是否取得成功?

從別人的成功中,我們能得到什麼樣的啟示?

綜合幾個問題,問題的關鍵在哪裏?

應當怎樣應對?

隻要我們了解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掌握了行動的要點,困難也將迎刃而解。

勇於求助

遭遇失敗後,必要時我們要勇敢地請求幫助。

任何行動都不是孤立的,我們無法避免與別人合作。在行動失敗時,援助也常常來自外界及他人,如果我們確實需要幫助,就不要羞於開口,那樣會讓我們失去可能得到的幫助,也失去機遇。

我們必須誠實麵對自己,認真思考,確定是否需要幫助。如果需要,就勇敢地提出來,並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

全力行動

在掌握行動失敗的要點後,我們要積極地將行動繼續下去,或者開始新的行動。

總之,隻要保持積極的態度,就一定能找到反敗為勝的策略。當然,在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小心,尤其在控製自己的想法和行動方麵,要知道,反敗為勝的行動通常比別的行動難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