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蒲鬆齡所著的《草本傳》
蒲鬆齡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創作出膾炙人口的《聊齋誌異》,還精通中醫藥知識,能夠給人治病,並且深知養生之道,還撰寫了《傷寒藥性賦》、《藥崇全書》、《草本傳》等有關醫藥學著作。
在這些著作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草本傳》。按名字理解,似乎這又是一個神鬼傳奇,實際上並非如此,這是蒲鬆齡根據不同藥物的性能特征所撰寫的一個劇本。在這個劇本中,蒲鬆齡主要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所有的角色都是由草木來充當的;事實上,蒲鬆齡就是在為中草藥作傳。在劇本中,他不僅運用傳統戲劇的生、旦、淨、醜等角色將藥物人格化,而且還使其情節故事化,讓整個劇本都散發出迷人的藝術魅力。
在《草本傳》裏,蒲鬆齡利用藥性相生相克的道理,把各氏各樣的中藥材都搬上了舞台。例如把番木鱉刻畫得非常強悍霸道,把大黃刻畫得勇猛剛毅,菊花的清高素寒,甘草的老成持重等。更能顯出蒲鬆齡匠心獨具的地方是,各種角色之間的矛盾衝突和情節發展,也是他根據對醫藥知識的了解,借用它們之間的生克關係來推動的。例如在劇本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逐山寨”大王大戟、甘遂、海藻、蕪花與甘草間發生了嚴重衝突,而這一情節的演變就是與中藥的”十八反”內容緊緊呼應。至於劇本中的唱詞、對白,以及各種各樣的道具,全部都是由藥物及其相關涵義組成,其內容之駁雜,令人歎為觀止。不僅包括性能、功用、產地、形態等等相關藥材本身的知識,還包括炮製等深度加工的方法。
據統計,在《草本傳》中,共介紹了常用中藥材五百多種,而且還把很多方劑化成劇本中的情節。例如其中有這樣一段:
那一日,在天門冬前、麥冬門後搖了搖馬兜鈴,內出兩位婦人,一個叫知母,頭戴一枝旋覆花,擦著一臉天花粉;一個叫貝母,頭戴一枝款冬花,搽著一臉玄明粉。金蓮來求咳嗽良方,黃芩抬頭一看,即知枳實是止咳奇藥,放下馬兜鈴,彙成一方,便把那熱痰喘嗽一起治去。
從這裏可以看出,蒲鬆齡已經把清肺湯的各種藥物組成、藥劑功效全都融入到劇本裏,不僅普及了方藥知識,還為這些知識憑添獨特的文學風采,堪稱中醫藥文化的典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