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拒絕顧客,但是留住他(3)(1 / 2)

第6章 拒絕顧客,但是留住他(3)

3、找到問題的矛盾點

許多人之所以在拒絕顧客的時候容易陷入或者一味妥協、或者雙方鬧僵的兩難境地,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雙方各自都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矛盾的焦點。找不到焦點,也就意味著對於對方的要求一味感到反對,而不是從中能找尋自己能夠解決的部分。無法選擇合適的途徑去解決問題,就必然會讓雙方都感到滿意。如果這樣下去,無論我們用怎樣的態度拒絕,都會導致對方的不愉快。

例如,某位客戶因為自己的零售需求,讓我們將供貨時間提前三周。而作為批發商的我們,庫存已經十分緊張,如果的滿足了他的要求,也就意味著區域內的其它零售商將麵臨無貨可拿的局麵。

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我方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貨源緊張,而對方也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客戶需求較大之上,各執己見的話,我們固然可以拒絕發貨,但最終的結果隻能是逼迫這位零售商投身到其它批發商的懷抱之中。

反之,如果作為供貨商的我們能夠換個角度,去尋找雙方矛盾焦點的話,就會發現,對方雖然要求加快供貨,但矛盾的本原是因為他現在無貨可銷售。既然問題的焦點已經找到,那麼事情就變得簡單了——隻要解決了他無貨可售的燃眉之急,無論是對方要求的時間、還是巨大的數量,都隻在其次了。

麵對這樣的客戶,我們可以這樣拒絕:“Brandon先生,我很遺憾的告訴您,三月二十五號之前拿到六箱貨是不可能的。因為最近是銷售旺季,所以我們這裏也已經接近零庫存,而且廠商那邊雖然在加緊趕工,但也要等到三月底才能將貨物運輸過來。”

此時顧客肯定會感到為難,他需要的是解決矛盾,而不是了解矛盾到底在哪裏。不過,對於我們來說,這件事情就好辦了。因為我們會給出有利於自己的決絕方法,比如:“雖然情況如此,不過我們剛才已經聯係到了一家廠商,他們答應會爭取三月二十日左右提前將兩箱貨物發送過來。另外幾家供貨商我們也正在設法聯係當中。他們的兩箱,再加上我們這裏為數不多的存貨,至少可以趕在三月二十五號之前給您先發過去三箱,剩下的部分就按照原定計劃,依然是四月十五日之前給您運過去。Brandon先生,這個主意您覺得如何?”

對於客戶Brandon先生來說,這個解決方法完全可以接受。因為他真正的要求隻是有貨可售,而不是必需在三月二十五號之前拿到六箱貨。換句話說,三周的時間,和六箱的貨物隻是顧客在“有貨”的基礎上為了保險起見而提出的附加條件。隻要我們能夠找到並且解決對方的談判底限,那麼後麵的附加內容則統統可以拒之於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