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吟句識賓王
宋之問(約656~713),字延清,唐汾州(今山西汾陽)人,高宗上元進士,官至考功員外郎。擅長律詩。
傳說宋一次夜遊靈隱寺,見月光皎潔,鬆筠與泉石相映,樹影婆娑可愛,秋蟲唧唧可聞,但覺蕭瑟秋風逼人,微有寒意,不禁信口吟出一句:
嶺邊樹色含風冷
急欲續下句,良久不得,殊不知泉石上打坐的老僧卻代他續出下聯:
石上泉聲帶雨秋
宋之問聞句,大為驚喜,沒想到靈隱寺的和尚有如此高才,不由得屈尊拜問。談論之間,覺得其見解,才情,都在自己之上,叩問姓名,原來是唐初四傑之一的駱賓王,須發霜白,談吐甚健。據他透露,自參與徐敬業討伐武則天兵敗,便隱姓埋名,投入空門為僧,已不知多少歲月了。
呂洞賓怪聯巧設
呂洞賓(789~?)俗傳八仙之一,名喦,號純陽子,唐京兆人。兩舉進土不第,遂浪遊江湖,遇漢鍾離授以丹訣,隱居終南山修道。傳說他曾在江淮斬蛟,嶽陽弄鶴,酒店醉酒,神化成仙。
一次,呂洞賓來到嶽陽樓,舉目遠眺,隻見淼淼洞庭,滾滾長江,碧波環映,空闊無邊,再看四壁題詠,詩聯合璧,書畫競開,不禁惹動文思,精心設置半邊神聯:掛起兩隻甲魚(鱉),寫上鬥大“蟲二”兩字,便飄然乘鶴而去。遊人爭相來看,不解何意。後來有位詩人對著“蟲二”沉吟,一下悟出奧妙:“蟲”加框邊即“風”,“二”加框邊即“月”,豈不是:
風月無邊
再從風月無邊推敲嶽陽樓景色,四周皆水,豈不是:
水天一色
待詩人落筆題寫之際,忽然“啪”的一聲響,兩隻甲魚掉落地上,對詩人點點頭,向外麵爬去了。
原來呂洞賓設置這個神聯,是對嶽陽樓風景的大膽描繪,登上嶽陽樓,就會感到“水天一色,風月無邊”!
盧儲悟聯謝老師
唐文宗時的狀元盧儲,小時候在私墊讀書非常頑皮散漫,老師教個什麼,隻當耳邊風,刷地一下就吹過去了。每天教的生詞生字,轉眼就忘得一幹二淨,當老師叫他背書認字時,老是紅著臉翻白眼,令老師非常生氣。
一天,盧儲又認不出當天學的字,老師狠狠地斥責道:“盧儲,你這樣健忘,把字寫到你臉上,看你忘不?”於是用毛筆在盧儲臉上塗寫了很多字,同學們見著他臉上的字都認真讀起來,羞得盧儲隻得低頭讀書,再也不敢東張西望了。
盧儲從此發奮讀書,矢誌狀元及第,果然有誌者事竟成,盧儲參加鄉試、會試,都名列榜首,會試的文卷被主考李翱的女兒瞧見,就向爹爹說:“此文此人,殿試必定奪魁!”其父深知女兒心意,連連點頭稱是,結果經殿試大比,盧儲被唐文宗禦筆點為狀元,同時又被主考李翱選為女婿,真是雙喜齊來,樂得盧儲心花怒放。他為了同主考的女兒早日成婚,特意向嶽父李翱呈獻了一首《催婚詩》:
昔年將京去玉遊,第一仙人許狀頭;
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李翱見詩大讚,擇吉日納婿成婚,完婚之後,盧儲告假回鄉顯祖揚宗,傍晚道經老塾師門前,忽然往事翻騰,提筆在老師門前書題一聯:
昔日墨塗麵
今朝朱點頭
書就,甚為得意,並落款書批雲:速來謝罪!
第二天,老師開門瞧見聯與批,始知昔日學生點中狀元,要老師去謝罪,即握管在聯頭各添加兩字,然後閉門而居。
盧儲祭祖訪親諸事完畢,已有好幾天了,未見老師登門謝罪,甚為驚疑,不免上師門親自追究,以洗昔日塗麵之辱。
當盧儲走到老師門前一看,原來對聯給改成了:
不悔昔日墨塗麵
何有今朝朱點頭
細讀一遍,猛然醒悟,若不是老師塗麵,何得今日榮華,應該向老師謝恩告罪,急趨入跪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