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赤膽熔爐(5)(3 / 3)

我聽父母的,不聽媳婦的。父母死了,媳婦還沒有死。遺憾的是我不聽秀麗的,往往出現問題;聽了秀麗的,也往往出現問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解決了“吃穿”二字。吃水不忘打井人,要永遠感謝共產黨和毛主席。平時不常說,春聯貼在了門框上,斑斕陳舊,現在還留著呢。一邊是“永遠跟著共產黨”,一邊是“熱愛領袖毛主席”,橫批是“大好形勢”。

到了中午,回家吃飯。我進了門,看見姨夫來了,坐在炕沿上,說他的兒子明天結婚,邀請我和秀麗出席。秀麗烙了餅,炒了雞蛋,表示對客人的熱情。我和姨夫嘮嗑,還喝了幾兩酒。

姨夫不務正業,人稱鄒先生。集日上他曾經出了小攤,用鳥兒抽帖。將一張大黃紙鋪在地上,上麵分布著12列的格子。每一個格子,有一個屬相,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鳥兒從紅色簽中叼出一個,主人賞給它一粒米之後又將其關進籠子。然後,對屬相的圖畫解釋一番。無疑,這是迷信。

我說:“姨夫,如今不允許幹抽帖的行當了,當初為什麼人們相信?”

姨夫說:“有竅門兒呢。”

“有什麼竅門兒?”

“說到竅門兒,不過觀察和分析。你吃什麼東西,我就能按你是幹什麼的人評說;你穿什麼衣服,我就能按你的身份評說;你有什麼樣的性格,我就能按你的社會地位評說。”

姨夫的話,是對是錯,鍘草和抽帖是兩碼事,需要考證考證。我問:“我是屬雞的,你怎麼說?”

姨夫振振有詞:“雞正在啄米,我就說:你勤勞勤快,不貪圖偷懶。每天吃喝有來源,營養豐富身體好。這樣引申的語言,四海皆為準,句句說到你的心坎裏。我再傻,也不能說你前途無量,能當縣長、省長。”

我問:“姨夫,你是隨心所欲,假如我是縣裏的第一把手,也能抽帖嗎?”

“可以啊!”

“你怎麼說?”

“我當然不能這樣說了。另有一種說法,你不服也要服,幹什麼說什麼,我看過連環畫,射箭和賣油不一樣。”

“這話怎麼說?”

“你是外行。”

“內行咋說?”

“見到領導幹部,人家穿的著西服革履,言談舉止大度,同樣屬雞,與你的不一樣。”

“到底該怎麼說?”

“我鄭重其事地說:你吃的是老百姓的糧食,但是,不僅為了嘴頭,是為五髒六腑服務。五髒是指心、肝、脾、肺、腎,社會上有工、農、商、學、兵。六腑是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社會上有男、女、老、少、病、殘。雞啄米,有效率,公雞長頸打鳴,母雞多下雞蛋。”

我指責:“什麼呀?這些都是邪魔歪道。”

“邪魔歪道也是道,肚子裏也有腸道,沒有腸道,吃的飯菜不通,就憋死了。”姨夫說。

那是將邪魔歪道拉到肚子裏的腸道,我反駁說:“姨夫給邪魔歪道找借口,不是正道。”

姨夫又狡辯:“神有邪神,魔有牛魔王,不管正道歪道,牛魔王娶了鐵扇公主,我們莊的鄒大柱忠厚老實,還打光棍呢。”

唉,姨夫不愧是算命的先生,從牛魔王鏈接到鄒大柱,左一句,右一句,不知說明什麼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三楞子當了大隊革委會主任,我卻是普通百姓,又是為什麼呢?因此,我又問姨夫:“我怎麼當不了大隊革委會主任呢?”

姨夫點點頭,說了四個字:“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這是什麼意思?”

姨夫說:“意思都要講規規矩,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比如,我怎麼當了你的姨夫,你怎麼不能當我的姨夫?”

“我知道,是我母親的妹妹嫁給了你,我才叫姨夫。母親的侄女嫁給你,我們還是擔挑呢。”

“對了。這就是順其自然。說到你和三楞子,用不著抽帖兒。你的爺爺是保長,不為群眾服務。三楞子的姥爺劉大勝是老革命,在本地是最早的共產黨。分清了階級界限,才能區別對待。”

哎呀,姨夫滿嘴都是理,前拉後拽,難道抽帖兒也講究階級鬥爭?就問:

“抽帖兒的時候,不是雞,不是狗,隻能是牛。你怎麼說?”

姨夫說:“拉車、耕地,還有栓在槽頭上,先看看抽帖兒的人是什麼身份,我才能表態。”

“我如果屬牛呢?”

姨夫“哼”了一聲,說:“永文啊,你沒有文化。你屬牛,就是勤勞拉套,甘願當牛犢子。”

“三楞子是賈希躍的兒子,如今是大隊革委會主任,該怎麼說?”

“這個人當了大隊革委會主任,如果他屬牛,就不是牛犢子了。”姨夫說,“話就這樣說,牛的性格就是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非常勞累。當了村幹部,很牛。形容某個人或某件事很厲害,甚至有超乎想象、不可思議、不能用常理度之的意思,如‘吹牛皮’。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學魯迅的榜樣,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姨夫不簡單,記憶超凡,過目不忘,能背誦毛主席語錄。我知道,“老黃牛”的精神深入人心。有著樸實無華的外表,它謙遜和低調,一心耕作,心無旁鶩。盡管它吃的是草,但擠出的卻是奶,可它卻從來不牛,也從來不張揚,不表白,不自誇,更不浮躁,也不滿足。它總是那麼一個勁,總是那樣進取和開拓的狀態,總是在默默地耕耘著,奮鬥著。

思想認識程度上午不如賈希躍,吃飯期間的談吐還不如姨夫,是不是我的人生經驗缺乏?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怎麼不說失敗是成功之父呢?男女平等了,最好改為“失敗是成功之父母”。好比真理在我的手中攥著,千萬不能輕易鬆開手,讓真理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