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乘上一列不知開往哪裏的火車,也不知道在什麼地方下的火車,完全迷了路。當時天很冷,地上的冰很厚,兩人凍得直發抖。幸好帶著火柴,於是就點起篝火。沒吃沒喝,他們倆都凍僵了,餓壞了。
好不容易在那裏撐過了一夜。第二天,一位好心的阿姨領他們去她家吃了點兒東西,問清了他們的地址,把他們送上火車,他們才安全地回了家。
回家後,父親勃然大怒,毫不留情地用皮帶回應了他的"壯舉"--給了他一頓暴揍,還險些把他送進少年教養所。從那以後,普京再也不敢隨便出遠門了。
打架打出的愛情
2000年初,當普京正在準備總統大選時,摩爾多瓦共和國的報紙《獨立摩爾多瓦》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普京是我們摩爾多瓦人》。
摩爾多瓦是烏克蘭和羅馬尼亞之間的一個小國,曆史上曾經是羅馬尼亞的一部分,1940年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8月獨立,麵積3萬多平方公裏,人口400多萬,其中超過六成是摩爾多瓦人。
該報稱,普京的祖先是摩爾多瓦大公的衛兵弗拉德·普京內。有一次,彼得一世與摩爾多瓦大公在一次旅途中,一名土耳其刺客前來行刺,普京內挺身而出與刺客展開英勇搏鬥,最終將刺客擒住,救了彼得一世和摩爾多瓦大公。彼得一世對這位勇士很感激,想報答他。當他得知普京內的名字之後笑了,建議他更名為普京,並且留這名衛兵在自己身邊,還封他為上尉,賞了一塊封地,這個地方就叫普京諾。後來弗拉德·普京和一位俄國姑娘結婚,並先後生有6個孩子,他的後代一直住在聖彼得堡。
普京的祖父斯皮裏頓·伊萬諾維奇·普京是弗拉德·普京的第三子,他12歲就進入當地的一家小飯館當學徒,後來成為一名出色的廚師。他有著光榮而不平凡的履曆。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由於廚藝精湛,他被調往莫斯科郊區格爾克鎮工作,為當時住在那裏的革命領袖列寧及其家人做飯。列寧逝世後,他被調往斯大林的一個別墅,並在那裏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退休後,他在莫斯科市委伊林斯科耶休養所又當了好多年廚師。
普京的父親斯皮裏多諾維奇·普京出生於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祖父曾帶全家到特維爾州鄉下的波米諾沃村躲避饑荒。普京的母親瑪麗婭·伊萬諾夫娜·普京娜居住在附近另一個叫紮列奇耶的小村莊裏。兩個村莊相距不到四公裏,總共不過100來戶人家。兩人就在那裏相識並結婚的。
據後來普京自己講,父母的結合主要是出於愛情。還有,父親很快就要應征入伍,為了彼此有個保證,兩個人很快就結婚了。
普京的說法和流傳在那個鄉村中的說法有著巨大的差別。另一種說法是,斯皮裏多諾維奇年輕時脾氣非常暴躁。有一次,村裏的一群姑娘在伊萬諾夫娜家聚會,很晚的時候,斯皮裏多諾維奇也來了。大家都知道他是無賴,因此不想放他進屋。但是,他還是強行衝了進去,並且把伊萬諾夫娜的眼睛打壞了。
後來,伊萬諾夫娜的爸爸把斯皮裏多諾維奇叫到了自己家,並對他說,"你娶了我的女兒吧,她現在這個樣子誰還會娶她呢?"
普京的父親意識到自己對伊萬諾夫娜做了什麼,他深感慚愧,並正式向伊萬諾夫娜求婚。
婚後第4年,他們移居列寧格勒,住在城郊。母親進工廠上班,父親在潛艇艦隊服役。戰爭開始後,父親上了前線,母親則留在家裏帶孩子。
普京回憶道:"父親被分配到人民內務委員會殲敵營,這個營主要負責在德軍敵後從事顛覆破壞活動,他們班裏共有28個人,他們曾潛伏到金吉謝普市郊成功炸毀了敵人的彈藥庫。一次,食品沒有了,他們到當地居民愛沙尼亞人家裏去,後者給了他們吃的,然後就向德國人報告出賣了他們。德國人從各個方向包圍了他們,幸存的隊員退回前線。父親埋頭藏在一處沼澤中,通過蘆葦管呼吸,直到德軍派出搜索他們的軍犬從身邊走過去。28人中隻有4人生還。"
後來,斯皮裏多諾維奇在前線受了重傷,腿部中彈,被送往列寧格勒野戰醫院救治。伊萬諾夫娜經常到醫院去照料他,兩人共吃斯皮裏多諾維奇的病號飯。正是那點救命的口糧,才讓伊萬諾夫娜活了下來。
後來醫護人員發現了這個秘密,就禁止伊萬諾夫娜來醫院探望丈夫。在那個極端艱難的封鎖期內,斯皮裏多諾維奇很不放心妻子,就請假回家看看。結果,當他回到家時,發現喪葬人員正向外抬屍體,並在一些屍體中間發現了伊萬諾夫娜。斯皮裏多諾維奇大驚,撲上前去,發現妻子還活著,但已失去了知覺。他立馬強迫喪葬人員把她抬回家,悉心照料,終於使妻子醒了過來。
斯皮裏多諾維奇退伍後回到家鄉,在一家工廠裏工作了一輩子。他腿上一直留有榴彈的小碎片,每當天氣出現反常,他連走路都很困難。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間諜
普京家的影集裏有一張他剛上學時的照片:身穿活像是軍裝一樣的舊式灰色校服,端一盆花站著。成年後普京已不記得,當年他為什麼不是拿一束鮮花,而是偏偏端著一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