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個事情,西山會議派處於受審的地位,失去了一切發言權。
在蔣介石下野的這段時間裏,汪精衛派倒了,西山會議派倒了,隻剩下了桂係。
12月3日,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的預備會在上海召開,桂係南京政府、汪係廣州政府和西山會議派參加。三派吵吵嚷嚷,鬧得不可開交,桂係指責汪精衛,汪精衛為了保護自己就首先提出:“唯有請預備會議即日催促蔣介石同誌繼續執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權,才是解決黨務、政務、軍事問題的當務之急”。李宗仁急忙向報界發表聲明,稱汪精衛擁蔣反複無常,而他自己則一貫擁蔣。
二屆四中全會預備會通過了蔣介石複職的決議。並決定,1928年1月在南京召開的二屆四中全會,公推蔣介石籌備。就這樣,蔣介石又登上了政治舞台。
汪精衛為蔣介石上台出了力,但蔣介石並不領情,而以好意“勸告”逼迫他離開上海,汪精衛沒辦法,隻得亡命法國,這是汪精衛萬萬沒有想到的。
蔣介石在關鍵時刻以退為進,使國內三派互相拆台,甚至動武,而他自己則坐收漁人之利,不僅使他重新登上政治舞台,而且趕走了汪精衛,可以說老謀深算,狠毒狡猾。
隨機應變以不變應萬變一變通大法
人隨權勢走心跟政令移
“滑”是奸官的本性。
北宋時的蔡京,是著名的奸臣,這個人很奸猾。王安石變法得勢時,他跟著王安石跑,他對王安石說“青苗法”利國利民,於是馬上就官加一級。神宗死後,司馬光重新被啟用,司馬光是以反對變法而名動天下的宰相。這個人是個固執而又有學問的人。在廢除王安石的新法上能說一套又一套的理論,而且行動十分果斷,當宰相不到一年,把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全部廢除了。蘇東坡也反對王安石的變法,但是覺得司馬光做的有點過火,便委婉的提了點意見,卻遭到司馬光的臭罵,氣得他在背後大罵“司馬牛、司馬牛”。同樣是文人出身,蔡京的態度迥然相反。王安石變法得到神宗皇帝的賞識時,蔡京以能幹而追隨王安石變法而得到提升。司馬光執政時,他任開封府知事,搖身一變又成了司馬光的支持者。
司馬光下令廢除王安石的“免役法”,恢複“差役法”。蔡京在五天之內就向司馬光報告說“開封府各縣已全部完成了廢新法恢複舊法的工作”。司馬光聽了後大喜,說道:假若所有官員都像你一樣,還有什麼不可以推行的呢?
其實,王安石的“免役法”普及麵很廣,又有神宗做後台老板,王安石為此傾注了兩年的心血,又深得老百姓擁護,在實施新法的過程中又是先在京師地區試行十個月才向全國推廣的。推行了十幾年的新法,怎麼能說廢就廢?而停止了十多年的舊法,更不可能說命令一到就恢複。明擺著的道理,司馬光卻聽信奸臣之言。
從這件事情上看,蔡京固然玩弄陰謀,耍了滑頭,用假話阿諛奉承司馬光。在北宋的宰相中,司馬光算是一個有能力、有威望的大臣,但是他隻聽順耳的話,連與他感情甚篤、又極力反對王安石變法的蘇東坡的婉轉之言,他都聽不進去。而過去追隨王安石的蔡京的一切虛假的話他卻信以為真,並且準備提拔重用。同此看來,蔡京成為奸臣,也是那些賢臣助紂為虐的結果。同樣的道理,王安石的新法剛剛一推行,未經實踐證明,蔡京隻說一句“新法利國利民”就得到重用。假若蔡京對王安石和司烏光說的那些假話,二位傑出人物稍加分析而否定了的話,蔡京這位北宋著名的奸臣又如何能產生呢?
奸臣之所以成為奸臣,除了他的背後有一個暴君和昏君外,有時候,賢明的大官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奸臣是善於使猾投機、見風轉舵的,但是如果手握重權的忠臣、良臣不用他,不相信他,奸臣又如何興風作浪?
蔡京成為臭名昭著的奸臣,第一步是王安石開了綠燈;第二步司馬光扶他上馬。蔡京嚐到這兩次使滑的甜頭,之後就更是肆無忌憚。
徽宗趙估做皇帝時,蔡京被貶到了杭州,這使皇帝十分失望。宋徽宗是一個無能的皇帝,卻是一了不起的書法家和畫家。蔡京的書法與當時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蘇、黃、米、蔡”“四大家”。趙估還是端王時,就曾花了兩萬錢買過蔡京的書法作品。趙佶做了皇帝後,派宦官童貫到了杭州,蔡京使出了全部“奸猾”的看家本領,獻出了自己的書畫珍品,說盡討好童貫的甜言蜜語。經過宦官童貫的牽線搭橋,蔡京被書畫皇帝趙估召回京都。君臣見麵,從字畫談到國家大計,二人相見恨晚。蔡京義把他“滑”的手段發揮得淋漓盡致,從此,蔡京成為宋徽宗離不開的重臣。蔡京做了宰相後,與宦官童貫互為表裏,執掌北宋軍政大權二十多年,雖然其間被罷過三次,但因趙估離不開他,又重新被啟用。就是罷免的這三次,不僅時間短,而且每複出一次,權力又增一層。
蔡京早年依附過司馬光,當上宰相後,卻對司,馬光的支持者大打出手,死者奪去爵位,生者罷免官職,子孫永遠不準進京。蔡獨霸朝政後,使盡奸猾手段,最後幹脆把宰相辦公室搬到家中,隻要疏通他的關係,走通他的門路的官員,想要得到什麼職位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