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處事交際學(2)(2 / 3)

出乎蔣介石意料,戴笠竟然牽強附會、添油加醋地搬出了牛年馬月的老皇曆,他隻好又開導戴笠說:

“陳儀的問題,不是一個陳儀,他是政學係首領之一,背後有武漢的張群,江西的熊式輝。當年在南昌行營剿共的時候,他們都出過大力氣,幫過我的大忙,你千萬要體諒我的苦心,我現在就下令撤銷福建省會警察局長李進德職務,扣押對他繼續審查。你回去要好好想一想,張超之事,以後不許再提了。”

蔣介石把心裏話都掏出來了,戴笠也覺得不該再鬧下去,不再言語。事情總算是平息。

回到公館,戴笠奮筆疾書:“秉承領袖旨意,體諒領袖苦心。”這幾個大字從此成為他勉勵部屬,教育學生標榜自己的最好材料。

抗日戰爭勝利後,戴笠春風得意的歲月也到了盡頭。

1946年重慶政治協商會議期間,中共聯合民主黨派提出了反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案,並一致要求取消特務機構。國民黨一些元老不滿於“軍統”的飛揚跋扈,陳誠等一些軍界要人也感到“軍統”有損“黨國形象”,一些地方派係則懼怕這隻鷹犬咬人。所以紛紛向蔣介石提出特務機構過於龐大,應考慮取消或縮編。“軍統”在抗戰中,全靠投機倒把、敲詐勒索發國難財來維持,戰後失去生財之道,這筆龐大的開支很令蔣介石頭痛;更重要的是經過抗戰,蔣介石的國際影響已使他穩居統治地位,所以也感到“軍統”有縮編的必要。蔣遂令毛人鳳急電戴笠從天津返重慶,研究對策。

戴笠接電後,怒氣衝衝,拍著胸膛對其親信文強說:“我辛辛苦苦在外麵奔波勞累,一心為國為校長,想不到會有人乘機搗亂,落井下石,想端我的鍋,在這種時候還同室操戈,實在欺人太甚!請你為我擬一複電,說我正在處理平津寧滬的肅奸案件,事關重大,無人可代理,請寬限半月,再返渝麵陳一切。”

二人商議決定:為對付國民黨內的攻擊,采用以退為進的方法,出國考察,以渡難關。

在公開場合,戴笠極力為自己及軍統申辯,1946年3月10日,在北平懷仁堂舉行總理周年紀念會上,戴笠發表公開談話說:

“我們團體有×萬×千人,在工作上有共同信守的原則,效忠國家,效忠領袖,堅定革命信念,確認革命立場,達到共同目的。這便是共同綱領。我個人承領袖耳提麵命,擔當抗日的重任,我自己所負的責任不容許我馬虎,我們調查統計局的工作,是整個革命工作的重要一環,最近中央開六屆二中全會,十幾天來所表現的情況,未出我意料之外,對調查統計局的問題,看來是毀譽參半的。有人叫要打倒我們(所謂特務),我不知道什麼叫打倒,什麼叫取消,我隻怕我們的同誌不進步,官僚腐化。如果這樣,人家不打,自己也會倒的。所以我時刻所想的,是如何對得起先烈,如何保持光榮曆史,絕沒有想到別人如何打倒我。我個人無政治主張,一切唯有秉承委員長的旨意,埋頭去做,國家才有出路,個人才有前途。”

3月17日,戴笠乘航空委員會所派專機南飛重慶,途中因氣候惡劣,在南京上空失事。戴笠及其隨行13人全部摔死於江蘇省江寧縣板橋鎮戴山。

蔣介石聞訊,悲痛至極,拄著手杖,爬上南京中山靈穀寺,親自為戴笠挑選了墓地,贈以“碧血千秋”花圈,挽聯文曰:

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跡;

奇禍從天降風雲變幻痛於心。

6月11日,南京國民政府發布命令,稱戴笠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追贈他為陸軍中將。

由此可見,蔣介石對戴笠恩寵有加,是國民黨的其他要員無法比擬的。這正好證明戴笠一生“忠於領袖”,甘願做“小人物”的辦法,是卓見成效的。

戴笠“秉承領袖旨意,體諒領袖苦心”的變調曲就是:“我是給人家抬轎子的!”讓人聽起來的似乎有滿腹心酸的感覺,但,轎子可以不去抬,抬轎者可以是別人,為什麼恰好是你呢?

戴笠一則甘為“人”下,能屈能伸;二則又摸透了蔣介石的脾氣,而後巧言諛上,投機鑽營,何愁不能權傾朝野?

勇於做上司的“貼心人”

與老板相處得怎麼樣,對於你的工作環境、事業興衰、處世前景、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相處和諧,老板賞識你、重用你,你會工作得有興趣、有勁頭,事業興旺、前景光明;相處不好,他給你穿小鞋、設障礙,你幹得無心無緒、萎靡不振,或吃力不討好,前景黯淡。若炒了你的魷魚,你得重新尋找工作。或許你並不稀罕在他手下的這份工作,或老早就想辭職另有高就。但畢竟你是因與老板不和而被炒掉的,你不是主動辭走的,心裏也總是不會好受。而不論你走到哪裏仍然還要遇到新的老板,還得麵臨怎樣與老板打交道的問題。除非你當了皇帝,做了終身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