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對員工行為有時是點頭認可,不見得是真正的認可,有時老板說“不”,也可能含有好幾種意思。
由此,如果僅僅按照表麵的意思去解釋老板所講的話,可能就無法體會到他的真意;一般來講,人的話語中都含有言詞之外的暗示,隨時間、地點和說話者身份的不同,同樣的話會有不同的隱喻。
老板說:“好冷啊!”
這句話不見得隻是告訴你天氣的狀況而已,也許這有“一起去喝一杯咖啡如何?”的意思;或是請你“打開暖氣”的意思。
如果這時候員工說:“根據天氣預報,明天是睛,氣溫也會升高。”
這樣就沒有什麼意思了,老板會感到很掃興,本來想去喝一杯咖啡的興致就沒有了。
要明了老板話中的含義,也就是要抓住他的真意。如果你就某件事需要請老板出麵,老板聽你說後,說:
“我不必去了吧?”
這時候,你是說一句“哦,是這樣,知道了”而退下去呢?還是再作一番勸說工作,要他答應到時去呢?這就要看你對老板這句“我不必去了吧”的話的真實含義是如何理解的了。
從這句話中可以聽出,如果他真的不想去,他一般會斷然地說“我不去”。可他卻在這句話中用了“不必”和語氣詞“吧”,明顯地含有半推半就的意味,這就是要你再去說服一下,以顯出他的某種尊貴和達到他本來並不想去,是下屬非要他去不可的效果。
此外,判斷他這句話的真意,還可看他說話時的表情。如果他在說這句話時,表現出一種不耐煩的神情,或心不在焉的樣子,一般就表明他確實不願意去,如果他在說這句話時,麵含笑容,或意味深長地看著你,說明“不去”並不是他這句話的真意。
在此,選擇出五個老板經常使用的代表性話語,來探討話中的“真意”。
1.“我沒有聽說呀”
善於躲避責任的老板,盡管實際上聽說過某件事,也會常常使用這句話,假裝不知道。但是,這時候他一定顯出生硬的動作,如說話時語氣升高或目光閃爍不定等等。如果你了解到他愛用這句話逃避責任的話,你下次找他彙報t作時,就換種方法,拿筆記本對他說:
“最近,我記憶不大好,讓我將你的指示記下來好嗎?”
最好真正記下來,這種類型的老板很敏感,一看就馬上明白。以後他就不會至少在你麵前用這句話逃避了。
但是你應該要注意的是,老板說“我沒有聽說過呀”的話裏,是否含有什麼不滿的情緒。
或許你就某件事情已事先給老板說過,但實際上你並沒有說清楚,過了兩天,老板就這件事情問你,你回答說:
“那天,我給你說過。”
老板由於並沒有聽清楚你說的事情的原委,因此,他隻能叫答說:
“好像是說過,不過已記不太清楚。”
對這種情況,就不能認為是老板“狡猾”,在“逃避”。認為自己講的話,對方就一定會聽明白,這種想法未免太草率,在下述三種情況裏,每個人對其他事情都會心不在焉,也聽不進其他的話:
①太忙而沒有充分的時間;
②在擔心其他事情;
③疲勞。
在許多情況下,老板可能是對你的話沒有任何記憶,對小是有意在逃避。你如果不明了這一點,而一味堅持“我說過的”,性急的老板便會大聲吼叫:
“我沒有聽過。”
老成一點的老板則會說:
“有嗎?”
神色裏露出不悅。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不趕快轉變態度,坦率地道歉說:
“對不起,是我當時沒有說清楚。”
也許,就會在老板心裏留下疙瘩。
2.“你要負責任嗎”
老板說這句話時,絕對不是認真的,也許他準備在下屬失敗時,說:“事先給他叮囑過了。”以將責任推向員工給自己裝麵子。
既然這句話不完全是老板為推卸自己的責任的說辭,那麼這句話又可以理解為對下屬的建議感到厭煩,而含有“你這個人一天到晚麻煩事多”的意思。
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動老板並非不可以,但如果沒有擬妥建議的方法,隻是反複進行同一件事情,老板就會覺得“你這個人好噦嗦”。為擺脫無聊的請示,就會說出“要做,你做好了”,或“你要負責,我不管啦”。
如果你明白了這點,就不要為你一時的心血來潮或靈機一動去頻頻地打擾老板,也不要為你的小聰明或鬼點子多而時時在老板麵前表現。這樣,老板會煩的。有什麼好的建議或計劃,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考慮周詳,然後和盤向老板托出。你的建議或計劃必須是完整的,有始有終的,而不能拿一個半成品或僅僅是一個想法去給老板商討。這種事情一次兩次,老板也許還認為你是虛心好學,肯動腦子;多了,就會認為你無事生事,而產生厭煩心理。
3.“你要怎麼做都可以”
這句話有時也許是心情好的老板為了讓下屬高興而說的,以表示他對你能力的“信賴”。但在很多情況下則是對下屬能力不放心的一種表示。老板不好直接說:“你到底行不行”,所以幹脆正話反說:“你去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