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放棄的思考

2007年元旦節,“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射洪中學高中新校園慶祝大會”結束後,我們沒有休息的時間,又立即忙碌2006年下學期的結束工作。結束新課,迎接省、市統考,對教職工年終考核、兌現獎懲、強調安全、確保社會穩定、過好2007年春節,這些工作都必須要做好。“新校園”的綠化、美化、淨化,新老兩個校區的教師和管理幹部的調整,2006年下學期的工作總結和2007年上學期的工作計劃等工作還得抓緊進行。看來這個寒假是不能有休息時間了。

2007年上學期開學,我們提出了射洪中學2007年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要以“鞏固發展學校教育創新成果,培養數量更多、質量更優的創新人才,實現射洪中學從傳統學校到現代學校的全麵轉型,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爭取更大進步”為主題,弘揚“思想領導、依法治校、辦學自主、育人至上”的辦學特色,用教育家思想和教育家智慧辦學校,為在21世紀30年代左右實現射洪中學教育現代化,辦成“中華名校”而團結奮鬥!鞏固發展教育創新成果,必須堅持“教師是學校第一教育資源”的信念,全心全意依靠教師辦好學校。鞏固發展教育創新成果,必須堅持“文化強校”的觀念,深化學校文化建設,以文化人,全麵提升學校文明水平。鞏固發展教育創新成果,必須堅持“以發展凝心聚力”的觀點,用“國家級”標準,走內涵發展之路,提高教育質量。用高升學率和優升學率吸引更多資質優秀的青少年來校學習,辦人民滿意的射洪中學。為此,我們從早到晚都在忘我地工作。

2007年7月4日上午,我聽完了高2008級一位教師高三語文複習課,準備去聽第二節一位教師的物理複習課時,縣委書記通知我在10點半去他辦公室有事找我。我聽完物理課後去到書記辦公室。見麵時,書記滿臉笑容,非常親切也很客氣,先握手問好,後請我坐下。書記首先祝賀了我校今年高考取得了在全市領先的好成績,又用了很長的時間談到 “功成名就”、“功德圓滿”之類的話。並說,我們縣委在交通上表彰獎勵了一個“射洪縣交通功臣”,我們也要在教育上表彰獎勵你這位“射洪縣教育功臣”。我表示了感謝。7月6日下午,縣上組織的“校長推選會”在射洪中學高中新校園會議室召開,我才知道,要我們教師推選一所學校的校長來做射洪中學的校長,也才知道自己從此時起,不再是射洪中學的校長了,很是感到突然!還有教師問:“為啥叫我們從別的學校推選校長呢?”我保持沉默,在沉默中感到了一種不讓放棄的思考!

向母校報告

我是射洪中學高67級2班的學生。班主任龔福湘老師,是一個熱情而富有個性的語文教師。曾經任過2班課的老師還有:數學王美昌老師、謝伏倫老師、胡顯祥老師,物理羅廷凡老師、陳春芳老師,英語易伯衡老師,體育霍映祺老師等。這個年級有4個班,正式招生180人。當時,能上射洪中學讀高中的還真算是“百裏挑一”,考不上大學的話,剩下的都可以安排做小學或初中教師,也可以在商貿、工廠或鄉政府安排工作,因此,那個年代的高中生還是很緊俏的,也受到社會的尊重。1966年11月份,“停課鬧革命”從北京傳到了射洪縣城,射洪中學首先跟著北京那樣“停課了”,學生們響應毛主席的號召,“衝出學校”,也叫“衝破資產階級路線的封鎖”,開始了“革命大串聯”。1967年6月,應該是我畢業準備高考了,中央又說,“文化大革命”延長一年。說實在話,“文化大革命”搞了一年,我沒幹什麼,隻是在“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唱革命的歌,跳革命的舞,延長一年又能幹什麼呢?對我來講就隻有做毛澤東思想宣傳員。但是,這一年及其以後,我們看到的是群眾鬥幹部、學生鬥老師、群眾鬥群眾,到處在喊“文攻武衛”,到1967年下半年到1968年這段時間社會混亂,我隻有回鄉做“逍遙派”了。不久,我去了在南京的二姐和二姐夫處(二姐夫在南京參加軍區參加“支左”,二姐在南京不遠的江寧縣郵電局工作),一邊重溫高中知識、讀書寫字,一邊遊覽南京的名勝古跡,如“雨花台”、“中山陵”、“燕子磯”、“玄武湖”、“明孝陵”等,好不自在!聽說1968年下半年要“複課革命”,有同學通知我返校,進了學校既沒複課,又不知道怎麼幹革命,有時學校也組織學習些《毛主席語錄》。1969年春,學校給我們發了一張印有毛主席語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農再教育大有可為”的“畢業證書”,回到鄉下,從此當了一名有知識的青年農民。現在想起來還真不甘心,糊裏糊塗“停課鬧革命”了,又迷迷糊糊回到農村了,高中已讀了兩年半,還有半年就要高考了,又稀裏糊塗考不成了,這個高中在射洪中學呆了有五年時間,像做了場夢。回到生產隊,我挑過糞、耕過地、種過糧食、抬過石頭,生產隊長叫幹啥就幹啥,在“農業學大寨”中表現得還是不錯的。1969年5月,公社革委會主任趙義維通知我去潼射初中做民辦教師,教理化課。1970年下半年,我接手做了71級初中的班主任,送走71級初中學生後,潼射初中4個班的理化課都是我上。我吃苦耐勞,工作認真負責。不知怎麼一回事。1971年和1972年有兩次縣裏招收公辦教師,大隊的支書都沒有推薦我。在農村的那些年裏,我用羨慕的眼光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同學、同事和“孩時朋友”,走進“公辦教師”隊伍,走進了“鐵路、森工、水電”等行列中,我有失落但我不灰心,我堅信國家總有一天會改變的,我一頭紮進了高中知識海洋中。1976年,打倒“四人幫”,結束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人民獲得了“第二次解放”,鄧小平同誌又重新出來主持工作,我們有了新的希望。

1977年,恢複了停止10年的高考,我被同意參加考試並報了師範學院。我一邊工作一邊複習。因為那時,我還擔任著民辦高中78級一個班的班主任,做他們的數理化教師。為了把學生教懂,我隻有堅持白天上課晚上學習,既要學習曾在母校已學過的知識,也要學習還未學習的知識。雖然我在母校上了兩年半的高中,大部分課程都已經學過,但數學的“解析幾何”、化學的“有機化學”尚未學過,這些都要通過自學來完成。正因為有了教78高的機會,對高中的數理化知識還比較熟悉,對我們這些“老三屆”來說,應考中文可以靠“老本”,政治科是要認真複習的,好在二姐夫從南京給我搞來了一套政治複習資料,還挺管用。當年高考考了政治、語文、數學和理化四科,總分400分。我順利通過了高考,以329分的高分數被重慶師範學院錄取。1978年春,我從民辦高中教師崗位走進了大學,圓了我渴望10年的大學夢。進了重師物理係這個班後,我才知道像我這樣有家室兒女的“老三屆”大概要占全班的三分之二。包括年齡較小些的同學,大家都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大學生活,學習也很勤奮。

1982年春,大學4年學習期滿,我獲物理學學士學位,回到了母校——四川省射洪中學做物理教師。由於“文化大革命”的耽誤,高中教師奇缺,我開始被分配到了射洪縣教研室做物理教研員,因為射洪中學向教育局要物理教師,我被縣教育局同意借到射中代課半年。春節後,我到射洪中學84高年級,擔任了2班、4班和6班3個班的物理教學,這時的84高已進入高一年級第2學期,我雖然是“中途”接手教學工作,由於有了幾年的教學實踐,教學還算得心應手,很快適應了射洪中學的教學工作。這個年級有6個班,當時招生還是很嚴格和規範的,沒有“擇校生”,都是通過射洪中學單獨命題招來的,大約隻有300人,班額控製還是很好的。學生雖是全縣擇優錄取的,但學生間差異較大,特別是英語這門學科,因農村學校沒有開這門課,城鎮學生和農村學生僅英語科的差距就很大。學生進校後又進行了一次入學考試,這次入學考試就加上了英語科。依據考試成績擇優編了兩個尖子班,是3班和4班,其餘班是基本平行的班,但就具體情況來說也不平衡。半年教學下來,母校的趙校長把我叫到辦公室說:“你教學效果不錯,學生很歡迎,大家都要求你留下來,我已經把你調到射中的手續辦了,就不回教研室工作了。事前,未能征求你的意見,現在你還可以說說你的意見。”我想,校長事前也聽了我幾次課,都沒有給我打過招呼,今天這事他親自找了我,又親自為我辦了一切手續,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況且,我女兒正好該上初中了,為了女兒能來射洪中學上初中,我當然義不容辭。我欣然同意留下做物理教師,繼續擔任3個班的物理教學工作。

我有這樣一個信念:當教師既要能做好教學工作,又要能做好班主任工作,這才是一個完全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可以進入一個完全教育的新天地,在這個新天地裏教學生求真、做人,自己首先要做真人做真學問、做真管理來樹立起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人民教師美好形象。即使做一名科任教師,沒有班主任這個名分,也要盡到教書育人、傳道授業的責任。

我所擔任的84高2班,在高一年級有3位教師當過其班主任,從他們的口中知道這個班的學生很難帶。有常睡懶覺不起床不早操不吃早飯不上早自習的,有晚自習私自去校外遊蕩的,有經常遲到早退的,有搞學生幹部惡作劇的,有損壞公物的,有談戀愛的,有打架鬥毆的,多數學生沒有了學習信心,學風差,班風也存在問題。這些情況促使我急切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同學們到底又在想什麼。我決心要到學生中去了解個究竟。上課時,注重讓學生掌握好物理知識的同時,也注意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觀察學生們在交流學習知識過程中的情緒反應。從學生充滿期待的臉部表情和對物理知識的討論,我感受到了蘊藏在學生中的求知欲望和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在課後,除了吃飯睡覺以外,我幾乎把屬於自己的時間都用在了和學生談心交心,了解他們在想什麼上。對特別能睡的男生,掀過他們的鋪蓋,打過他們的屁股。“三操”時和他們一起做操,活動課時和他們一起活動,星期六和星期天也和他們在一起。師生間接觸多了,距離也拉近了,我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想幹什麼,要求和希望是什麼了。他們心裏深藏的學習熱情和奮發向上的進步潛力深深地打動了我,他們想上大學的渴望和對未來美好願景的追求,給了我震撼。就是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他們表現出來的和心裏想的有很大不同,給了我帶好這班的堅定信心。我一是根據2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製定高考目標,有報考大學本科的,有報考專科的,有報考中專的,有爭取合格畢業後在本縣就業的,全班每個學生都有了一個努力方向;二是把每晚自習前的20分鍾政治學習時間改成英學習時間,請英語教師到班輔導;三是通過“結對子”,組織學科興趣小組,開展互幫互學,培優輔弱;四是把每周的周前班會開成學生間的學習經驗交流會,我還把我任課4班的優生請到2班來作學習體會的發言和學習方法交流,組織每個同學自評自結,辦板報作書麵交流,互相激勵,共同進步,提高學習熱情;五是充分發揮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組織者作用,把2班的科任教師組織起來,協調教學關係,統籌輔導時間,打好教學“總體戰”,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單科學習成績,力求學生高考的總分上線,特長科明顯。教師們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治學作風帶動了學生們的學風,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堅定了2班學生“學得好,經得考,考得好”的信念。全班同學參加了1984年國家高考,經受住了考驗,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無論是升學的還是就業的都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84高2班的同學離開學校至今已有28年了,他們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沒有你來做我們的班主任,我們就沒有今天的風光。班主任工作是複雜辛苦的工作,但又是崇高而快樂的工作,班主任是學生心裏記得最久又是感受最親近的教師。1984年,射洪中學高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名列綿陽地區三所省重點中學的首位,受到了綿陽地區行署、綿陽地區教育局的嘉獎,84高年級受到了射洪縣縣委縣政府的表彰和獎勵,我個人作為優秀班主任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表彰,我深切地感到了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

改革開放,加快了教育改革開放和教育發展。1984年,改革開放已有6年了,但是,輕視教育,輕視知識,輕視人才的錯誤思想仍然存在,教育工作方麵的“左”的思想影響還沒有完全克服,教育工作不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的局麵還沒有根本扭轉。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從教育體製入手,有係統地進行改革。改革管理體製,在加強宏觀管理的同時,堅決執行簡政分權,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調整教育結構,相應地改革勞動人事製度。還要改革同社會主義現代化不相適應的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經過改革,要開創教育工作的新局麵,使基礎教育得到切實的加強,經過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黨中央對教育工作做出了一係列新的論斷新的決策,教育事業得到了恢複,開始走上了蓬勃發展的道路。我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走上了學校的領導崗位的。1984年2月,綿陽地區行署任命我做四川省重點中學射洪中學的副校長,1990年10月16日又做了四川省射洪中學的校長。這都是時代造就的,改革開放帶來的,教育改革開放需要的,我不認為是“做秀”,而是為教師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一個發展平台。正因為我一直堅持了這個人生信念,無論是我做班主任教師還是科任教師,做副校長還是校長,我都能認真負責,腳踏實地,幹好工作並幹出成績來。即使在1985年受到過一位同事的無端猜忌,我不計較還處處為他著想,能讓他有了良心發現。在實行教育改革開放和推進學校發展的過程中,被人誤解而受委屈,被人嫉妒而受到傷害,我還能忍辱負重,還能一心一意為工作,這是因為我從農村人變成城市人,從民辦教師變成公辦教師,我知足而樂,隨遇而安。沒有國家改革開放,沒有高考,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必須要對得起這個時代,我必須在國家改革開放中做些事情,為振興教育、學校發展做些事情,我必須要運用好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必須運用好副校長、校長崗位做一些事情,做好這個事情的根本是發展好學校。發展好學校,必須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才能為更多的青少年進入射洪中學繼續學習提供機會,為學生學得更好提供條件;才能為更多的學生通過高考既改變自己也改變家庭,讓自己和父母活得更有尊嚴和更加幸福。我是這樣想的,幾十年來,我也是這樣做的。現在回過頭去看,正是因為我是這樣想和這樣做的,才能有母校——射洪中學的一個艱苦的改革開放和發展過程,才有了今天這麼多人民群眾受益。

我是正值84高年級學生備戰高考的最後一個學期走上副校長崗位的。我按照校長的要求:繼續擔任2班的班主任,3個班(包括高三時的一個補習班)物理課又不能丟,還要負責全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重點做好84高學生後期管理工作。我不辭辛勞,兼顧好幾個方麵的工作,協助教務處老主任付元偉老師抓好複習備考,為84高學生贏得高考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送走了84高的同學們之後,學校沒有給我安排班主任工作,84高2班的班主任成為了我在母校做的唯一的一個班主任,這不能不是一種遺憾。我擔任射洪中學副校長負責學生德育工作,先後聯係過00高年級和90高年級,堅持上好兩個班的物理課。負責學生工作,我依靠學校“政教處”、“校團委”、“學生會”、年班和班級這些組織,依靠年級主任和班主任、學生幹部這些人,切實落實並發揮好“德育首位”在學校工作中的作用,把學生教育好;聯係年級工作,首先是教好兩個班的物理課,帶頭做好教學“六認真”,依靠年級主任、班主任和各科備課組及其教師們,把3年後的高考作為主要任務和第一目標抓緊、抓實、抓好並抓出成效來。要求全年級師生要有“教學結果重要,教學過程更重要”的觀念,不要搞“短期行為”,不要浮躁,要務實求真,鼓勵學生利用高考改變人生。

1987年2月,縣委安排副縣長汪偉同誌擔任射洪中學校長,老校長因年齡退到二線任校長顧問。汪校長來校找我個別談話,希望我負責教學工作。召開領導班子分工會議時,老校長建議我負責後勤工作,新校長同意了老校長的建議,讓我負責後勤工作。但是,我不懂後勤工作,我是願意負責教學工作的。因為教學工作規律性強,教師們也有較強的教學秩序意識,自己也很明白該做什麼。我做了多年的教學工作適應起來也快些,思想上有了準備。後勤工作主要是學生工作,學生工作不僅具有偶然性,而且學生安全重如泰山。會後,我找了汪校長,談了我的想法,他坦誠地希望我理解他。我按汪校長的承諾,執行管事不管錢的原則,協助汪校長做好後勤的具體工作。負責後勤工作後,我提出“後勤工作為教學服務”的原則,統一了後勤工作人員的思想認識,糾正了後勤工作是“打雜”的思想認識,加強了財務財產管好用好的製度建設,實施開源節流,力保教育所需,為學校正常發展提供了後勤保障。汪校長來射洪中學任校長的4年時間裏,堅持繼承發展,按教育規律辦學,不辦補習班,重視政治、業務學習,加大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教育力度,維護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注意塑造學校良好形象,受到社會好評。

1990年10月,縣委賀書記來校宣布由我做黨總支書記、校長,主持射洪中學全麵工作。汪校長調德陽教育學院做教務處長,他臨走前給我說了一些要做的事情,提出了“加強學習”的希望。我理解這位教育戰線上的老領導離開射洪的心境,離開射洪中學的心情,因為射洪中學也是他高中時的母校。此時學校已經開學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不允許我多想什麼,我隻有工作,隻有盡力去挑起學校改革開放和加快發展的責任。

1990年,改革開放12年了,國家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的要求。這個時候的教育、學校和教師的社會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在第一次教職工大會上,作了《乘國家改革開放東風,推進射洪中學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報告,在報告中提出了學校改革開放和發展的近期、中期、遠期目標。為了能夠廣泛動員教職工的辦學積極性,我帶大家回顧了12年前的教育狀況:在“文化大革命”那個年代,切身體會是教師挺不起身姿,學校挺不直腰板,教師說話沒有分量,這書怎麼教?校長也說是“走資本主義去了”,麵對學生和學校,想要使勁,怎麼使勁?現在,思想解放了,校門打開了,當教師有精神了,想幹點事情也有了平台,心情舒坦,是我們教師幹一番事業的時候了。1990年底的教職工代表大會上,我向大會提交了《四川省射洪中學教育現代化建設五年規劃》請代表們審議通過,並形成大會決議。從此,射洪中學走上了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道路。199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7月,國務院又發出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對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加快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如對全國高中教育改革發展提出“每個縣要麵向全縣重點辦好一兩所中學。全國重點建設1000所左右實驗性、示範性的高中”。常言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央給了高中學校加快改革發展的政策,“天意不能違” 啊!據此,我組織了對《四川省射洪中學教育現代化五年規劃》的修改補充,提交到教職工代表大會上審議通過,形成了《四川省射洪中學校1990-2000年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明確了在20世紀末,把學校辦成“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奠定把學校辦成“中華名校”的精神的和物質的堅實基礎。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上了新台階,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我號召全校師生員工“舉起紅旗、發展學校、辦成‘國示’、創建名校”,不僅受到了全校師生員工的認同和支持,也得到了省、市、縣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全省的老牌省重點中學的同行中也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從而,廣泛地調動了全校師生員工的辦學積極性,學校改革開放和加快發展充滿了生機活力。

通過廣泛地學習,我有了這樣的觀點:在改革開放和發展上,會抓機會是能者,創造機會是智者,隻有發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鄧小平同誌南方談話後,在全國進一步掀起了解放思想、加快發展的熱潮。我們認真地貫徹執行鄧小平同誌談話精神,全校的師生員工進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觀念,以改革開放為根本動力,不斷突破教育改革發展的思想障礙,努力工作,勤奮學習,自覺地投身到學校全方位改革之中。1993年,我們高舉創辦“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這杆大旗,組織和率領全校師生員工抓改革,提質量,搞建設,促發展;1995年,我們抓住申報舉辦“四川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在射洪中學召開的機會,以修建有400米環形跑道的“標準田徑運動場”為突破口,依靠政府的力量,搬遷了“校本部校園”周邊的一些居民和“四川省養路段”,為保證田徑運動場的規格,“射洪中學搬彎了一條街”;繼1991年新建“實驗樓”後,幾年時間裏,我校又新建了“圖書樓”、“藝術樓”、“電教樓”、“教學樓”、“行政樓”、“遊泳館”、“室內操場”、“學生食堂樓”和“學生宿舍樓”,硬化了校內道路,地埋了輸電線和輸氣管道,綠化了校園,淨化了環境,擴大了“校本部校園”的麵積,改善了校舍、教學設備設施儀器等辦學條件,使射洪中學“校本部校園”全麵改觀。2001年12月,射洪中學接受了省教育廳組織的專家組對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評估驗收,受到專家組好評,建議省教育廳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