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穩健行事,增加籌碼(3)(3 / 3)

柳風和聽到胡雪岩在此說些大不敬的話,就怒氣衝衝地走到胡雪岩麵前,指著胡雪岩的鼻子說道:“胡雪岩,算你是個有誌之人,但在我們這裏委屈你了,那就請你另尋高就吧。”

說完這些之後,柳風和就氣衝衝地離開了。而胡雪岩就這樣被老師趕出了書院,開始了他流浪的生涯。

不過,從這件事中,胡雪岩卻懂得有些話隻能自己內心清楚就行了,不能將其說出來。於是,他開始練習“忍”功。後來,胡雪岩到了杭州信和錢莊當學徒的時候,他更是將這個深刻的教訓銘記於心。雖然當時的胡雪岩就已經胸懷大誌,但是身處汙濁市井之中,而對著身邊的蠅營狗苟之人,他卻依然點頭哈腰,滿臉堆笑。麵對彌漫在自己身邊的“腥臊”之氣,胡雪岩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個“忍”字。

胡雪岩從求學失敗的教訓中,總結出來做人就必須學會“忍”耐。而這些“忍”並不是軟弱的奴性的忍,而是能屈能伸的大度之忍。就像《易經》中所講到的潛龍勿用,就像潛龍在淵一樣。當時的胡雪岩就是一條潛龍,處於潛龍時期,所應當做的就是一個“忍”字。胡雪岩做到了,因此,才有了日後的飛龍在天,一躍成為真龍。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蘇軾曾有曰:“高帝之所以勝,項籍之所以敗,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項籍不能忍,是以百戰勝而輕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意思就是說,高祖之所以能夠從戰爭中取勝,而項羽之所以戰敗,就是在於忍與不忍。由於項羽百戰百勝而不能忍,而高祖卻能夠忍,因此他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並且在後來項羽於烏江譜寫的一曲悲歌,使得眾人為之流淚。試想,如果當時項羽能夠體會到“忍”字的真諦,也許曆史就會是另一番景象。

眾所周知,韓信是我國古代一位非常著名的軍事統帥。然而,他的出身卻十分貧賤。從小,韓信就失去了雙親。在他還沒有成為統帥之前,他不僅不會經商,而且極其討厭種地。加之家裏沒有什麼財產。因此,他過著十分窮困的生活,時常會受到他人的歧視。他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由於韓信與當地的一些小官有些交情,因此,他時常會到這些小官家混飯吃。可是,時間長了,這些小官的妻子就對他產生了反感。接下來,他們總是有意提前吃飯,當韓信到來時,他們早已是吃過飯了。韓信對此十分惱火,於是就與那些小官斷了交情。

為了繼續生活下去,韓信隻好到當地的淮水釣魚。一天,一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見到韓信沒飯吃,就將自己帶的飯菜分給他吃。一連幾十天都是這樣,韓信對此十分感動,他就對老太太說道:“有朝一日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的。”老太太聽完韓信的話,十分生氣,說道:“你作為男子漢大丈夫,不能靠自己養活自己,我看你實在可憐才給你飯吃的,誰還希望你報答?”韓信聽了老太太的話,感覺十分慚愧,他立誌要幹出一番事業來。

而在韓信的老家淮陰,大多數的年輕人都看不起韓信。有一天,正當韓信佩帶著寶劍走在大街上時,卻被一位少年攔下,這位少年對韓信說道:“你若是有膽量的話,就拔劍刺我;若你是個懦夫的話,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周圍的人都知道是這位少年故意羞辱韓信,大家都想看看韓信會怎麼應對。

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韓信想了一會兒之後,就趴在地上,從這位少年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引得在場所有人的一片大笑聲。從此,人們更加深信韓信是個膽小怕死,沒有勇氣的人。

事實上,韓信卻是一個非常有謀略之人,當他看到當時的社會正處於改朝換代的時期。於是,他就專心研究兵法,練習武藝,等待出頭的一天。韓信的這一謀略使得他有了堅實的基礎,後來,他一躍成為著名的將帥之才。

試想,如果韓信那天在受少年胯下之辱時,他不是選擇從少年的褲襠之下鑽過去,而是用劍殺了那位少年,那麼,韓信必定會受到官府的追殺,最終難免一死。因此,韓信想到這些之後,還是選擇從少年的胯下鑽過去。正是因為韓信懂得“忍”字、並懂得隻有培養自己的才能,才會有日後的大作為。韓信的這種忍,同樣不是糊塗,不是懦弱地受氣,而是一種堅韌與頑強的表現。因此,能忍者,往往能夠比那些事事爭先、永不妥協的人更堅強,更富於智慧。其實,能夠做到“忍”字,也就得到了人生的一種大智慧。

對於一個經商者而言,若沒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就很難看到市場帶來的商機。但凡那些取得成功的商人,他們都是在忍耐的過程中,遇到更好的選擇機會,從而使他們能夠絕處逢生。就像胡雪岩一樣,如果胡雪岩最初就不甘屈尊於人下,不能在汙市之中,做到點頭哈腰,那麼,他就不可能從中找到發展之路,也更不可能有日後建立的龐大的財富帝國。

因此,雖然在經商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利的局麵或者危機,這時就需要經商者做到“忍”字,隻有做到了忍,才不會讓自己亂了方寸,這樣應對起來才能更加自如。相反,如果做不到“忍”字,就會使得局麵變得更加不利,危機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