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一般治療方案
1)一般性治療:休息,適當補充液體及維生素,避免用力和劇烈咳嗽。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多數病人在發病後14小時內都可能屬於進展期、定期複查胸片)早期複查間隔時間不超過3小時,心、肝、腎功能等。每天檢測體表血氧飽和度。
2)對症治療:①有發熱超過38.5度者,全身酸痛明顯者,可使用解熱鎮痛藥。②高熱者按高熱護理常規護理。③咳嗽、咳痰者給予鎮咳、祛痰藥。④心、肝、腎等器官功能損害者,應作相應的處理。⑤氣促明顯、輕度低氧血症者應盡早給予持續鼻導管吸氧。⑥兒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該藥有可能引起綜合征。
3)治療上早期選用大環內酯類、氟睹諾酮類、四環素類等,如果痰培養或臨床上提示有耐藥球菌感染,可選用萬古黴素等。
4)糖皮質激素的應用:建議應用激素的指征為:①有嚴重中毒症狀;②達到重症病例標準者。應有規律使用,具體劑量根據病情來調整。兒童慎用。
5)可選用中藥輔助治療,治療原則為溫病,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施治。
選用中藥滴注和內服中藥進行退熱和扶正,效果明顯優於單純使用西藥治療。中醫采取辨證施治的療法,對於病情稍輕者,采取清熱解表的療法,通過利尿、出汗等,使病毒在人體內無法生存,不能複製。
6)可選用抗病毒藥物。
7)可選用增強免疫功能的藥物。
【護理】
按傳染病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呼吸道隔離至體溫正常後。室內注意通風,並保持適當溫度與濕度。
高熱時,按高熱病人護理常規進行護理;體溫驟退時,注意保溫,密切觀察病情;如有虛脫,立即報告醫師。
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觀察呼吸頻率、節律及幅度,進行動脈血氣分析監測,判斷肺功能,及時調整吸氧量等。必要時氣管插管,應按有關常規處理。
政府郜門發布的相關條例
社區綜合性預防措施(試行)
開展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的科普宣傳,使群眾了解“非典型性肺炎”的特征與預防的方法,爭取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治療病人,避免群眾亂投醫、亂用藥。
室內經常通風換氣,促進空氣流通,勤打掃環境衛生,勤曬衣服和被褥等。
經常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體質。
對出現一例或多例病人的家庭,應進行醫學監測,並由當地疾病控製機構采取消毒措施。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洗手後用清潔的毛巾和紙巾擦幹。不要共用毛巾。
注意均衡飲食、定期運動、充足睡眠、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出現病例較多的局部地區要加強衛生宣傳,還要在病人周圍加強監測、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群眾性集會。
要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運行,並經常清洗隔塵網,保證商場、超市、影劇院等場所中央空調係統的送風安全,必要時應對供送氣設備進行消毒方法同公共場所、根據季節變化,盡可能開窗通風換氣。
醫院消毒隔離工作指南(試行)
由於目前胃炎有較強的傳染性,可通過距離空氣飛沫、人分泌物傳播,醫院收治非典型麵炎病人時,必須采取嚴格的隔離。結合前階段的實驗,,定本指南。基本要求
1)全體醫護人員要提高認識,特別是急診、門診工作人員,要掌握非典型性肺炎的臨床特征、診斷標準、治療原則和防護揹施,及時發現病人,避免漏診、誤診。
2)醫院應設立相對獨立的發熱病人診室,診室應通風良好。
3)堅持首診負責製,一旦發現非典型性肺炎疑似病人,應立即收治到專門的留觀室,專門留觀室須與其他留觀室隔離。無特殊原因,非典型性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應轉到指定醫院進行治療。定點醫院專門病房由感染(傳染)科、呼吸內科和醫護人員組成的聯合救治小組管理。
4)醫院要重視消毒隔離工作,各部門要密切協作,確保消毒隔離措施落實到位。要定期做好消毒監測,保證消毒效果。
5)綜合做好預防院內感染發生的各項措施,醫務人員要增強體質,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6)其他普通病區要注意環境衛生、通風換氣,做好消毒、清潔工作。
非典型性肺炎病區管理
1)非典型性肺炎病人必須收治在專門病區,基本要求是:①通風良好,獨立設區,與其他病區相隔離;②專門病區內應分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無交叉;③醫護人員辦公室應通風良好,與病房分隔無交叉,並盡可能保持一定距離;④疑似病人與確診病人要收入不同的病房;⑤進入病區應戴12層棉紗口罩、帽子、鞋套、穿隔離衣;⑥病區出入口應有專人檢查出入人員著裝是否符合要求。
2)住院病人均需戴口罩,嚴格隔離、嚴格管理、不得離開病區。疑似病例與臨床診斷病例盡可能分別隔離。
3)嚴格探視製度。不設陪護。不得探視。如病人危重等情況,確需探視不可,探視者必須戴12層棉紗口罩、帽子、鞋套、穿隔離衣,嚴格做好個人防護。
病區的消毒隔離
1)空氣消毒:①非典型性肺炎病房的空氣消毒處理:需要定期消毒的有隔離病房、放射科機房、病區值班室、更衣室、配餐室、病人電梯間、門診候診室、病區走廊等。②病室有人的情況下:強調病室的通風,特別是強調自然風的通風對流,保持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的交換,自然通風不良則必須安裝足夠的通風設施(排氣扇)。可用乳酸液加熱熏蒸消毒,每天上、下午各消毒1次,按下表用量將乳酸溶於適量水中,加熱蒸發,使乳酸細霧散於空氣中。③病室無人的情況下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每次不少於讓、2~3次/天,0.5%的過氧乙酸噴霧膠,化學消毒劑用作空氣消毒均需在無人和相對密閉的環境中(消毒時關閉門窗)嚴格按照消毒藥物使用濃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時間操作,方能保證消毒效果。每天應消毒1次,消毒時騰空房間,密閉門窗進行噴霧,噴霧完畢,作用時間充分方能開門窗通風。收治非典型性肺炎病人的病房必須專用,不能收治其他病人。
7)終末消毒。病人出院、轉院、死亡後,病房必須進行終末消毒。
醫護人員個人防護
1)醫護辦公室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醫護人員進入病區必須戴12層棉紗口罩應更換;進入病房均需穿隔離衣、戴手套、工作帽和鞋套。
3)醫護人員在每次接觸病人後立即進行手的消毒和清洗。手消毒可用0.3%~0.5%捵伏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手部1?洗手應使用非接觸式的洗手裝置。
4)進行近距離操作時,除做好上述防護外,應戴護眼鏡。幻醫護人員在進入、離開病區時,要注意呼艦及黏膜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