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0.應對騷亂:正確麵對公共場合的騷亂(1 / 1)

在人員稠密的公共場所,如公園、商場、劇場、火車站等地,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很容易造成混亂,其後果不堪設想。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教孩子采取相應的措施,學會在擁擠的人群中保護自己,也要讓他掌握萬一與父母走散時的應對方式。

某縣公園內舉辦迎春燈展活動。公園內觀看燈盞的遊人驟增,由於當地工作人員的疏忽,沒有及時疏通、控製人流,最後造成園內彩虹橋上擁擠、踩踏,引發37人死亡、37人受傷的特大傷亡事故。其中有一名年僅17歲的高中生,在此次事件中死亡。

這次傷亡事故應該是當地工作人員的失職造成的,但不管是誰的責任,37條人命都無法挽回。像這種公共場合的騷亂問題,近些年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發生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還是人們的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太薄弱了。

為了避免此類不幸事件的發生,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應該加強公共場合的安全防範意識,不湊熱鬧,並學習相關的應對措施,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培養建議

建議一:不讓孩子單獨參加大型戶外活動

一些大型的活動,參加人員一般比較多,而孩子個子比較小,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差。因此,像一些廟會、燈會、各種形式的集會等諸如此類的大型戶外活動,孩子一定在大人的陪同下才能參加。此外,在一些公共場合,父母也要多將目光停留在孩子的身上,不讓他遠離自己的視線,防止他走失或被不法分子拐走。

建議二:教孩子在騷亂中保護好自己

進入商場、體育場、電影院等封閉的公共場所之前,父母應該讓孩子提前觀察好安全通道和緊急出口的位置。同樣參加戶外大型活動時,孩子也應該提前觀察活動區域的地形,盡量遠離不安全區域,遵守現場秩序,跟隨客流有序進行。

當發生擁擠或遇到緊急情況時,父母要讓孩子保持冷靜的頭腦,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在相對安全的地點作短暫停留,注意收聽廣播,服從現場工作人員的引導,從就近的安全出口有序疏散。

其次,在疏散過程中,盡量選擇人群邊緣,切勿逆著人流行進。人群擁擠時,雙手十指應交叉緊扣,保護好後腦和後頸部,兩肘部向前,保護好太陽穴的位置。

此外,如果在人群中不小心跌倒,雙膝蓋要盡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部位,側躺在地,以免因踩踏而嚴重傷害身體。

建議三:教孩子與父母走散時的應對措施

在一些公共場合,孩子很容易發生與父母走失的情況。因此,父母應該提前教孩子以下應對走散的方法:

不要慌張,也不要哭泣,站在原地停留片刻,等待父母回來找自己。如果等不到父母,就求助於現場穿製服的工作人員或保安。這個過程中,不能亂跑,要乖乖地聽工作人員的話,不能離開現場,更不能隨便告訴陌生人和父母走散了。

此外,父母平時要教孩子熟背一些簡單資料,如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和電話號碼等,以協助工作人員的救助。

金玉良言

無論是在封閉的公共場所還是參加開放的戶外活動,父母都應該讓孩子提高安全意識,熟知地理環境和安全出口的位置,遵守活動現場的秩序。當發生擁擠和意外事件時,也不慌張,隨著現場人員做有效地疏散。此外,孩子也要記住父母的姓名和電話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