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內蒙古的巴音滿都呼白堊紀晚期的地層裏,出土了大量的原角龍和甲龍的化石。
這些化石最令人驚奇的是,大量恐龍化石的完整骨架成群地在一起堆積著,從這些情況可能看出它們是災難性地集體死亡,而且死後屍體迅速在原地被埋葬。
已發掘出數百個原角龍的完整骨架之中,成年的,幼年的等各種年齡階段的都有,尤其是幼年的居多。從這些恐龍遺骸的埋葬姿態看,它們是在極痛苦中死去的。它們有的大張著口,有的四肢在掙紮,有的身軀不正常地扭曲著……
最可憐不過的要數1989年和1990年先後挖出的兩窩12個甲龍幼仔的骨架了。據參加發掘的專家描述,它們蜷縮著身體,緊緊地相互偎依在一起。它們的身軀有的朝前,有的向後,有的抬頭作觀望狀,顯得是那麼恐懼。很顯然,在它們臨死的時候,發生了非常可怕的事情。
這些甲龍年紀都很小,還不能自立,生活需要父母的照料。此時此刻,他們一定正急切盼望著父母來保護它們。
到底當時發生了什麼事,竟然奪去了那麼多恐龍“兒童”的生命?科學家從挖掘恐龍後的那層地層中發現,那層地層中有一層磚紅色粉沙層。
通過仔細研究,這厚厚的粉砂層是由風的作用形成的。可見死於非命的恐龍們是生活在古代惡劣的沙漠環境中。這些恐龍是在鋪天蓋地的大沙暴中,活活被流砂掩埋的。
其實,早先的巴音滿都呼曾是一大片水豐草茂的綠洲,是大自然為恐龍等動物們建造的樂園。可是,地球上的環境總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
厄運降臨的時候正是白堊紀的末期,蒙古草原的氣候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由先前的溫暖濕潤,變成了嚴重幹旱,結果引起了土地沙漠化。隨著沙漠的不斷擴張,綠洲日益縮小,最後,被風沙吞噬殆盡,而生活在這兒的動物們則葬身在沙海之中。